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李晓旭
[导读]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克服的一个难关,因为高中化学有非常多要背的公式,学生在背诵过程当中常常会因为环境或者是气氛比较枯燥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摘要: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克服的一个难关,因为高中化学有非常多要背的公式,学生在背诵过程当中常常会因为环境或者是气氛比较枯燥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趣味的高中化学课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积极向上的探索化学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难题,因为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时间非常紧凑,而教师也只是一个人,不能够为学生实时解答问题,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快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速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可以始终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当中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化学当中可以逐渐找到自己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导言
        在新高考深化实施的背景下,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教学过程符合新高考理念的要求。从新高考的内容来看,其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本”,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新高考的要求进行更加准确的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方法与策略进行变革,同时要根据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保障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而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2营造趣味的化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由于高中面临高考,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化学学习当中不乏要背诵一些公式,在沉默的背诵当中学生会逐渐降低学习活力,并且潜移默化下去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逐渐丧失对于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营造趣味的化学课堂十分重要,在紧张的高考环境下,趣味的化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活力,并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重拾对于化学学习的信心。教师营造趣味课堂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营造,将教学内容和趣味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提高自身情感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在化学课堂当中积极主动地跟着教师学习,提高自身的化学水平,营造高效积极的化学课堂。例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在生活当中看到了哪些金属,然后通过生活当中的一些金属物品向学生发起提问,学生抢答会获得荣誉感,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增加难度,给学生一种闯关的感觉,又或者是打游戏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活力,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不一样的金属以及化合物。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讲解一些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生活当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属的拓展以及化合物的特征,在增加化学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知识。教师对于积极举手回答的学生一定要及时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促使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当中找到自己的快乐,激发学生在化学课堂当中主动学习,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影响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化学课堂当中。
        3组织自主实验
        在新高考深化实施背景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具体表现,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就是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只是探索活动。此外,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一种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化学实验,而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实验效果。在《化学能与电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了原电池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了自主实验。

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并给各小组提供了铜片、铅笔芯、锌片、铁钉、导线、电流计、稀硫酸、酒精等实验所需器材。然后让各小组自主讨论了实验流程,而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给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在实验中,铜片表面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请通过实验验证;什么情况下铜片表面会有氢气产生?请通过实验验证;为什么溶液当中的氢氧离子会在铜片表面形成氢气?请通过实验验证。最终,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以及我的引导,使学生对这一节的基础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4有趣引导,让学生主动学习
        随着时代和教育的不断进步,与时俱进,高考试题也开始变得灵活多样,但无论如何改变,从最重要的方面来讲都是分不开的,高考试题还是以学生日常化学经验为出发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化学能力,因此,大量做题并不是那么重要。教师应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纠正错误,反复练习,在反复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运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命题思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新课程标准主张,应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时会使用化学的基本知识,例如学习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些知识看似简单,但与实验的准确性十分相关,如果学生在实验中不能正确地掌握这些知识,那么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学生将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结果的错误。在特定的研究中,判断化学实验的过程,物质的变化以及物质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知识。这是学生准备化学考试时需要记住和掌握的,也是学生灵活使用的东西。只有记住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在高考中获得优势。例如,高考题中给出了以下条件:电解后水形成两种不同的气体,当电流通过水时,水的温度升高并产生气体,这种气体是无色、无味且易于燃烧的,它是元素表中最轻的元素。学生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判断物体是什么,这是常用于根据其属性判断事物的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5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中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围绕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表达和交流,然后可以促进学生集思广益并产生思想火花碰撞。在合作与交流的模式下,课堂的整体学习氛围非常好,任何简单的小问题都将得到及时解决,学生的思维领域将更加开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开展合作与交流。例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多个演示实验,并敦促学生通过结合直观的实验现象来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合作交流模式下,每个学生应简单记录不同对照组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学生将得出结论,在相同的温度和实验条件下,不同金属元素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是不相同的,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越快;实验结论认为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6结束语
        总之,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营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教育需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修改,并且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促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发扬自己的优点,完善自己的缺点,逐渐掌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进行交流,解决自己的疑问。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去探索更多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之间增加互动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高考来临之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为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