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 林琦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林琦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绿色都市公园研究概况,对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做出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系统构建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有所帮助。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阐述了绿色都市公园研究概况,对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做出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系统构建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绿色都市;都市公园;景观设计
        一、绿色都市公园研究概况
        城市中最能改善人居环境和覆盖面积巨大的绿地就是都市公园。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需求而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都市公园是从古代的城市公共园林逐步演化而成。早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5世纪的古希腊,在体育场周围便建设有公共园林。这些园林化的表现形式,并向公众开放的体育场,即使现代都市公园的早期雏形。绿色都市公园是其中独特的一环,都市公园在大城市群具有区域内城市高度密集,人口规模较大,城市间具有分工合作、互补、资源共享等紧密的关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及环境最活跃、最重要区域。都市公园这种极具特色的地域空间构成形式,来自于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的共同作用。
        都市公园兼顾游憩娱乐、科教健身、文化艺术、防灾减灾、生态绿化、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空间场所构成了当代都市公园,而都市公园系统的发展,对绿色低碳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都市公园的生态性、系统性、合理性是衡量现代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构建都市公园系统对都市圈背景下的其他周边城市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新型城市发展需求,使都市公园在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构建更加复杂,因此现代都市公园系统需要外在布局的连通整合,内部结构有效连接,资源的共同和作用,文化经济生态效益辐射等深层次的连接。要充分把握住都市公园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特性,使各种公园达到最佳的功能组合,多方位的运用资源整合,从而从本质上实现都市公园的绿色系统化。对都市公园的研究还可W继续结合环境保护和节能设计进行更好的研究。生活在纷繁嗜杂的都市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及与人交往的需求一直存在。不管是内向型需求还是外向型需求,遍布在城市中的都市公园都可W通过对空间的重新定义达到满足。
        二、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都市高密度的生活环境下,随着大片绿地的不断减少,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无法得到满足,空隙处的都市公园役计成为未来都市景观设计的趋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捷灵活的空间使用。创造出有归属感的场所,给予城市更大的活力和延续城市的历史脉络具有重大意义。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创造空间,都市公园应该是尽可能多的为使用者创造适用性强的景观空间,因地制宜的为都市居民制造随时随地的城市娱乐空间。笔者希望从一个单元的简易基本形式入手,最后打造出一个既富有创新性的独特空间,在那些原本死气沉沉的空间位置植入可延伸的独立空间,设计时笔者想到用于整个空间表面最理想的材料是木。木有生命力和亲和力,表面又会带有不同的纹理和留下时间的印记,在场地中通过对一些简单形体的凸起与凹陷设计完成坐具的需求。其次融入一些类似滑板等特定行为场地,使整体空间誠合人群集散与私密活动的公共都市空间。在设计中将人这一使用主体与空间中的附属因素进行行为与感知的互动。
        1、公园的空间总量不足。近年来许多城市兴建的追求形式的大型广场,并不实用,也不够灵活多变,大型广场和公园之间更是遗留了很多“边角料”一作为过度和链接的都市公园的存在,正是送些隐藏在角落中的都市公园满足着人们触手可及的对临时休憩地的需要。如果在大型公园及广场福射半径边缘交汇处增加适当的都市公园,可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大的便捷性。
        2、品质不足,缺少维护。也正是应为都市公园边缘性的特征,往往成为市政规划中被遗漏的角落,并不引起规划师的关注,他们被忽略后成为楼宇间到处可见的荒凉之地。由于处于边缘区域的原因也便缺乏了市政建设的维护,似乎并不属于任何一方。
        3、便捷性和可达性有待提高。由于交通屏障阻隔严重,步行的可达性有待提高。
        4、运动空间明显不足。

鲍曼曾说:“体育是现今社会上人们仍可认同其规则的为数,不多的活动之一”无论你来自哪里、信仰什么、说哪种语言,大家总可在一起踢球。
        5、空间设计对炎热或寒冷气候的适应性不强。
        三、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系统构建
        绿色都市公园系统的空间布局与市民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都市公园在建设发展中存在布局不科学、对生态改善的效果不佳,缺乏系统关联性等问题,以往的研究也多集中体现都市公园的单体建设上,在当今都市圈森林城市建设的概念引导下,更应突出整个绿色都市公园建设的系统建设,从脉络上思考研究其整体布局及设计方法,通过对核心的都市公园绿色系统建造,思考形成整体辐射系统性构建。
        1、功能性。思考现有都市公园体系现状,从文化联系性、整体色彩规划、道路导向性、视觉审美性、静态及动态,避险避灾空间科学布局等功能性出发,系统优化设计,使其更合理、科学、整体。更能体现西安古城的悠久文化性和未来绿色生态发展趋势。
        2、资源整合构建。都市公园应从系统整体规划的角度出发,将水资源,交通等城市资源整合利用,相互作用。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利用、新型节水材料的推广运用、绿地灌溉技术、植物配置、水景规划等多方位节约整合水资源,都市公园既消耗水资源,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在节水生态方面潜力巨大。如何从源头节水,将水资源整合,改进灌溉过程及技术,后期护理等方面考虑,对建立系统的绿色都市公园有重要意义。
        3、增加经济文化效益,创造新型城市名片。通过对都市公园系统文化性的构建,强化当地城市的文化文明形象,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形式确定当地城市公园的参与性与满意度、以及文化性整体布局影响及对城市周边地区辐射情况,提升整体系统设计,提高文化的介入并将其具化在设计中,吸引城市观光旅游,宣传城市形象,拉动经济效益,对周遭城市具有示范作用。
        4、增加绿色生态效益。“绿量”是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的总量,代表了生长中的植物茎、叶所占空间面积。都市公园绿量覆盖程度影响整个城市及周边生态环境,对降尘、降噪、氧当量、碳当量等生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都市公园存在绿化形式单一,绿化面积及整体体量布局不合理等现状,应增加绿量覆盖,增加立体绿化及屋顶绿化、通过合理布局,调节温度湿度,减少热岛效应,提高城市整体生态水平。
        四、总结
        都市公园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对都市公园研究多注重单体都市公园的设计建设研究,偏向于单一绿化配置美化方面,以都市圈背景下某公园作为系统性研究,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情况、系统布局,探讨都市圈背景下新型生态城市系统发展的方向,为构建示范性城市,辐射周边地区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在都市高密度的生活环境下,人地矛盾不断冲突的今天,都市公园设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便捷灵活的空间使用,保持和创造适宜人的尺度空间,使市民参与其中找到小尺度空间带给大众的亲切感归属感。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创造充满活力的地方,扎根于社区,致力于创造充满活力的地方和社区,成为都市记忆叙事的最佳表达空间。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创造持久的价值,将都市空地和未充分利用的空间变成自然、美丽、功能性的口袋公园和社区绿地。
        参考文献:
        [1]王燕.城市街道都市公园景观设计[D].大连工业大学,2015.
        [2]陈伯楠.绿色都市公园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20,43(13):109-115.
        [3]宋靖雯.辽河公园景观园林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丁峰.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要素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5]李倞.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