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路通科技发展中心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公路工程是人们出行的基础保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目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影响管理质量的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等。本文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比较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促使施工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施工管理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高水平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更好的保障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要保证高标准的施工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就要动态管理,不断调整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断针对工程现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进而达到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工程管理模式不科学,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比较低
现在的公路工程大部分采用总包或者平行发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总包单位或者总承包管理单位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的管理层,除主体结构和特殊工艺要求的施工任务外,绝大多数施工任务是普通的劳务作业。由于这部分劳动者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如果施工管理不到位,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甚至不满足设计或合同要求,因此,有效的施工管理尤显重要。另外,项目的管理机构往往自上而下,由业主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梯次构成,管理层级过长,管制职能逐级递减,管理水平也逐渐下降,真正在一线施工的劳务人员往往只会劳动作业,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的控制毫不关心,这样就导致上紧下松,一线作业疏于管理,严重影响工程进展的效率。
(二)管理理念落后
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对管理手段和理念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是确保企业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当前相当数量的施工企业,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思想守旧,现代化管理手段运用不足,在管理模式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创新不够。好多企业一味的追求利益,在项目管理上投入不足,管理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奖励激励机制缺乏。无论是公司级还是项目级,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明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致使现场施工管理混乱,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三)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不健全是普遍存在于企业中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些建筑企业已经完成了一些工程项目,然而在企业内部却没有针对施工管理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缺乏直接导致公路工程管理的低能。还有一些企业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制度根本不能满足施工管理需要,科学性和合理性都比较差,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施工理念。此外,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空洞,针对具体事项的管理措施不够细致,在施工中缺乏指导性和实时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四)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涉及因素众多,而人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人的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因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施工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对施工管理现状调查发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下是导致施工管理效果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由于项目多,作业面广,一些项目随便找一些刚毕业的学生进行项目管理,虽然这些人员专业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经验,过于中规中矩,不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管理。还有一部分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拿工资混日子的思想严重,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企业分一点任务就干一点任务,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力低下。
二、公路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对施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可以起到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目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现代化手段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实现了广泛应用,而先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观念,基于此,就需要对施工管理观念进行创新,同时还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关于应用现代化手段的培训,让管理人员产生先进的管理观念,并对现代化管理技巧能够实现灵活应用,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施工单位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前,先要调查施工现场情况,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施工设计图要求来对管理方案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让管理方案和管理模式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并确保施工管理方案能够在实际施工中得到有效落实,促使施工管理更具有序性和有效性。
(二)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理念进行强化
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让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对企业内部职工进行施工管理理念培训,能够让内部职工掌握更多的现代管理知识,而且还能提高职工的管理理念、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进行普及,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对施工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对施工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可以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还能让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基于此,施工单位可以从成本、安全和质量方面入手来提高工程管理效果,从而实现对施工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目的,同时还能避免管理人员在管理时滥用职权。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工程管理的监督力度,并强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公路工程能够顺利完工。
(四)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人员教育培训,通过对管理人员进行关于先进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施工安全方面的培训,能够让管理人员更深刻认识到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更大效用,为合理管理质量成本奠定了基础。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熟练掌握岗位工作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还要了解施工技术,而且经过培训后的工作人员能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对企业保持忠诚度,对企业外在形象积极进行维护,让施工单位更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公路工程施工。
(五)强化施工成本管理
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涉及权责利三方面内容,而且这三方面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通过对成本管理体系进行责权分化,对成本预测进行强化,可以促使成本控制效果和效率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对材料成本、目标成本以及固定资产等进行控制都属于工程成本控制内容。比如,在对材料成本进行控制时,就需要对比多家供应商的材料质量和材料价格,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按照施工计划对材料进行采购,既要保证材料能够在规定日期内入场,采购的材料还要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减少损耗是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选择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具备娴熟技术,同时为了降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对于表现良好的人员需要给与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就可以降低用于机械维修的成本投入。
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离不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对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将成本控制、安全防范和质量控制等作为切入点,制定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兼顾施工方案要求,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进行有效处理,而且不能忽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建筑企业朝着工程质量和企业收益协调统一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洋.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智库时代,2018(52):102+106.
[2]张慧芳.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5):131-132.
[3]孙国洪.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