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嘉诚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252000
摘要:电力工程是我国的重点工程,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在快速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都在不断的增加。近些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设备,导致大量安全事故发生。多数原因是由于设备性能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加上国家对自动化技术操作要求比较严苛,不同区域人们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大,电力需求扩大,也对自动化技术提出新的要求。部分区域自动化技术发展与现实需求相差甚远,技术发展速度与电力负荷需求极度不匹配,造成电能传输中,缺乏正确数据基础指标,因此,电力企业需关注对于电力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了解其利用的效果。本文是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概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自动化技术作为新时期的先进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电气技术包括在内,且相对而言具备较强的综合性,经实践证明,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运用,能促进实际控制效果的显著提升,同时,为电力工程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技术利用率高、适应性好以及应用范围广的特征也尤为显著。一方面能使电力工程建设需求得到真正满足;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进一步探索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策略势在必行。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智能化技术已经遍布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监控机制。智能化的电网管理主要是指根据指定的地区的电网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合理的分配整个地区的电力情况,满足每一个用户的前提下保证电力资源的良好使用。在计算机和数字化管理模式下,电网的基本运行情况能够很好的显示在整个电子界面,用户能够直接通过相关的设备了解到整个电网的运行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电力分配机制,通过智能化的电力设备,能够极大的提高电网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力的同时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正是由于自动化技术具有这些优势,被更多的运用在各个领域之中[1]。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2.1明确电力系统以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目标
近几年来,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加上电力企业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与设计经验欠缺,因此,应对部分因素全面科学分析。应积极了解电网建设区域具体情形,进而制定科学自动化技术计划与方案,加强自动化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自动化技术设计可将电力系统兼容性与延展性集中体现,将技术软件接口标准化,使技术可被运用于所有电力设备,达到在不同环境中灵活运用的目标,进而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还应在电力技术化设计上,将不同部分不同模块分别独立,避免模块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的问题。
2.2加强电力设备的完善以及维护
现阶段,自动化施工技术通常对设备与技术会有极高要求,由于部分地区发展程度不一,地区之间发展严重失调,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自动化技术投资力度,资金主要用于软件设备更新,也可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为电网运行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尤其是对我国部分边远地区来说,资金投入可对电力设备不断完善。在电力设备维护过程中,使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使供电工作顺利开展。电力企业应注意组建专门维护部门,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电力设备养护与升级,并创建监督检查方面制度。地方部门应定期巡查,若发现安全故障,就应立即给予解决,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2]。
2.3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
根据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应加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管理,应制定与之对应管理制度,将电力系统不同部门的责任细化,明确分工,可利用项目专人负责制度,规定责任人员应对安全问题进行专门负责,进而可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防止由于分工不明确出现一系列问题。
将电力系统与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统一,制定电力软件自动化技术发展制度,减少软件中由于标准不一而产生安全故障。
2.4促进电力工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实践证明,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力工程而言,能够起到不容忽视的调控作用,换而言之,相关人员若能在促进电力工程自动化水平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调控步骤精简的目的,对电力工程各环节精确高效的运行也非常有利。相关人员可以将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点,展开对电力工程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为其顺利运行夯实基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若想为电力工程运行效率提供更大保障,将自动化技术与调度、配电网相结合已迫在眉睫[3]。
2.5提高集成化水平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单位出台一些规定,保证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以及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准,将员工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以及技术分成不同的类别,对每一类员工进行不同的培训,建立健全设备的管理机制,促进员工的业务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改善网络环境,企业利用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标准对相关的参数进行兼容性以及可靠性的规范制定,统一数据传输接口,提高数据共享。保障各工序间能完美衔接,避免时间的浪费及资源的消耗,从而为企业降低成本,使企业能对其他工作加大支持。
2.6健全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和市场营销部门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建立起完善的精细化营销管理体系,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成立针对大客户的营销小组,制定预期营销目标,由专人来负责。同时建立起大客户反馈机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供电方面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效果会更好。电力企业要加强和大客户之间联系,对于工作中的失误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客户的需求,不断提升满意程度。在精细化营销管理中,要站在大客户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需要的才是服务重点,对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4]。
2.7合理运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实际均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展开的,在软件工程技术愈发成熟的情况下,电力工程领域的变革也随之而来,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对电力工程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的提升非常有利。一方面促进信息电子技术与电力工程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国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另外,站在电力工程的角度来看,相关人员也应及时处理传统意义上主动对象技术应用的弊端,尽可能在展开全面完善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后,促进电力工程问题处理效率与准确率的真正提升,进而为电力工程提供更有利的信息依据[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自动化技术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其能够在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水平的同时,促进电力工程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进而为电力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尤其是在新时代、新形势的影响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然会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关人员需及时针对技术实践应用效果展开评估,为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郑允峰.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9):208+210.
[2]周光伟.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管理的技术关键研究[J].电子世界,2020(11):48-49.
[3]刘爽.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2):153-154.
[4]王正.电力工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6):83.
[5]韩菁.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