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梁杰
杭州纳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14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其改变了传统测绘技术的诸多不足之处。由于这项技术实现了从点测量到面测量的跨越,因此它的测绘精度较高,工作人员只需在测绘点上放置一定数量的标靶,就可以用激光扫描仪来自动测量道路的各种图件,基于上述优点,使它成为公路工程施工、验收过程中的主要测绘技术。
关键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道路工程;工程测绘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道路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测绘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道路测量,不仅可以提高测量精度,而且可以降低测量成本。本文分析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工程测绘中的应用,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希望能对提高公路施工质量有所帮助。
1地面三维激光扫面技术的测绘方式
激光扫描测绘技术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测绘方法,这种方法与全站仪的原理比较相似,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扫描装置,对公路工程的测绘图象进行拍摄,然后进行加工。此项技术扫描面积大,扫描区域可形成多个测绘点,扫描精度高,测绘范围广。二是移动扫描技术,该技术与固定扫描技术的扫描方法相同,只是扫描系统可以安装在移动设备上,利用移动设备来确定绘图地点的导航和定位。
2道路工程测绘的具体要求
根据完成状态,道路项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新道路和修复道路。当开始建造新道路时,需要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并且还必须获取有关项目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数据信息。只有获得了这些重要信息,才能确保道路工程路线选择的安全性,这对于后续的施工操作是有利的。对于道路维修,公共汽车站,交通建筑等,必须重新规划,并且除了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横断面和纵断面等数据信息之外,还必须测量原有的设施。为了完成上述工作,应用先进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能满足道路工程测绘的要求,并取得明显的效果。
3地面三维激光扫面技术在道路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利用激光扫描设备测量公路工程的距离,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整个工作过程就是对公路工程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计算,最后通过计算机系统得到公路工程的实际地图。在此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建模技术,建立公路工程的模型及剖面图。
测绘员在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测绘时,激光扫描设备会向被扫描物体发射激光,然后接收回光,通过计算激光照射与回光之间的差异,来测量被测路段的距离,然后不断地调整扫描位置,测量道路工程的立体坐标,以此来计算道路工程的全部数据。由于采用这种技术的限制条件较少,可应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公路工程,所以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3.1扫描道路
为了建立高精度模型,测绘人员在进行测绘工作时,必须保证各扫描点测绘结果的准确性,且扫描点分布要合理。由于扫描设备多为放置于地面的架设设备,其高度最好不超过两米,应确保激光扫描仪发出的激光不与路面呈垂直状态。一般用激光扫描仪测绘的主要形式是极坐标,这种测绘形式与中央投影仪基本相同。当激光与路面呈近似垂直状态时,其扫描结果最为精确。若激光在路面上表现出不规则状态,则所得到的扫描结果就缺乏准确性。所以,用激光扫描技术绘图时,绘图者可能会遇到以下两种问题:
首先,扫描点不能均匀分布,当扫描点范围变小时,扫描点的位置变得越来越密集,扫描点在不断变化的同时,扫描点也在不断地变化。
其次,当外部扫描时间超过预期时,激光扫描速度会下降,如果同时扫描不同距离的扫描点,则扫描点的密度会发生变化。
因此,测绘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扫描点的位置,使其密度符合标准,并根据扫描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块扫描法,以提高扫描的精度和效率。
3.2确定扫描块
为了进一步控制扫描点密度,提高扫描效率,制图人员首先要对扫描区域的扫描点进行整体规划。一般路面两侧都有防护林、街灯、隔离护栏等设施,这些设施在安装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规律,测绘员可将其作为参照物,合理布置扫描点。测绘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测绘工作给交通造成妨碍,因此,测绘人员可在道路两侧架设防护林和花坛,以防止其妨碍交通。
3.3采集外业数据
测绘员在利用地面激光三维扫描技术采集外业数据时,由于激光扫描技术的扫描距离不是无限的,扫描距离越远,其准确度越低,在空间上的分辨率也会随着扫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测绘员在利用地面激光三维扫描技术采集外业数据时,存在着扫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测绘人员需要在扫描工作开始前,将扫描区移除障碍,然后合理放置标靶的位置,使扫描区的距离不要过远。测绘员还可对公路工程进行分段扫描,并收集各区域的扫描结果,统一汇总后,利用 GPS技术计算其空间坐标。
取样间隔的确定是提高测绘精度的另一种方法,取样间隔过大会降低测量精度。取样间隔过小,不仅会增加测图员的采集工作量,而且还会对后续的数据上传、保存和处理产生影响。为此,测图员在使用该技术时,应根据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采样间隔。若该路段视野状况良好,扫描点间距应在45米左右,这样相邻扫描点将出现交叠,扫描精度将提高。在视野条件较差时,应缩短扫描点之间的距离,增加扫描点,保证有效地扫描整个道路工程区域。
3.4业内数据处理
外业采集的数据量比较大,它不仅包括对制图有用的数据,还包括一些无用的数据,对于这部分数据,业界常称之为“噪声数据”。测图员需要对这些巨大的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数据,以便更好地利用数据。常用的测图员处理数据的方法有数据滤波、虚拟测量和 DEM建模。在公路测绘中,经常采用的数据滤波处理技术,由于外业单位收集到的数据量较大,且大多数是无用数据,这些数据的存在增加了测绘工作的难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制图者需要删除这些无用的信息,这一删除过程称为数据过滤。测绘员可以根据无用信息的无规律性,找出无用数据进行删除。
3.5虚拟测量
因为点云数据只是大量的三维信息,其本身并不具有成像能力,测绘工作需要使用摄像机来拍摄真实图像,由前者提供建模数据,而后者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这些数据和影响进行描述,确定合理的比例,最终形成公路工程地形图。
3.6建立三维模型和纵横断面图
采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最后一步是三维建模,测绘人员可将行业内的数据代入到建模软件中,软件可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生成等高线,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具有编号的中线放置于 TIN模型的空间坐标上,生成公路工程的纵横断面图,从而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指导和帮助。
4结束语
总之,把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公路工程测绘中,利用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等技术,能有效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因此,我国交通部门需要重视这一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公路工程测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郭琳娜,张吉平,柳永全,等.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地形测绘[J].中国科技论文,2015(09):1014—1018.
[2]李卫兵.道路工程测绘中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07):367—367.
[3]张继文,郑建国,张凯.第七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交流会特邀报告——岩土工程测试综述[J].岩土工程技术,2016,30(01):151—153.
[4]聂良涛,易思蓉,李阳,等.基于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选线数字地形获取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5,50(05):8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