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长沙 410000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纳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加以系统化,将绿色发展高度融入长远发展规划之中。绿色作为发展理念之一,不仅是指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更包含着节约、低碳、循环、清洁、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的内容。景观工程虽然相比其他类型的工程已经“绿色”很多,但是景观工程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硬质景观对景观工程的绿色程度影响最大,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绿色”硬质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硬质景观、设计、绿色、生态
绿色景观设计应统筹考虑在景观全生命周期内,体现可节约、低碳、环保、生态的设计理念,满足工程及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提倡绿色可回收生态材料的运用及垂直绿化的运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降低景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设计理念,实现人、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文将重点讨论硬质景观在绿色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以及主要的设计要点。
一、铺装材料设计
铺装材料是硬质景观重要的元素之一,对景观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铺装材料应优先采用当地现有废旧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其次采用由清洁技术生产、透水性好、由废弃物二次加工成型的景观材料,减少对能源和天然资源的使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绿色铺装材料主要有:透水铺装(含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等)、PC砖、户外竹木地板、混凝土仿木板等。
1、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利用透水材料替代花岗岩、混凝土、沥青等传统材料,铺设在广场、人行道、停车场等硬化路面,使其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前提下,提高雨水下渗能力,减少下垫面径流系数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透水铺装按常用面层材料分为透水砖(包括植草砖)、透水混凝土和透水沥青三种。
1.1 设计要点:
1.1.1 主园路、活动广场和停车场一般交通流量较大,要求地面相对平整并具备一定承载力,主要园路和活动场地铺装面层宜采用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和透水沥青等。
1.1.2 停车场等面源污染较严重的场地宜采用植草砖,满足地面承载力要求的同时,利用植物的净化作用来削减面污染。
1.1.3 在土壤透水能力有限或有雨水回收利用需求的地区,可在垫层内埋设排水管或排水板收集回用雨水。
1.1.4 地下水位或不透水层埋深小于1米时不宜采用透水铺装。
2、PC砖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缩写为PC,意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因其高效、高性价比、节能、环保、降耗等优势而备受亲睐。它具有节能环保,抗折、耐压、耐风化、安全、防滑、耐冻等优点。
2.1 设计要点:
2.1.1 PC材料在景观中主要应用在广场、道路地面铺装以及各种景观结构件如台阶、花池、坐凳、雕塑小品等。
2.2.2 PC砖材质为通体混凝土,故透水性较差,用作地面铺装时,不宜使用在有透水需求的位置。
3、户外竹木、混凝土仿木板
户外竹木地板是竹子经过断料、开片、粗刨、蒸煮、漂白、碳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加工而成的产品,具有外观自然清新、防滑、防潮、阻燃、防腐以及韧性强等特点。混凝土仿木板不同于传统混凝土,它是由模具制作,在混凝土板内部预埋钢筋,并在表面采用专用耐候油漆做成木材外观的一种材料,其兼具了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木材的外观,非常适合在户外使用。
3.1 设计要点:
3.1.1 户外竹木地板、混凝土仿木板在景观设计中主要应用在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如亲水平台、架栈道等位置。
3.1.2 当户外竹木地板用作地面材料时,其下方场地坪必须找坡,并采用地漏或水槽将地表水尽快排走,防止浸泡。
3.1.3 混凝土仿木板既可与花岗岩铺装一样湿贴,也可与户外竹木地一样采用架空铺设,当用于架空铺设时,其厚度不宜小于50mm。
3.1.4 为保障户外竹木地板、混凝土仿木板的抗压强度,龙骨间距不宜大于600mm。
二、驳岸设计
绿色景观的水体驳岸须尽量做到绿色生态,自然的或大中型人工水体须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根据水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驳岸做法,优先采用自然式生态驳岸设计,其次采用生态材料制作的驳岸,如生态袋等。
1、设计要点:
1.1 驳岸设计须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设计风格、种植特色等要求来选择其结构形式,在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干预,并使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1.2 自然式驳岸
对于坡度较缓的水岸,为达到稳定生态水岸的目的,可在滨水带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来稳固驳岸。对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在种植植被的基础上,还需添加天然石块来增强驳岸抗冲刷的能力,如在坡脚散置抛石。
1.3 生态袋驳岸
生态袋是一种高新技术新型特种材料,由高强抗紫外线、抗冻融、耐酸碱的生态材料合成,具有抗冲刷、防冻害、耐酸碱等特点。在生态袋上插播或喷播植物可以创造非常生态的护岸,在生态袋内填上砂类土,可形成0至90度自由变化的驳岸,既满足了结构稳定的要求,又可以为水生植物、鱼虾类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挡土墙设计
绿色景观设计结合场地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先以放坡的形式消化高差,如必须要做挡土墙,须做到绿色生态。目前绿色挡土墙的形式主要有石笼网挡土墙。
1、石笼网挡土墙
石笼网挡土墙是用金属编织的六方孔网格,并在其中填入石料的一种生态挡墙护坡系统。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柔韧性、渗透性、耐久性、环保性之外,在石笼网格的石料缝隙中填上种植土并喷播绿植之后,其生态效果更加突显。
1.1 设计要点:
1.1.1 网眼尺寸:石笼网挡土墙网眼规格宜控制在10cm之内。
1.1.2 石料:石料应质地坚硬,填充的石料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石料大小搭配应达到设计要求的空隙度并保证石笼的外观平整。填充的石料粒径为网眼2倍左右为宜,常见的填充石料有块石、卵石等。
1.1.3 石笼内宜增加拉筋,拉筋间距以50cm为宜,以防止石笼土挡墙变形。
1.1.4 可在砌筑好的网笼上铺垫10至15cm的腐殖土,便于植物生长。
1.1.5 石笼网挡土墙适用于边坡率在1:1.5至1:2的位置。
四、景观建筑物、构筑物设计
景观建筑物、构筑物一般是指在景观场所中具有简易功能和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具有景观与观景的双重身份,同时可以起到点景、联系交通的作用。绿色景观对景观建筑物、构筑物要求美观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生态。景观建筑物、构筑物尽可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1、设计要点:
1.1 景观建筑物、构筑物规划与设计时应因地制宜,设计适宜的视线通廊,创造出显山露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在结合现状地形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当选址山地或坡地时,应采用顺坡、错层、骑楼、架空等形式消化高差。坡地与滨水景观建筑物、构筑物设计应保持与环境协调一致,最大限度降低对场地生态的影响。
1.2 景观建筑物、构筑物造型应简约、朴素,避免无任何实际功能的纯装饰性构件。建筑构件宜结合太阳能、风能的利用进行设计。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旧有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建造材料优选钢材、木材、铜、铝合金型材、玻璃、GRC构件、加气混凝土等。建筑选材宜采用本地生产的绿色建材,可循环再利用材料的使用比例达到10%以上。
1.3采用垂直绿化,让植物生长或附着在景观建筑物、构筑物的立面上,可以起到保温、隔热、吸尘、降噪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景观建筑物、构筑物更好地融入周边的环境。
五、景观小品与设施设计
景观小品与设施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指示牌、灯具、雕塑、垃圾箱、艺术装置、座椅、游戏健身设施等。景观小品应该遵循节能环保、生态自然的设计理念,尽量减少对场地生态环境的干预。
1、设计要点:
1.1 优先利用当地石材、木材等材料制成的成品家具,并通过适当改造使其成为景观小品,做到旧材用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将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景观小品与设施设计中。
1.2 景观小品在设计中需考虑功能与美观相结合,公共设施更需强调功能设计,需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尤其是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六、结语
绿色景观设计已成为未来设计的趋势,景观设计师必须秉持绿色设计理念,摈弃传统的设计思想,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项目,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景观的全生命周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绿色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努力将每一个景观项目都打造成节约、低碳、循环、清洁、自然、和谐、绿色生态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唐潇.绿色景观设计浅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7,000(023):383.
[2]秦雷.绿色景观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0.
[3]江雪鸿.绿色景观设计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6,000(01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