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詹蓉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构建优良的教学体系意义非凡,它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随着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这对小学语文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所以,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为问题,探究了评价体系的应用价值,以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基本策略
        引言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了教学评价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良好的教学评价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无法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就无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正确运用教学评价,必定会挫伤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最终影响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评价策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要做出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并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更多关注的是考试分数,而考试分数只一个暂时性数据,并不能代替课程评价的教学成果。当前的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评价的功能单一
        当前的课程评价体系过分强调课程评价的筛选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具体而言,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给出的评语过分地强调选拔的功能,这种单一的评价功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2评价的标准单一
        当前的课程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评价的内容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变化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标准其实有很多,如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学习的兴趣、态度等。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往往比较注重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因此,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教育评价主体错位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良好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错位,仿佛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而学生成了“做客”的人。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2.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评价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教学评价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学科由于其鲜明的学科特色,即使在小学生的认识心理、思想发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仍然会对他们的认知方式、人格品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即以人为本,注重通过教学评价来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尊重小学生的人格、想法,通过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例如,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出示司马光砸缸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讲一讲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其次,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进行学习,在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致含义,让学生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最后,可以问学生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赞赏性、引导性的评价,带领学生认识自我,进而让学生学习课文中主人公司马光遇事冷静、勤于思考、乐于帮助别人的品质,培养其良好的品格。
        2.2客观式评价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中肯,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首先,教师要明确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然后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来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了解自身的缺点,并不断改正,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只要方法得当,每位学生都能发挥他们的潜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语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客观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对自我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认知,并树立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继而推动其健康发展。
        2.3充分运用激励评价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聊,学生就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而课程评价体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激励性评价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正面引导使其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使学生在教师的认可与鼓励下树立更加优秀的学习目标,进而通过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转变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促进教学效率的稳定提升。
        2.4改进评价语言,突出语文学科特性
        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就像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画能让学生沉迷其中、心情舒畅,产生异常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意味着好的评价语言对教师也有着更高的文化语言修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用语言来教导学生,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因而教师的语言艺术性是不可或缺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运用诗意、具有亲切感、幽默激情的语言,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的评价的教学作用。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配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要对荷花的描写读出美感;接着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如在朗读“多美的荷花呀,不同颜色、不同姿态的荷花相互依偎在一起,读起来就像来到了清新美丽的荷花池旁,置身于美的像画般的荷花群中,感觉自己也得到了美的熏陶”时,学生读得非常投入,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们读出了美,看来大家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融入其中,无法自拔了。”总之,教师要通过浪漫具有诗意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荷花的描写,体会作者高超的描写手法,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促使他们在正面语言的激励下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并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其思维方式,最终推动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活动时,应当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来规划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并将各个环节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确保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完成相应的探究任务,同时完善其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继而不断提升其学习效率,强化其学科素养。总之,广大师生只有共同努力,合理而充分地应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饶钟灵,李春思.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评价与考试,2004(05):14.
        [2]蒋竞莹.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4(08):58.
        [3]商发明.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以学评教[J].教育科学研究,2004(0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