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高文杰
[导读] 城镇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地下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

        摘要:城镇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地下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若想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市政服务功能,则需要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是近几年新型的市政设施,通常应用在给水、排水等 管线建筑物中,能够有效解决地埋管线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安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的是有超过两种的地下管线统一设置在相同隧道空间,同时设置吊装口、检修口以及监测系统,集中规划、设计和建设,形成集约化和现代化为一体的城市基础设施。
一 、阐述地下综合管廊机电系统的特征
        机械安装工程有工业建设、民用建设以及公用建设等。从广义上讲,还含有电力工程、石化工程等。由此可知,机电安装的范围广、专业多、技术难。
(一)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工程控制中心的总配电应用的是两路0.4千伏的电源进线,划分综合管廊为五个配电区间,各配电区间可设置配电控制总柜,作为此区间内用于照明、风机等自用负荷配电,区间配电控制柜运用的是非标外科防护。
(二)通风系统
        在管廊内可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通过结合机械排风和自然进风的方式进行通风。通风系统包括冷却通风、巡检通风,事故排风等,各防火区的两侧设置排风口,在中部设置自然风口,在进风口处可设置手动开关风阀,在排风机前需要设置高温防烟防火阀。首先是高温报警通风设计,综合管沟的温度应低于40℃,可设置温度检测系统。如果是空气温度高于38°,则应启动通风系统。如果是温度低于35°,则应将通风系统关闭;其次冷却通风。在春秋季节,若是沟内空气温度小于40℃,则可将部分排风机开启或在自然通风下维持管沟内空气的畅通,借助沟外温度低冷却管沟,进而降低高温报警的通风次数;最后巡检通风巡检工作人员。检查管沟时,可手动开启排风机,从而为其提供新风量,保证人员安全。如果接收到火警信号,则可自动关闭风机风阀。火灾结束,空气冷却后,可手动开启风阀、防烟、防火阀等排风。
(三)消防系统
        设计火灾报警系统是通过集中区域报警的方法。在控制中心内设置火灾报警联动主机和配套设备,管廊各防火区域均可设置火灾报警和气体灭火控制器,并设置控制模块,对百叶窗、通风机等进行控制,管廊各防火区内设置的通风口和自然进风口需要一套警铃消防电话插口,报警按钮系统使用的是不可恢复探测器控制双路监视。
        气溶胶灭火系统设计此工程消防,是通过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配备对应的灭火设施,保护对象是综合管沟内的电力电缆通信管线。将综合滚钩划分为防火区域保护系统,使用的是全淹灭火法。管廊内根据设计安置干粉灭火器,消防系统控制可使用手动和自动的方式。
二、阐述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现状和施工管理要点
(一)施工安全风险现状
        安装地下综合管廊需要消防、电气、燃气和通风等专业共同努力开展工作。施工材料需要借助投料口放入到廊内,各工种的安全风险存在着差异。地下综合管廊的空间有限,加深段多,同时地面起伏不平,材料在廊内要进行二次安装和运输,运输拼装可能会产生机械伤害,尤其是大口径管道。地下空间密闭潮湿,在施工中若是照明、监控,通风等设备未安置,则容易会引发火灾、触电、中毒等安全事故。消防电器在施工前需要敷设桥架,因登高作业有着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设备间安装配电柜时,可能会由于二次搬运和起重作业而产生机械伤害。
(二)施工管理要点
        首先要确保安全施工,地下管廊施工可能管廊积水或者是湿度大的情况,若是面对此种情况,则可能会出现漏电保护差,接地性能差的情况,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根据国家的标准确保接电良好,部件齐全,开关动作准确,定期检查,保证安全施工。

施工期间也要设置通风系统,确保在施工期管廊能够正常的通风,有效避免长久不通风而产生有毒气体,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其次要配合施工,因地下管廊空间小,各专业可能进行交叉施工,需要各专业团队协调分配好施工的流程。施工作业包含了通信、电力和监控等,在安排施工计划时,需要安排支架施工,然后安排各专业团队分别施工。
        最后,地下工程施工环境差,可能是由于空气潮湿,因此施工时需要注意加强通风,排除湿气,确保健全地下排水设备,排除地下积水,规范作业环境。为了改善施工环境,需要设置机械通风排湿,由于地下管廊是从施工安装到使用,此阶段时间长,因此地下水渗入会出现积水、空气流通不畅等情况。若想改善此种施工环境,则应设置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在交付使用前,为确保电器通风设备给排水正常,需要定期运转通风,维持空气干燥,确保各系统正常工作[1]。
三、阐述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无危则安,指的是设备、工艺和设施可在根本上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比如故障安全和食物安全,纵然有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也能够有效避免劳动者受不到伤害。怎样在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中控制风险:
(一)开展定位测量
        地下管廊主要是管线施工和支线定位测量技术。在管廊内,支架放线定位使用的是手工弹线和红外水平仪组合的方式,按照组合式支架的尺寸,明确管廊安装部位结构墙面的点。开展支架安装施工,顺着墙面弹线安装支架,保证支架标高和水平相同。
(二)电缆敷设技术
        自用电缆包括了照明动力电缆,规格小,通过人工敷设方法在电力桥架内进行敷设,S型缠绕为电力电缆支架,使用的是感温电缆。消防桥架内使用的是火灾报警系统电线敷设,桥架后使用的是钢管敷设,两路高压电缆使用的是电缆支架敷设。
(三)支架工厂化预制技术
        管支架施工需求量多,前期是支架施工,按照施工图通信管廊、电力等强弱顺着支架敷设,但因工期紧张,公司可优化管廊各系统,实施多根合并为一根的方式绘制组合支架,并运送到加工厂预制。通过热镀锌处理的方式安装支架,从而缩短了工期,有效避免施工现场焊接作业,产生有毒气体,响应了国家号召的绿色施工理念[2]。
(四)桥架安装技术
        地下管廊通过防火桥、沿支架敷设的方式开展工作,共敷设五路桥架,电缆桥架的底部和支架固定,支架上留出固定孔间距。根据支架间距风格,如果遇到障碍,可进行调整,从而躲避支架间的连接处。通过软铜导线进行接地跨接。
(五)接地安装技术
        接地干线使用的是热镀锌扁,现将其敷设在综合管廊电缆支架上,焊接在电缆支架。立杆上方同时和上层接地引出板焊接在一起。若是结构变形缝,可跨结两侧预埋连接板,确保电气通路。管廊内的支架、金属构件以及设备金属外壳等,均需要接地,焊接时要进行防腐处理。
(六)地下综合管廊材料设备吊装技术
        运输材料设备时,因管廊通道窄,材料设备要在符合安装要求上分段,从而减少运输次数。制定符合材料设备的路线与方法,减少运输管线,并且要从各区段的风口进入,统一在地面搭设投料口,使用吊链葫芦送到管廊[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市政的基础设施,能够解决地埋管线存在的问题,因此推广应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着指导意义。根据掌握的安装综合管廊机电系统的施工技术,为企业开展综合管廊项目累积经验,使企业能够合理控制安装风险,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淼. 济南CBD地下环路及综合管廊综合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交通学院,2019.
[2]王瑾烽,汪洋.地下综合管廊机电安装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策略[J].今日科技,2019(02):60.
[3]商冬凡,苗雷强,赵一凡,郝宇杭.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地下综合管廊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2):249-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