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企多方联动”的高职土木类实践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张立 钟彪
[导读] 摘要: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在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在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以学院“双高建设”项目为依托,对“校-地-企多方联动”的高职土木类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以项目为驱动、结果为导向创新“五业联动、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全过程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符合高职土木类实践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发展和认识规律。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地企;土木类;实践教学模式
        1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特点分析
        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在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1]。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上手快,适应工作岗位能力强,能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当前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形成整体和系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分散、多样性和层次性欠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有效监督和检查,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师资薄弱,指导教师缺乏专门训练,实践环节流于形式,例如大学生实习经历造假己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了“实习即放羊”的社会污名,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等[2-4];其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以学院“双高建设”项目为依托,对“校-地-企多方联动”的高职土木类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索适合高职土木类的实践教学模式。
        2“校-地-企多方联动”的内涵
        “校-地-企多方联动”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校”是指经政府或行业部门设立的专门承担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包含中高职院校、本科院校或联合体,“地”是指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企”是指专门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机构。校地企合作是指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高校与各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方面开展的协作联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地企三方形成共同体,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建设、行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相互联动,形成共建、共管、公培、共用等机制。其中在高职院校发挥院校的办学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实施、开展学生管理等,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以及才培养的全程监控和学历学位证书颁发;行业主管部门发挥政策及行业指导优势,积极搭建人才培训、人才评价、人才利用等平台;行业企业发挥企业项目资源优势,提供兼职教师、实训项目和综合实习场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校校地企“三方联动”,各司其职,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及培养目标,建立牢固有效的人才机制。
        3“校-地-企多方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3.1人才培养模式
        以项目为驱动、结果为导向创新“五业联动、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就业五业联动,培育过程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及领导力教育五育融合为鲜明特色,以结果为导向将真实项目和工作任务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产业发展,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将职业岗位的新要求快速转化为专业发展目标。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快速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事的要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3.2全过程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结合高职土木类学生发展特点、专业特点及职业教育培养规律,突出技术技能培养,构建5段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构建依次从认知实习、课间实训、专周实训、岗前实训(或跟岗实训)到顶岗实训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从学生到职员的渐进式阶梯式发展的学习路径。
        认知实习是指让学生,尤其是新入学学生到工作岗位的环境中去参观,去了解今后将要工作(实习)的环境、所从事的的对象、基本职业要求等内容,以让学生增加对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初级认识。认识实习的教学场所一般为工地或仿真工地环境虚拟环境。
        课间实习是指在学校期间,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单个操作性学习,目的是掌握某项独立的技能,并对理论学习起到增强效果的作用。
        专周实训是指在课程或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学习完后,开展的一种针对性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时间长度一般为1~2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周实训根据任务不同,可安排在学校或工地上。
        岗前实训(或跟岗实训)是指在某一阶段完成后开展的一种与真实工作环境接近或过渡到真实工作环境的一种训练,岗前实训的内容一般比较综合,涵盖某几门课程相关知识,且与真实环境比较接近,旨在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顶岗实训是大学最后一阶段,学生完全深入到真实环境中,从学生身份过渡到工作者身份,所学习的对象涵盖大学所学过的所有课程,同时还要接受新知识。
        由此可见,这种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学生发展和认识规律,且与专业特点新匹配,符合实践教学规律。
        4  结语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从实践教学及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内容,形成以“校-地-企多方联动”的土木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研究成果可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社会能力水平等方面积累丰富成果;同时,可以带动道桥专业群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升高端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谭静芬.地方高校科研平台服务地方的激励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5.
        [2]李丽民,陆仁强,刘卫东,罗雄文.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报,2015,(10):60-62.
        [3]蔡蕊.地方高校推进综合改革的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4]阮志刚,任义学. 高职路桥工程类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J]. 当代职业教育,2016(6):10-12.
        基金项目:
        四川省 2018-2020 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一般项目之一:《“校-地-企多方联动”的高职土木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18-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