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我国农业建设最近几年发现非常迅速,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环节。我国地势辽阔,农田分布广,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有必要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以降低投入资金,有效地节约水资源,促进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引言
我国近年来对于环境污染,能源节约加大力度进行改善,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目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大家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
1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将其和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融合起来,在了解水资源供求现状和发展、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编制农田高效节水规划,明确分年度的发展目标,将农田高效节水任务落实到乡村和地块中,不断扩大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规模。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农业生产水平、水利配套工程、节水灌溉设施基础条件,明确高效节水技术推广模式,充分发挥出高效灌溉节水技术的节水性、效益性和生态性优势,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同时,在任务安排和技术补贴方面,需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用户收入水平,进行分类指导。3.提升技术,点面结合,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各个区域和作物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滴灌施肥制度、沟灌技术参数和主推模式,将沟灌技术和管灌技术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示范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大作物需水和需肥规律的实验研究,提升滴灌技术水平,实现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2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2.1加大对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宣传力度
当前我国部分农业地区对水利节水技术使用率较低,其原因除初始成本较高所形成的阻碍外,对节水技术的宣传力度低,农户关注度低、缺乏对该技术的基本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知识下乡讲座、投放公益广告,以及由专业人员结合当地农业条件与实际生产状况制定相应的宣传与普及方案等形式进行技术宣传,另外还可以选择具备丰富节水技术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基层干部开展长期性的宣传工作,使农户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参与到节水队伍当中来。
2.2滴灌技术
滴灌是指将具有压力的水通过管道或者是滴灌带输入到植物的根部。滴灌是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水资源。滴灌技术可将水直接输送在植物的根部,从而润湿土壤的表层。滴灌技术还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的蒸发和渗透,水资源只给植物的根部输送,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吸收养分造成的杂草丛生现象,促进了植物本身的生长。在水中注入肥料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也能控制地表湿度,防止害虫的产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滴灌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广,水流出入比较均匀,在很多地表不平或是土壤种类不同的区域中都可适用。如黄羊河灌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区东部,东邻古浪,南靠天祝,西与杂木河灌区相依,北部与腾格里沙漠相连,为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区,海拔高程1647~1960m,纵坡1/70~1/200,区内气候干燥,降雨稀少,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60~180mm,蒸发量2189mm,土壤以黄平土、黄立土为主,土层厚1.5~5m。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蔬菜和特色林果等,所以在黄羊河灌区可以利用滴灌技术。
2.3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管理制度
为保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能够充分发挥节约用水的作用,不仅需要农民、农业技术人员树立节约用水意识之外,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对于农田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保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管理制度,规范整个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流程,达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另外,相关管理人员也应意识得到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保障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效率的提升。
2.4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为了防止过度采用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和地面塌陷等问题,利用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分配。在灌溉的高峰期,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将地下水充分地提供给农作物,合理地分配给农田的各个位置,形成移动式的灌溉,避免了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实现地下水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5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现阶段,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其在“大禹节水”工程中的应用,为该地区谋划大项目、建设示范区、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机遇,该地区的农民群众通过转变传统的理念,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节水种植的作物品种。同时,为了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平台的基础上,将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作为载体,创新并优化了相关机制,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机遇,使得很多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中。
2.6加大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投入力度
从当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并未大范围应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使得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仍旧处于发展和进步完善。因此,政府应要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为研发灌溉技术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还应招聘优秀的相关技术人员,确保研发灌溉技术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实际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要事先进行规划工作,将适合节约灌溉的地方进行明确的标注,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除却要满足相关工作人员对节水灌溉的需求之外,政府部门还应扩大井灌、喷灌地点设置工作,物资只有得到保障,才可以促使节水灌溉技术更好的落实。
2.7建立农田水利管理体系
在农业中使用节水技术同样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以保障节水技术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选择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较强责任心、态度严谨、认真负责的基层人员组成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管理队伍,并且要对该队伍内成员进行定期考核,保证队伍的先进性,通过这支队伍对农田的巡查,能够及时发现节水设备的故障情况并加以解决,维持给水效果,还能够避免由于种种外力对节水系统带来的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农业用水问题日益严重,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地控制灌溉用水,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设计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4):109-110.
[2]计永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9(17):44-45.
[3]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居舍,2018(34):51.
[4]陈莉娟.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8:193.
[5]王良.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全文版:工程技术,2018:205.
[6]宋振春.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探讨[J].农家参谋,2019(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