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镇人民政府住房规划建设局
摘要:本文阐述了房建地基施工的重要性,对房建地基施工注意事项的说明,做出房建地基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希望对我国房建地基施工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房建;地基;施工
一、房建地基施工的重要性
在建造房屋地基时,一般需要注意四个方面:强度、压力、变形、稳定。地基必须保证具有一定程度的承载力,才能防止日后建筑物出现倾覆和失稳问题,地基还要保障将沉降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沉降过大而造成建筑物的上部出现变形或开裂。一般来说,可以把房屋建筑的地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不需要人工加固或改良天然土层的情况下,就能达到承担基础全部荷载的标准,这种地基无须人工处理,降低了工程造价。另一种是在地质状况不太好,或者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仍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了让地基能够有充足的承载力,需要实施相应加固处理的人工复合地基。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要确保房屋建筑的高质量,保证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质量成为必然要求。随着科学、科技手段的发展与进步,建筑施工技术也有了长足发展,在房屋建筑结构中,骨架一般由混凝土组成,工程建设竣工后,需要安装一些设施,由于混凝土自身质量大,使得建筑的自重也变大,建筑物内的负荷增加,尽管有不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区域,但这些力的作用最终集中到地基。这些力伴随建筑物长期存在,我们只有改善地基的承载力,才能承受住重力。如果地基不牢固,就容易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造成建筑的沉降或倾斜,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坍塌,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稳固的地基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房建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1、结构设计应科学合理。在房屋建设前,必须加强结构设计,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房屋建筑地基设计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物所处的地理地形、水质、地质、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周围构筑物的状况等。应建立科学系统的工程勘察体系,相关技术人员应借助专业设备采集地质状况和环境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分析。此外,还要明确建筑的使用目标,将实际情况与使用功能相结合,控制地基的深度和承载能力,详细确定合理的基础形式,设计出既满足人们需要,又符合实际情况的建筑。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小化。
2、选址要合理。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呈现出的地质状况也有很大差别,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质特征,有些地域不适合建设高层,比如我国的西南部地区,地下结构较复杂,地质情况多样,位于地震带上,不宜建设高层。选址不仅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还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可以解决部分隐患,如处理软土地基和复合地基,但面对复杂的地形,要想增强地基的稳固性,建筑的造价就要增加。因此,建筑物的选址应慎重,要考察预选地址,经过深入勘察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设计工作。
3、加强地基施工人员的管理。经验丰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可为建筑施工提供有力支持,在安排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人员时,一定要从个人素质、技术水平等条件出发,保证建筑地基的施工质量。加强对地基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技术培训和素质培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应改善施工环境,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房建地基施工关键技术
1、地基开挖技术。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时,地基开挖属于地基工程的初始工序,一般在进行地基挖掘时,会直接使用挖掘机进行相应的挖掘工作。在挖掘时需要注意,要按照施工图纸对地基进行自下而上的挖掘工作,不能随意挖掘,也不能挖掘过度,必须按照地基设计标准进行挖掘施工,最后30厘米应采用人工开挖,当达到设计标准后,如果出现地下水,应及时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并且要确保在排水过程中排水的通畅性。另外,还要注意在进行地基挖掘后,要对地基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必须保证地基的密实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在挖掘时必须充分分析施工区域的土质,随时关注排水情况,不能出现积水,以免影响地基稳定性。
2、注浆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地基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就需要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而注浆法就是一种普遍实用的加固方法。其施工流程是:第一,进行钻孔施工,根据相关的施工标准以及规范要求,按照设计图纸施。。其次,进行管注浆液的配置工作。灌注浆液主要由水泥浆构成,想要提高水泥浆硬度,还可以适当的在混合料中添加骨料以及化学助剂。在进行水泥浆配置时,必须按照实际的施工需要硬度合理配比水泥浆,保证混凝土质量。再次,通过使用挤压设备,在钻孔中注入已经配置好的水泥浆。从而达到改善土质状况满足设计要求。
3、挤密桩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挤密桩地基施工技术也属于关键技术之一。挤密桩地基施工技术自身体系较为健全,因此,使用效果较好。挤密桩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夯实地基基础,增强地基承载力以及地基强度。通常会使用重锤等机械对地基进行击打,通过击打,在地基中植入钢管,之后通过侧向挤密对地基的密实度加以改善。之后拔出钢管,进行灰土的回填处理,并且对回填土进行夯实。经常使用到的挤密桩地基施工技术有砂石桩地基、水泥土复合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等。砂石桩、碎石桩施工技术厂用于较弱土体的地基,并通过高压水冲刷处理,回填的砂石就会形成密实桩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挤密桩地基施工技术使用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散砂土、杂填土、素填土等土体条件的地基工程。
4、强夯法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对于地基处理通常会用到强夯法、重锤法等地基夯实处理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常要加强对地质工程条件的勘察工作,根据测量数据,进行不同的地基夯实处理。例如,对于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与粘性土等不良地基,通常使用强夯法,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在夯实过程中,主要通过使用大型的起重机器,提高夯锤高度,(一般8-30吨)一般提高到6m~30m范围内,之后通过夯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形成冲击力,压缩土体之间的间隙,同时将土体空隙当中的水、空气等排挤出来,这就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强度。强夯法主要用于深地基处理过程中,而且此种方法较为经济实用。
5、换填法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而土质含水量等指标又满足换土的设计要求时,通常也可以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换土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使更换土质后的地基满足设计要求,换土法的换土深度一般不要超过2.5m。其施工流程是,在施工中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至密实,常用采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使用机械碾压必须进行分层碾压,一次分层碾压不要超过30cm。
总结
为从根本上确保房屋建筑质量,一定要做好地基的施工工作。施工建筑单位应提升对地基建设的重视程度,做好地基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监督。在施工前要仔细、严谨勘测地理环境,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检查施工材料,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地基施工。施工人员要掌握地基施工的流程、施工要点,具备责任意识。此外,加大对地基施工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更新技术,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提高房屋建筑地基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开展深入的研究,健全技术体系,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亮.房建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探究[J].城镇建设,2020,(3):136.
[2]唐晓骁.房建工程中预应力管桩地基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7):595.
[3]李西夫.房建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之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6,(4):58-58.DOI:10.3969/j.issn.1674-3024.2016.04.047.
[4]周维,江洪.房建工程中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5,(37):141-142.
[5]张瑜.房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要点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4,(31):138-138.DOI:10.3969/j.issn.1009-4563.2014.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