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优质护理在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0期   作者:李富亮(通讯作者) 吴小红
[导读] 围绕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展开研究讨论,剖析急诊优质护理对其负面情绪和受孕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 围绕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展开研究讨论,剖析急诊优质护理对其负面情绪和受孕率的影响。方法:患者纳选时间既定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入选患者均为就诊于急诊科的宫外孕患者,共计120例,依据患者急诊护理方案差异将其纳入对照组及研究组内,各组人数均为60例。分别施以急诊常规护理及急诊优质护理,评价干预结局。结果:干预前研究组HAMA(28.1±5.2)分、HAMD(27.4±4.1)分,对照组HAMA(28.4±4.8)分、HAMD(29.0±2.4)分,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8.5±2.1)分、HAMD(9.4±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5)分、(13.9±3.4)分,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选择上,急诊优质护理在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突出表现,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诊优质护理;宫外孕;负面情绪;应用效果
宫外孕即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病症,好发于育龄妇女中,其患病率在10~15%之间,被认为是导致妇女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数据调查指出宫外孕患者的不孕率在50%以上,如何帮助患者提升受孕率及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是现阶段宫外孕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探析课题[1]。相关研究报道指出,急诊优质护理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及提升其治疗配合度的关键。基于此本研究对急诊优质护理在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纳选时间既定为2018年2月-2020年2月,入选患者均为就诊于急诊科的宫外孕患者,共计120例,依据患者急诊护理方案差异将其纳入对照组及研究组内,各组人数均为60例。入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医师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且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及患者知情同意下展开。纳入标准:①年龄在45周岁以下;②入选前3个月未接受激素药物治疗者;③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①配偶不孕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科疾病者;④病案资料缺失者。对照组最小年龄为23岁,最高为41岁,均量数据(32.12±2.32)岁;孕育情况:已育37例(61.7%),未育23例(38.3%);研究组最小年龄为22岁,最高为40岁,均量数据(32.02±2.12)岁,孕育情况:已育36例(60.0%),未育24例(40.0%)。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输入SPASS24.0软件系统,输出值可见P>0.05,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热情急诊后根据医生开具的相关检查项目引导患者展开全方位检查,对于其紧张、恐惧及焦虑等负面情绪展开疏导,纠正其对手术的错误认知并灌输正确的手术知识。
研究组施以急诊优质护理干预:(1) 接诊:告知患者家属需要配合的护理事项,并由责任护士全程陪护,完成相关检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疾病知识宣教,强调家属关心与支持与疾病预后的积极影响。(2)术前:告知其配偶检查项目及术日期应做的相关事宜,引导其可参与至患者情绪安抚、疾病知识理解及术前准备等护理工作中;行手术准备,讲解术前准备对手术顺利展开及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性,同时讲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应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对患者及其配偶术前心理展开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展开针对性心理疏导。责任护士借助书面、视屏、多媒体形式为患者行手术过程、并发症、预后等知识宣教,并引导患者配偶给予患者及时正确的心理安抚,并告知患者配偶引流管管理的相关护理要点[2]。(3)急诊处理后:告知患者配偶正确的患者日常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要求患者配偶严格监督患者按照饮食方案进行饮食结构调整,促进预后;引导患者配偶行自我心理调节并告知其治疗后的夫妻生活禁忌,促进患者康复。
1.3评价标准
评价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负面情绪,评定者经严格训练并考核通过,分别在患者接受干预前、干预第2、4、8周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与记录,两个量表信度均大于0.7,效度系数分别为0.821/0.820。HAMA量表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 < 7分为正常; 总分7-17分为可能有抑郁症; 得分在17至24之间则为肯定抑郁症; 总分大于24分为严重抑郁症。HAMD 量表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为78分,得分<8为正常,可能轻度抑郁(8-20)分,肯定抑郁(20-35)分,严重抑郁(>35)分。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之中应用的软件为SPSS20.0,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导入和处理从而获取相应的计算结果,计数以%的形式显示,并在X2检验之后,正负差计量数据用±s表示,通过t检验之后,P0.05则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负面情绪评价对比
干预前研究组HAMA(28.1±5.2)分、HAMD(27.4±4.1)分,对照组HAMA(28.4±4.8)分、HAMD(29.0±2.4)分,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8.5±2.1)分、HAMD(9.4±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5)分、(13.9±3.4)分,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组间干预前后HAMA及HAMD评分对比(±s)

注:a与干预前对比P<0.05,b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帮助其改善生育功能、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复发及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急诊救治及护理宫外孕患者的基础原则。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研究组HAMA(28.1±5.2)分、HAMD(27.4±4.1)分,对照组HAMA(28.4±4.8)分、HAMD(29.0±2.4)分,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8.5±2.1)分、HAMD(9.4±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5)分、(13.9±3.4)分,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急诊优质护理注重心理疏导在缓解患者负面心理中的积极作用,心理疏导工作贯彻了急诊护理的接诊、手术及急诊处理后,因此患者的负面心理得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在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选择上,急诊优质护理在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突出表现,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耀双. 优质护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000(010):109,119.
[2]韩福碧.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v.16(06):216-217.
作者简介:李富亮(1987.06.25)性别:男  籍贯:广东省和平县  学历:本科,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 现有职称:护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