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翠桥路圣泓环保 067000
摘要:目前,我国及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对于环境和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这个问题,必须要将环境的有效保护划入工作的重点,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结合,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这不仅为老工业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方向,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引言
环境的有效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使经济问题得以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因此,要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将环境保护问题和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问题视作统一整体,并协调二者的发展。
1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虽然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了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在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使我们所付出的高昂代价,资源短缺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成为越来越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环境的保护和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我们必须要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我们需要把这两方面看成一个整体并基于整体进行协调和考虑,不能将任何一方孤立,也不能将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这对于二者之中的任何一方都是有弊而无利的。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基于这种关系进行二者之间的协调,通过对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来实现经济的提升和加大经济建设的力度,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杠杆得以有效的利用。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2.1我国的国情决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的人口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并且,在现在这个阶段下,仍有很多农村人口未脱贫,仅是农村内的剩余劳动力将会持续增加并在本世纪末期到达2亿的数额。这造成了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但是我国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匮乏的。在我国,大部分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很多地区现在仍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此外,科学技术水平虽然已得到发展,但是仍然不能对资源进行高效率的利用,在利用能源效率的方面难以和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在原材料的消耗和使用方面却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
此外,我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甚至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很多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失调使得水源干涸,人口减少,沙漠化严重。绿地和土地的退化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平衡是经济建设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对于煤炭的消耗也十分巨大,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碳量总数过高,比世界标准要高出很多。烟尘和废气的产生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2.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清洁生产的贯彻和推行十分重要,它的目的在于改变人们忽视资源的历史心态,建立起以资源为基础的市场体系。从改革和开放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将外资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在环境保护中充分利用外资的优越性。
2.3.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老工业改造的重要方向
改革开放对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我国来说,提供了很多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于,但是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使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较为传统的技术不仅经济效益低,对环境的破坏也很大,导致了经济和环境一直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关系中。因此,在之后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理上,要考虑到经济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结合统一,做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合理发展。目前对于我国来说,脱贫和经济发展问题是工作重点,但是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落实也同样重要。避免当环境污染严重到难以处理的地步,保护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可持续发展道路来实现经济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采取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3.1依靠科技进步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需要将科学技术所能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出来,将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经济的建设积极结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协调进步。只有在发挥科技力量时注意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结合了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才能够为国力的提升提供保证。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不能满足相关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于自然环境的开采和利用更要节制和注意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再生,还要对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力度,优化和完善环境的保护水平和生态的保护技术。不可再生资源总量的逐渐减少意味着我们更要珍惜资源,提升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还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解决因开采利用资源而造成的严重污染,而这些目的的实现都需要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利用。
3.2 加强对环境的管理
要想实现对环境更好的管理,就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使经济建设项目的布局更加科学和合理,在保证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上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将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地结合和统一,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环境的保护不仅要注意外观的保护,还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中式。当前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技术和评价方法进行更加系统化的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可以对生态保护的实践做出一定程度上的指导。为了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国家应该制定和出台一定的政策,着重分析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做出评价,这些评价可以作为一种反馈指导已经进行的实践进行优化。
3.3加强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在这种体制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也包含了政府对环境的管理,这种管理与现阶段市场管理的关系也密不可分,为高质量的经济体制注入了活力并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因此,目前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遵循环境经济和谐发展的政策指导和导向。国家应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的发展政策并进行规划的制定,确定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在不同的组织和机构部门中发挥出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此外,相关部门还要明确自身职责,发挥出自身应尽的监督管理责任和义务,确保相关政策和制度得以顺利地实施,使资源市场更加合理地运作更加科学和合理,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在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环境境的影响,对污染严重和高耗能的企业进行调整,大力推广和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大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绿色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3.4加强宣传教育
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了解和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相关环保科技进行普及,对环保措施进行教育,使人们充分了解到环境保护对于生产生活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语
我们可以通过提升科技研发和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加强政府对环保工作的管理和调控和加强对人民的宣传教育等措施来实现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落实,实现将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建设发展有机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在环保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洪业,赵芝梅.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再认识.才智,2009(4):202-202.
[2]田文艳.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研究.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8-8.
[3]李竞生,孟献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石河子科技,1993(3):35-36.
[4]李成蹊.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现代商业,2011(15):31-31.
[5]徐文龙,岑志根.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上海环境科学,1989,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