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刘海琴
[导读]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20例骨科住院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骨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做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概率是11.6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是1.67%。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方法进行骨科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康复治疗
        引言
        骨科患者的病情恢复周期比较长,过程中患者行动不便且需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感,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更高。为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起到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择某院骨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住院的骨科患者120例,根据患者住院时间的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在23~70岁,平均(46.5±2.7)岁。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5~74岁,平均(48.3±2.2)岁。两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办理入院以后,护士告知病人住院部的环境、卫生制度及主管医师等基本情况,有助于患者快速熟悉环境;在对病情进行评估以后告知患者的病情和后续治疗计划,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告诫患者要保持自身卫生,术后告诉患者手术情况,及时做好预防感染措施,加强用药指导护理。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实施护理:
        (1)入院护理。协助患者保持卧位,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的结果选择对应的处理方式,其中危重症者需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必要时给予深静脉置管;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例如配血、药敏试验等;对患者采取氧疗,以维持呼吸道畅通;对患者的病情详细记录,并落实各项抢救措施;若患者年龄<6岁或>70岁,入院时需增高床栏,避免下床过快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进而导致跌倒;对跌倒的高危人群及因素进行评估,并安排专人陪护;为患者创建安静安全的休养环境,将防滑标识张贴于醒目之处,确保地面整洁干燥,无障碍物,室内光线调节到合适状态;强化卫生健康教育;遵医给予患者降压、降糖及利尿药物使用;若患者过于烦躁,必要时可给予保护性约束,并对受压肢体远端血供进行监测,严格遵照医嘱给予镇静剂使用,使Ramsay评分维持在2~3级;做好床旁监护,使用软枕对床边进行隔档,防止患者撞伤。
        (2)对于肺部有感染的患者做预见性护理,首先要叮嘱患者戒烟,指导患者每日做深呼吸、扩胸、有氧运动,帮助患者排痰;病房要保证通风和空气清新,定期消毒避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有需要的情况下配合药物治疗。
        (3)皮肤护理。大部分骨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要长时间卧床静养,发生压疮的潜在风险较高。手术前,须告知患者具体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卧床时间等信息,为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手术后建立翻身卡,详细记录患者的翻身时间及局部受压皮肤的具体状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信息的有效性。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皮肤和相关物品进行清洁处理,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软垫或悬浮床垫,降低局部受压情况。
        (4)预防静脉血栓:卧床期患者活动量减少,导致血液循环减慢,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早期结合病情抬高双下肢,对腿部肌肉进行按摩挤压,引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密切观察双下肢血运,了解下肢运动感觉,以积极预防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和垂足等并发症;确保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若患者清醒,可协助其于床上开展主动活动;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并于双足底放置软枕或穿布鞋,避免垂足。
        (5)心理干预。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培养和谐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安慰,加强疾病宣传,为患者及其家属消除不良心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情况统计
        两组患者经过同样的治疗时间,再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可知,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11.67%,观察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概率是1.67%。由此可见,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远比观察组的概率低。两组患者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情况统计[n(%)]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中:非常满意31例(51.67%),满意22例(36.67%),不满意7例(11.67%),护理满意度为88.33%;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8例(63.33%),满意21例(35.00%),不满意1例(1.67%),护理满意度为98.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患者与医院其他科室患者相比,有明显的突发性特征、突发性损失,导致剧烈的疼痛感。很多患者因为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对疾病不了解,容易出现过度担心、恐惧、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对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建立战胜疾病和疼痛的信心,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在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上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患者最大限度的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病情恢复。预见性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闫凤果.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33):112+114.
        [2]洪焕霞,蔡巧琳.整体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17):175-176.
        [3]陈希.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5):71+74.
        [4]  陈 希.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5):71+74.
        [5]  王 娟.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5):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