桐乡市经纬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桐乡
摘要:在开展河道防洪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堤岸防护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堤防工程的结构形式与施工技术进行选择时,应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特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工程的实际效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进而从土料选择、填筑堤身以及护岸工程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标准
引言:排水疏通和抵御洪水是河道工程最为主要的功能,由于长期受到水流的侵蚀,整体功能的运行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情况,因而采取一些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十分具有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河道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加,为了提升工程质量,必须不断加强对河道堤防护岸技术的研究,进而促进施工水平的提升。
1.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概念以及现状
1.1概念
河流沿岸地区的地质条件受到河水冲刷的影响较之前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在此过程中,岸边岩石以及周边的地质环境会因各类物质的不断侵蚀而愈发脆弱,因而在遇到洪水等水文灾害发生时河堤加固不稳定的情况就会发生。为避免发生崩岸、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河道堤岸防护的施工工程应运而生。
1.2现状
1.2.1安全风险较高
在堤防护岸工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引发安全风险的提升,例如当水位比较高时,堤防施工就很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出现裂缝、漏洞以及坍塌等情况。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就会引发决堤等严重后果,对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财产带来威胁。大多是情况下,很多堤防都会由于建设时间长、缺少及时维护而引发后续的问题。除此之外,堤防土料质量较差以及堤防建设水平较低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的牢固程度,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1]。
1.2.2管理方式落后
就现阶段我国的水利项目实施情况来看,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难以跟上发展步伐的现象十分常见,而在堤防护岸管理的过程中,违规建设、违规审批的问题也常常发生。同时,河道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除了堤防护岸管理部门,包括城市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等多个部门都可以对河道的相关工程进行管理,很容易出现职责分配上的重复以及空白。另外,针对于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的监管水平不高,缺乏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管制力度,加上水利工程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给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
2.河道堤防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研究
2.1土料选择相关技术创新
土料的选择是提升整个河道堤防工程质量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土料选择的工程水平以及技术标准,从而尽可能地提升土料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堤防护岸工程的安全质量提升提供基础保障。由于堤防护岸工程长时间会受到水体的冲刷,因此相关材料的防渗能力会对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固性造成影响,在选择土料时也应选择防渗透性能较强的产品,并不断对其防渗性标准加以科学地分析与提升。同时,为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可以就近选择合适的土料进行施工,制定科学的选土规划和设计,从而有效提升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水平。
2.2填筑堤身相关技术创新
加强施工技术创新和落实是提升河道堤防护岸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施工之前需保证堤身的整洁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因此要对堤身、基面以及铺盖部分展开全面清理。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对堤身稳固性的保护,通过加高培厚等手段提升其应用性能。在对堤身进行填筑时,可以根据地面的状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例如当地面不平整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水平分层的施工方式。倾坡条件下进行铺填施工作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而当坡度无法避免的时候,必须将坡度与堤防横截面的比例控制在5∶1的范围之内。填筑施工的过程,按照人工施工与机械作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分段方式。在填筑压实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界沟,可以采取搭接处理的方法加以应对,并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内容进行[2]。另外,分层填筑对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与洒水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其范围分别是1%~3%之间以及20%~40%之间。为避免漏压等情况的发生,压实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工程特点确定技术标准,并根据相关参数完成施工。
2.3护岸工程相关技术创新
2.3.1坡式护岸技术
在各种堤防护岸施工技术中,坡式护岸施工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该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对河道以及河床的影响。为促进坡式护岸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不断完善材料选择工作以及坡脚斜坡的施工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提升对堤防护脚部位的的重视程度,相应的材料在防水性能、防腐性能以及耐磨性能等方面都需要符合相应的施工要求,并结合实际,对施工技术标准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进而有效提升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2.3.2墙式护岸技术
城镇地区通常情况下没有河滩,而河堤宽度也比较狭窄,加上受到各类建筑物的影响,很容易受到河水的冲蚀。在这样的情况下,墙式护岸施工技术是最为适合的一种技术类型,即沿堤岸修筑墙体,进而有效达到沿岸地区防洪的目的。
2.3.3坝式护岸技术
河流激荡区域所遭受的冲蚀作用是最为明显的,因次在对相关区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减少流水对堤防工程的侵蚀作用,可以建设河坝结构来起到阻挡喝水的目的。在坝式护岸施工的过程中,丁坝可以有效发挥对水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水流较浅、河床较宽的环境下得到了广泛地使用。
2.4其他技术创新
随着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利用植被进行防护的环保观念也被逐渐融入进相关河道堤防工程施工的应用过程中。在河岸堤防土壤裸露的地方进行植被种植可以有效提升防护效果,大大增强了对堤防护岸工程的保护作用。但与此同时,在进行该技术时也需要加强对灌溉水量等方面的管理,进而使其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结论:综上所述,河道堤防工程在整体的水利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效起到了防洪作用,还成为对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应不断加强对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改善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河道堤防工程的防护能力,从而推动河道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芳.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5):243-244.
[2]唐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2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