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杰 刘佳青
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为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物流运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交通投入的增加,我国公路建设速度以及建设规模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公路工程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自身的成本压力也不断增加。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公路工程企业必须采取系统性优化措施,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升成本管理控制水平。
关键词:造价管理;地方公路工程;成本变动;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环境上,复杂性较大,且其施工周期较其他建筑项目而言较长,资金投入量较大,从而使得企业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较为难以控制,进一步加深了财务管理的风险。为了使得公路施工中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得以解决,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使其成本管理目标得以明确,并提出了对应解决方式,以期为其提供借鉴意义。
1 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采购管理疏漏
采购中的资金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基本,其费用主要集中在施工材料及设备上。公路工程建设耗时较长,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不会一成不变,经常会产生波动。在采购环节中产生疏漏主要是由于采购人员忽视了材料设备的价格变化,没有制定针对性的采购方案及规划,导致施工材料不能满足建设施工要求,还会增加成本管理风险。虽然采购工作经常会交由采购部门全权负责,但是部分采购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甚至存在侥幸心理产生腐败行为,影响采购工作及管理工作的效用。特别是大型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投入的资金较多,某些采购人员会采取以次充好的方法,从中牟取私利。这种疏漏的产生会直接增加成本控制风险,在工作后期还会以质量风险及安全风险等形式体现出来。
1.2 设计评估阶段对市场信息采集判断不够
首先,在材料需求和管理方面,无论是公路建设原材料的造价成本管理和目前的供应量还是辅助材料的配备,建设废品的再利用和处理情况,以及对于所需材料的市场价格竞争和其在之前市场当中的需求增长趋势以及生产材料在未来的价格涨跌趋势预测和判断都对后期的造价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在建设和生产技术方面,有关部门和公司应该对公司目前对于该地方公路施工工程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做出相应的判断,关于技术的研发造价成本和关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造价成本做出判断。在生产设备方面,地方公路施工工程评估人员应该根据目前所有设备以及在地方公路施工工程生产过程当中所需的设备造价成本有相应的了解。最后,在地方公路施工工程执行过程当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及其所需人力成本当前的市场状况,除了地方公路施工工程本身所需的技术人员还有公司内部的管理策划人员,行政管理部门等造价成本做出相应的估算,从总体上对于地方公路施工工程的实施造价成本做出相应的估算。根据地方公路施工工程造价成本和公司生产需要对工程地方公路施工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可行性研究评估来保证工程地方公路施工工程顺利施工和开展。
2 有效策略和措施研究
2.1 根据造价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计划
合理的造价管理研究有利于科学有效地调整和控制工程进度,同时,科学有效的地方公路施工进度和施工计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项目造价管理,从根本上保证相关企业利润。因为地方公路项目从启动施工到完工阶段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
因而这段周期之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和施工进度。可能在原材料的质量方面或者是生产材料的成本在市场调控之下造成的成本的浮动,也可能因为天气如长期的阴雨天气或者气温的变化造成地方公路工人的身体情况变化。另一方面,相应的合作方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等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对项目工程的实施进度造成相应的的影响。所以,根据地方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造价管理当中根据各种可能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来制定一套相应的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有利于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有效地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带来的影响。但是,有关部门已经制定的建设目标和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可控制的氛围之内,建设团队可以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之下对建设进度和效率进行相应地调整和控制,总之,只要能够在有效期限内保证工程项目的完工和质量又能保证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合理的项目工程目标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2.2 健全施工成本管理制度
施工成本管理需要以施工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在实施成本控制风险决策并且创新工作方法时,需要健全施工成本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规范自身行为,提高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尽管我国已经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管理提出了基本的规范,但是很多企业及单位在发展中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在健全施工成本管理制度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等明确自身的发展形势。施工单位需要以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成本管理要求作为基础,按照公路工程项目特点及施工单位的发展趋势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科学性。其中,需要涉及成本控制风险决策的内容及形式,规范人员的工作形式,在实际开展成本控制时,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效果。
2.3 拓展造价师综合素质
要注重技术、数据系统和编程等方面知识储备,注重主动与被动控制、动态与静态管理、技术与经济指标的结合,不断加强自身职业素质建设。发挥“尽职审查、项目监管”技术专长,遏制“低价中标、索赔盈利”。要分阶段设置控制目标,经常或定期、不定期对目标值与实际值进行动态跟踪比较,科学预判、及时纠偏,提升产品的价值。其次,数字信息时代,其核心是权威数据和智慧服务。因此必须转变思维,从原先人工为主的点对点管理方式,向运用人工智能为主的共享方式转变;由以往重“计量计价”服务为主,向重基础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审查方向拓展,保证基础数据不失真,智慧化才更有权威性。
2.4 加强成本管理责任制
可以推广成本对比分析法,将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与成本预算中应该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对比,将实际使用的资金与预算成本进行分析,将实际施工资源的消耗量与预算工程的消耗量进行分析,将发生的费用与计划的发生成本进行比对。如果出现成本管理超支的现象,应该分析超支的主要原因,主客观原因都要进行分析。对于成本管理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也就是数量超过预算数量不能放过,单价超出合同规定的限度不能放过,材料消耗额超过预定的额度不能放过,管理费用超过预定的限度不能放过。对于出现的问题,应该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的办法,并且将成本超支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成本超支的整改期限,同时要做好量化目标的整改,将成本管理目标层层落实。成本控制整改工作需要在下一个周期前进行闭合,对于在责任成本中出现异常的项目,要一一查明原因,对于工程数量超支以及材料使用量超支,可以从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施工环节中进行把控。
结束语
造价成本管理控制在地方公路工程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有关部门对于有关地方公路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控制能力不仅可以有效保证项目施工工程的质量,还可以进一步保证有关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力维.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93-194.
[2] 陈爱荣.浅析公路工程企业的施工成本管理控制[J].知识经济,2018,No.469(1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