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项目管理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2期   作者:吴恒
[导读]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在项目的设计管理中参与主体
        吴恒
        合肥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在项目的设计管理中参与主体、节点控制方面不同,在施工管理方面进度以及质量控制重点也不一致;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发展需要解决成本及管理人员问题。
关键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参与主体;BIM技术;转换成钢筋定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1】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项目与传统的现浇结构有着不同的设计节点以及施工技术,对于项目管理也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现浇结构存在差异,正是由于存在此差异需要我们从招标、设计、施工等各方面采用不同的思路对项目进行管理。
一、设计管理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设计与传统的现浇结构设计相比在设计环节上增加了墙板拆分以及构件细化环节,而此环节对于后期装配式构件生产、运输、吊装以及与现浇结构部分的衔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构件的生产涉及构件生产厂家的工作、构件的吊装施工涉及项目施工单位的工作,同时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构件均是在工厂生产并养护,构件强度较高后期改造存在困难,于是在前期设计时需要考虑精装方案,因此装配整体式结构项目在设计时的参与主体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要求要高的多,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构件生产厂家、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正是由于参与主体的要求,需在项目招标时就提前确定好设计单位、构件生产厂家、施工单位,因此装配整体式结构项目适合采用总承包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
        由于设计环节、参与主体以及结构形式的影响设计进度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所需周期要更长。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采用预制构件通过灌浆套筒技术连接,则在设计质量控制中与传统结构相比也所不同,主要质量控制要点为:
        1、前期方案布置尽量选择规整的平面布局、简洁的立面造型,规整的平面布局有利于构件的拆分,简洁的立面造型有利于构件的生产以及后期的施工。
        2、方案设计时由于装配式外墙板的特殊性对于面积指标的计算原则需要根据各个地方政策进行确定,由于地方政策的差异存在着容积率补偿以及不同的面积计算规则等方式,因此需提前与当地规划主管部门进行沟通确认面积计算规则。
        3、施工图设计阶段对于装配式结构的控制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需要重点关注:
①装配式构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拼缝防水处理;
②预制构件与现浇部分及砌体交接部位后期的防开裂处理;
③预制构件的安装现浇部分配筋间的冲突问题,此问题需要通过BIM技术事先进行模拟进行解决,同时后期施工时的精度控制也至关重要。
④构件拆分时对于后期施工的外挂架安装、构件或现浇部分的施工难度都需进行分析,避免构件生产以后而施工现场许多节点或者细节难以实施。

图1:BIM分析预制墙板预留筋与边缘构件纵筋冲突
二、施工管理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施工与传统现浇结构的施工相比有许多优点,同时也有许多施工控制的难点。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施工减少了施工现场的许多现浇作业,可以减少材料浪费、控制扬尘,同时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施工可以减少室内装修时的找平、室外脚手架、上下层间的作业面影响等能缩短项目的整体工期。
        装配整体式结构有优点的同时同样存在着许多与传统结构不同的施工控制难点:
        1、装换层钢筋定位控制
        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是采用套筒灌浆技术进行钢筋连接,所有的钢筋位置与预制构件的灌浆套筒间都是对应的,所以施工时的钢筋定位精确以及施工时的防止扰动显得尤为重要。转换层钢筋的定位一般通过与上层预制构件相同的定位钢板模型来实现准确的钢筋定位并防止后期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的扰动,同时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要尽早进行定位点的复测,确保钢筋的位置精确。

图2:转换层钢筋定位钢板
        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密实度控制
        装配整体式结构在构件与构件间的连接主要依靠钢筋套筒灌浆来实现,钢筋套筒灌浆涉及到保证灌浆孔、排气孔、出浆孔的通畅,确保灌浆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连通腔灌浆区域的分仓距离,保证灌浆套筒内灌浆料的密实度。
表1灌浆料参数要求【2】
 


 图3:连通腔灌浆分仓
3、外墙水平缝和竖向缝的保温、防水处理。
在装配整体式结构中由于外墙板采用预制装配,于是在构件与构件之间存在水平向拼缝和竖向拼缝,而拼缝虽然在结构设计时采用了结构防水的方式进行了节点处理,而后期的材料防水施工同样对整体的防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保温材料的衔接避免出现冷热桥对施工时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对后期房屋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图4:外墙板竖向缝节点
4、施工平面布置图的布置和现场吊装控制。
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在预制转换层以上均是通过构件吊装来实现每层的主体结构,与传统施工不同的是在施工平面布置时需要考虑现场的构件场地堆放以及构件车辆的运输线路以及回转场地,同时现场的吊装顺序安排与构件的堆放要相对应,构件吊装设备的安全保证也尤为重要。
三、发展趋势
        伴随国家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全国人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建筑不断被大家所提倡,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需求,建筑行业已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用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生产模式将建筑业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工人,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和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3】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制约其发展的许多瓶颈也许我们努力的去解决:1、建造成本的增加,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设计与传统现浇结构的设计在截面上、混凝土含量上均有所增加、同时相应的管理、配套发展都还未形成激烈的竞争导致成本居高不下。2、相应的管理团队及施工技术人员数量偏少,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在目前国内的发展还处于局部地区及局部项目,所以相应的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数量也就有限。相应管理人员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还要持续发展才能为建筑产业化的全面推进提供力量支撑。
参考文献:
 [1] JGJ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014.
[2] JGJ35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S]. 2015.
[3]吕青.装配式节能建筑经济评价体系模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03-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