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工作中的流标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3期   作者:邓建东
[导读] 在我国建筑任务日益增多的形势下,现行的招标方式已成为较为科学合理的发包方法
        邓建东
        东莞通华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任务日益增多的形势下,现行的招标方式已成为较为科学合理的发包方法。虽然此种交易方式起步较慢,但我国已严格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使招投标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事实上,在运用成熟的招标工作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流标问题,不仅加大了招标代理机构的成本,还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招标单位的项目建设进程,更打击了投标企业的积极性,甚至不利于政府推行的民生项目建设的开展和落实。故此,现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先介绍了建筑工程招标工作中发生流标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造成流标风险的起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望能为招标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工作;流标;负面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前言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来讲,需要同时涉及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可避免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一旦出现招标失败,均对招标单位、投标企业、招标代理机构带来极不利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流标产生的后果以及其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为寻求减少流标现象采取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流标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造成流标现象,通常是由于政府采购或工程招标中的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或有些参加投标单位在开标评审中被废标而只剩下两家。而对于类型划分,可按招标周期分成四种:购标流标、开标流标、评标流标、定标流标。可以说,无论那一种流标都需要重新组织招标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采购,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都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一,对于招标单位,组织建筑工程招标,需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项目招标。如果发生流标问题,则必须再多花一个多月重新再走流程。无疑是延误了工程建设,尤其对工期紧的项目,招标单位的损失就更大了。其二,对于投标企业,参与投标活动必须先熟读招标文件,并按要求编制标书和按规定装订各种资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工作量。如果出现流标,都会造成所有的投标企业白白浪费时间,还有之前所做的准备和努力都白干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挫伤,必定会削减了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其三,对于招标代理机构,如果无法挽回而流标,需要再进行第二次招标工作,浪费了人力、物力,还有两次的招标、评标等费用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分析造成项目流标风险的主要因素
        1、编制的招标文件不合理或不符合要求
        在工程招标工作中,评标委员会必须根据招标文件设定的要求对投标企业进行资格审查,如果审查不过关就难免存在流标风险。一是编制定的招标文件资格条件非常苛刻,或者招标文件在废标条款设定方面非常不合理,或者评标办法编制内容不准确,都会有可能使有效的投标企业不足三家。二是投标企业编制的投标文件质量不高而被否决,或者没有提供必须的相关证明材料,或者递交的证明材料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招标文件的投标金额、计量单位、工程量清单等的编写存在错误,或者招标文件负责人签名前后不一致,或者未来得及在行业部门诚信系统及时更新相关人员信息等。
        2、勘察设计公司不多
        如果从事设计及勘察设计的公司不多,也会造成每次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有限,或者有些设计及勘察设计的项目招标金额不高,利润不多,吸引力不够,外地企业对此投标不感兴趣,最终只有当地招标企业参与,也会可能导致流标风险。
        3、项目复杂程度较高
        对于使用“综合评价法”的项目招标工作,多数是比较特殊的工程和设计较为复杂的项目,需要编制含量技术非常高的文件,而比较多是由于投标文件编制不规范而被否决;或者能够符合参与这样高标准的投标企业不多,如果因条件审核不符剩下的有效投标人就少之又少了,无疑加大了流标风险。


        4、没有适当调整招标方案
        当发生流标后,招标单位本应把导致流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并采取相应措施后依法重新组织招标。但有个别的招标单位没有充分分析流标原因,没有在招标方式、评标办法以及准入或加分条件等进行适当调整招标方案,还继续坚持使用原有招标文件开展公开招标,造成流标再次出现,延误了项目建设的进度。
        5、投诉引起流标
        一是部分中标候选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项目投标文件,以致发生评审争议;或者为骗取中标,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故意隐瞒对其不利的因素,引起其他投标企业的提出异议投诉,导致流标存在风险。二是部分评标专家由于责任意识不强,在评标过程中没有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评审;而在投标企业提出异议、投诉过程中,需要协助处理时,又存在推诿甚至拒不承认错误,进而加大了流标风险。三是部分招标单位及招标代理机构对相关投标企业提出的质疑及异议不够重视,答复内容未能解决投标企业的疑虑,投标企业对答复不满意而转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导致流标。
         三、防止项目流标的相应措施
        (一)加强对项目与标段的可行性研究
        在进行投标前需要先深入研究工程项目的招标信息,根据投标企业自身的技术受力慎重进行可行性研究。首先,要清楚了解企业中标后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管理队伍、技术力量可以投入该项目;其次,还要考虑投标竞争形势与风险,如当前国家、地方政策是否有利或冲突,以及经济发展趋势是否存在影响,还有哪些领域的建设是该地区投资重点或热点,还有该项目中的高、大、精、尖工程科技含量,对施工承包技术能力要求是否会带来风险。将所有涉及导致流标风险的相关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要素,进行逐一比较、判断和计算,再衡量得到不同方案的权重,以确定其风险的应对和风险的转移,进而得出该投标项目的可行性,并制定相应的投标策略。
        (二)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
        为保证招标文件的合法合理,相关部门必须对项目招标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行业内相关部门须发挥招标领导小组的作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以提升招标文件的质量,从而严格把关。此外,招标单位在选择招标代理机构时,务必选择一些熟悉本地招标流程、专业人员配备充足、编制招标文件能力强的标代理机构,从而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
        (三)加强评标专家组的监管
        为保证评标活动的公平、公正,首先招投标监管部门必须建立统一规范的评标专家库,以抽签方式评选组成综合素质高、政治素质过硬的专家队伍,加强其专业技术及素质的监管工作,以规范评标行为。其次,对专家入库出库、评标评审、培训考试、信用管理等方面实行全过程规范统一监管,同时借助现场录像等手段,实现对整个招投标过程进行监控。如果出现评标专家涉及举报投诉事件,相关招投标监管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并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调查工作,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对确实存在违规行为的专家,必须马上查处,并在相关网站上予以公示,事态严重的清出专家库,以此警示其他专家。
        (四)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
        为提高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成效,就需要加强对其服务质量方面的评价管理。首先,要定期组织举办法律、法规和招投标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进而提升相关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考试制度,对连续半年以上没有代理招标业务的上岗人员重新进行业务测试,不合格的暂停其代理资格,直到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要实行定期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宣贯新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共同研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代理机构业务水平。最后,要充分利用诚信系统加强管理,每当招标项目结束后,招标单位必须对项目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便于对其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及反馈。
         四、总结
        总之,流标已成为政府采购或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不可避免的风险之一,毕竟引起流标的原因复杂而多变,所以为确保招投标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就必须充分探究此风险的识别、管理及防范,才能够更好地有效避免再次发生流程现象。

参考文献
[1]刘远方,李兆亮.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2]全国人大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最新修正版)[S].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3]洪鹭平.招标中的不规范行为及防治对策[J].市场纵横,200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