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
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林业局第一中学 164031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对高中教育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在课程中,运用分组协作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浓厚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文就是从高中的计算机教学实际出发,积极的探讨分组协作式学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求提升我校的高中计算机教学水平。
【关键词】分组协作;高中计算机;思维;合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紧密,高中计算机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计算机成为一个重点学科,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计算机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应用分组协作式学习方式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对计算机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分组协作式学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合理的分组方式
不同学生兴趣、爱好、性格都存在差异,并且学生学习习惯于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分组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将具有相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同时每个小组要分一名成绩好,或者两名成绩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设置,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一般的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另外,分组协作学习法的效果非常显著,在分组协作中布置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问题,让学生一同进行交流和分析,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能够帮助后进学生,巩固日常知识点的同时,又可以达到二次学习的目的。
二、强调教师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地位
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分组协作学习法,教师要对以前的教学大纲进行详细研究,并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这样学生在进行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提升自我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
比如:信息技术相关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先制定分组协作式学习任务,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教学目标要在各个小组中传阅,让各个小组成员都能够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学习任务,确定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内容。同时,让学生观看计算机外装教学目标,并将协作式学习任务科学进行制定,保障任务难易程度适中,保障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获得锻炼。小组之间传阅计算机外装硬件,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组成以及相关状态之后,对RAM(随机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ROM(只读处理器)的含义和区别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辅助、引导的智能,帮助每个小组解决学习中遭遇的难题,最大限度发挥出协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积极性。
分组协作式学习中教师要控制好一个“度”,那就是不能让学生过于松散、过于主观,自主协作,小组协作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是让学生彻底失去教师的掌控,随意放纵自己的行为,因此在协作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规范、约束的作用,强化学生的管理,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学习探究,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教学内容的展开,设置相应的任务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要求很高。但是,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理论性教学内容较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所忽视,并且也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也无法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因此,协作小组学习法的应用,教师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合理进行实践性任务的步骤,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协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比如:“Word”相关内容教学,其中关键的内容是排版规则与操作技巧,为了避免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先将学生科学进行小组划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间,以排版为例,各小组成员先要对海报设计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讨论问题,各自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想法,针对其中无法解决,或者存在疑虑的部分要请教教师,教师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控课堂教学节奏,并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盲区,根据这些问题教师的教学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深化学生对“Word”的排版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以及小组合作的支持下,学生独立进行海报设计。最后,教师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海报设计成果进行点评和深化讲解,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维持良好教学秩序
在协作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会更加强烈,并且学生在协作性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一起完成计算机知识学习,对计算机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会更加有帮助。
比如:在计算机知识构成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外装硬件进行学习,同时在小组内容开展ROM、RAM及CPU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以层层递进的引导方法帮助学生区别ROM、RAM及CPU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可以有效集中自身的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有效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高中计算机教学分组协作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在实施中还具有机遇与挑战。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组协作式学习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被推进。因为分组协作教学有助于高中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逐步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只有不断探索将分组协作式教学的优越性,更好用于教学实践,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俞银花.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应用[J].才智,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