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道桥工程质量的提高,就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合理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施工当中,有些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不高,忽略使用有效的质量控制对策,不能严格遵照新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新材料应用存在不科学的情况,给道桥工程建设带来不良影响,要使用健全的对策,将道桥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提高。文中将主要分析了道桥建设当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建设;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引言
桥梁需要持续性地承受行车负荷,因此对桥梁施工建设有很高的要求。伴随着城市道路中车辆占有率的不断提高,桥梁的承载压力不断提高,这也间接提高了对新技术、新材料的需求。对此,研究新技术、新材料在道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我国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分析
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主要指的是桥梁的上部桥跨结构部分,通常是桥梁在建设施工中,需要跨越地面障碍物时所设定的桥梁结构,其主要包含了面梁、板与拱、大梁以及悬索桥等结构部分。桥梁上部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支撑其主体结构部分,以达到结构稳定性的要求。桥梁支座结构就是承载整个桥梁重量的形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将上部结构的压力直接传输到底部的承载结构体上,从而可以环节上部荷载重压,最终可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满足交通运行的需要。桥台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将路面与路基结构部分连接起来,其主要是为了减少道路施工压力与填土施工压力,同时压实建筑工程项目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结构部分,其一般都是位于桥梁的两侧,桥台高度的设定一般与桥面和路面高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桥梁桥台高度均为12m,大型桥梁则可以达到25m左右。墩台结构的作用是将桥梁的承载载荷传输到地基结构中,以更好的缓解上部结构的载荷,其一般都设置到水体,所以施工难度较高,质量控制比较关键。
2道路桥梁建设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
2.1纳米材料技术
近年来,纳米材料这种在其他产业中有大量使用的材料逐渐进入工程行业,经过重塑的纳米材料结合工程材料可以代替一些传统刚性材料。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由于工程常年处于复杂环境中,工程体各个位置无时不刻受到腐蚀,工程材料老化问题对工程安全都有严重威胁。同时,道路桥梁工程大量应用的混凝土材料本身就有腐蚀性,其对内部钢筋材料的腐蚀作用也在无时不刻进行着,因此道路桥梁需要定时进行维修和加固,耗费大量成本。而加入纳米材料的新型施工材料具备很强的抗腐蚀性,其本身结合形态也能强化工程强度和韧性,特别能抵抗酸雨、水流冲击和腐蚀。纳米材料与钢筋结合可以提升钢筋乃至整个工程体的物理强度,同时其耐高温性也极强,因此使用纳米材料技术的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会大幅度延长,并且也降低了后续维护难度及成本。
2.2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应用
该种混合料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是将相关材料进行比例混合,形成新的沥青混合料,主要解决的是道路桥梁中车辙问题,并强化路面的抗滑能力。由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性能较多,所展示出的效果也十分良好,在实际道路桥梁建设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除此之外,由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之中的粗集料较多,能够承受较高的交通荷载压力,降低车辆对路面的损害程度,高温稳定性极佳。
一般情况下,低温状态下的沥青混合料并不具备良好的抗裂能力,该种性能与结合料的拉伸性能存在直接关系,如果在粗集料之中填充适当的沥青玛蹄脂,路面的黏结作用也将更好的呈现出来,强化其低温变形问题的抵抗性。总的来说,沥青玛蹄脂的填充,可以实现对混合料缝隙的有效弥补,强化路面的使用性能,以及道路桥梁建设质量。
2.3桥梁沉降观测技术的应用
桥梁沉降观测技术是指观测桥梁墩台沉降,从而进行主体结构的沉降监测,为桥梁的受力状况和一些计算提供可靠数据资料,准确性较好,能够及时发现沉降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弥补,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主要观测内容包括控制网布设,根据精度要求,施工时的实际受力情况,对沉降和变位进行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沉降,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桥梁沉降观测采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具体的施工观测过程中,相关的测定误差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桥梁建设设计的类型不同,对沉降观测在精度方面的要求也不同,通常情况下的精度级别要求如表1所示。在桥梁施工中应用沉降观测技术,能够对桥梁的安全和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在观察的过程,需要将重点放在桥梁沉降和观测精确度上,此外还需要注意沉降量和时间关系曲线,对于不正常现象,需分析原因,及时进行修正。
2.4道路桥梁施工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
道路桥梁的加固技术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升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也是提升整体结构刚度的主要措施,目前已经有很多种的加固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实践中,其中的喷射混凝土加固的方式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施工设备将准备完成的水泥浆液直接喷射到锚固钢筋网上,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凝固之后可以形成整体结构,大大提升结构的性能,满足结构承载性能的需要。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采用整体体系作为承载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案应用比较普遍,可以达到受力均匀性的需要,稳定性可以达到要求。碳纤维布的桥梁加固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整体的受力形式,并且通过加入了一定量的高强度碳纤维布可以更好的提升抗应变能力,承载性能也能够得到提升,抗腐蚀性能比较高,延长使用寿命,所以其被大量的应用到桥梁的加固施工中,对于桥梁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5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应用
聚苯乙烯泡沫板也叫泡沫板、EPS板主要是包含挥发性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经过加热预发之后,在模具当中加热成型的白色物体,具备微细闭孔的结构特征。应用到路桥主要是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来处理软土地基,有效的将沉降控制好,尤其是能够将大部分的桥头跳车问题解决。主要原理就是当汽车荷载集中作用到桥坡上,可以利用铺砌在路面下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将上部荷载均匀分布之后传向路基,从而促使降低道路路基单位面积荷载,起到沉降控制效果。施工流程:第一,根据设计标准,开挖需要处置的道桥段,将湿软土基进行清除,将基底面进行平整,利用10cm厚的碎石以及15cm的黄砂进行找平,之后采取砌墙砖的方式一块一块的将聚苯乙烯泡沫板错缝拼砌,每一层砌好之后,利用专门的连接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构件将每四块连接的角扣紧咬,之后进行下一层的工作。砌到设计标高标准的高度位置为止,最终在将10~15cm厚的钢筋混凝土封层浇筑在聚苯乙烯泡沫板上面,这时,聚苯乙烯泡沫板施工就已经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产业技术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界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建设水平有了更高要求,此时需要积极研究传统道路桥梁工程中技术材料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研发新材料和新技术。可以基于传统技术材料进行改良升级,也可以尝试全新技术的结合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道路桥梁工程强度、稳定性和行车安全舒适性,同时也能提升工程建造效率和质量,优化成本支出,提升工程企业效益,最终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洋.浅谈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5,(23):126.
[2]曹健.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2014,(12):208-208.
[3]刘海燕.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18,44(21):127-128.
[4]于兴达.道路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隐患及解决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