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电力企业组织管理协同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卷第9期   作者:吴韵文
[导读] 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电力企业运营模式也发生变化。电力企业具备整体运营能力,然而为了实现长久发展目标,需要深入践行协同发展模式,以此加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强化电力企业组织管理协同发展的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电力企业;组织管理;协同发展

        现阶段,发展以电为中心的综合能源生产和消费已经成为推动能源革命和社会发展的主题,电力企业必须具备坚强电网和优质资产,依托物联网、互联网打通电网相关各方的感知、分析、决策、业务等各环节,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电力企业采用现代化电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平台统一数据管理和价值链整合,为电力企业管理融通奠定良好基础。
1、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关于电力企业的认知不完整,将企业输配电、变电和售电划分为不同单元,将内部人员划分为不同业务和岗位。电力企业管理理论都为延伸分工方式。但是在长期发展中可知,电力企业获取绩效的原因在于“合作”。电力企业可以在瞬间完成电能输送与供应,因此要求不同环节紧密配合。为了提升企业绩效,需要将其看作统一整体。
        电力企业的核心资源和业务控制都是基“合”理念,以此解构和拆分业务环节与流程,如果没有将集约协同作为目的,则成效不显著。电力企业管理问题在于实现进步发展,能够实施把握内部发展环境,例如政策方针、制度规范和客户需求等,同时考虑到相关合作者的利益诉求。有效把控外部环境,例如能源发展趋势与市场走向等,联合地区风俗习惯,以此实现合作共赢。
2、电力企业组织管理协调发展策略
2.1创造客户价值
        正确理解电力企业,应当从电力客户端开始入手,从本质上看,电力企业是为电力客户提供服务,因此客户创造价值对电力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按照传统经营理念认知,电力企业创造价值,合理选择产品与服务,以此决定产品价值。客户可以传达出产品的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和电力客户建立连接点,以此确保电力企业配送服务和电能到达客户受众。在此过程中,电力企业的价值创造局限于封闭体系内,与电力市场相背离。此种思维方式将企业和客户割裂开,从而导致企业无法获得客户。
        按照新型经营理念,企业和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客户比较注重自我体验,关注消费过程的价值创造。企业应当消除客户壁垒,以此获得快速发展。企业能够快速定位客户需求,及时满足客户需求,确保售电方和客户融合在一起,以此扩大生存空间。所以,电力企业应当基于价值链创在客户价值,立足于客户角度,由客户偏好决定服务和技术努力程度,同时引导资源投入,以此加强企业资产能力。通过此种经营模式,可以加强电力企业的市场能力。
2.2明确企业边界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竞争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中,传统因素的成功支配力不足。在动态环境内,电力企业的成功因素开始倾向柔性化、速度和整合创新,企业必须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以此应对环境变化。
        电力客户的成长属性为基本特点,企业脱离客户,将无法实现快速成长。由于技术和演变速度问题,打破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界,消费者开始成为生产者。将电网企业和客户看作一体时,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电力客户处于哪种位置,电气企业的边界就设定在哪里,所以企业和客户之间既可以为合作干洗,也可以为共享资源关系。
2.3成本的价值牺牲
        一般情况下,成本属于独立消耗要素,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因此也属于价值牺牲。电力企业在考虑成本时,当成本消耗越大,则损耗程度越深,市场竞争力越小。所以必须从整体高度认识和理解成本。
        企业通过管理结构承担风险和分配价值,因此必须与当下业绩的关联性较小。

企业存在以一部分管理机构,与绩效完全无关,然而和可控性相关。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管理结构的价值贡献如下:员工对于企业的投入和客户的投入,都会产生价值牺牲,通过廉价劳动力无法凸显出成本优势。
2.4管理价值的激励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组织具备协同性、平台性与开放性,能够全面释放人的价值。领导者具备系统化思考能力,通过激发个体价值展现出领导能力,并非通过组织价值分析整体行为。
        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再以工作目标作为基础依据,而是关注人的价值。应当处理好管理者、管理资源和管理对象的匹配问题,同时对三者关系进行优化,以此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
2.5绩效影响因素与不确定性
        组织绩效无法通过组织本身所决定,而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组织环境具备不可预测性与开放复杂性,需要在不确定性内部寻求发展,以此加强组织的资源与能力,凸显出工作价值。不确定性将会成为企业的发展常态,也属于企业经营发展条件。电力企业应当加强不确定性的驾驭能力,能够实现电力深化改革。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思想意识满足市场不确定性的考验,以此加强实践能力。
2.6业务与理想关联性
        企业组织的职责在于扩展个人能力,管理人员应当结合业务与理想,掌握员工的目标追求,使其能够积极承担目标的价值判断。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持续深化创新,做好建设运营与检修调度,由此产生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当前,调度控制技术和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达到世界级别。
        对于人力资本来说,员工的知识体系与技术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获取自主知识产权能力,以此属于企业的宝贵资源,无法模仿和替代。对于结构资本来说。电力企业可以从组织结构中获取相关知识,例如运营流程、电力技术、管理规范和标准等。对于关系资本来说,电力企业的品牌形象、商业信誉、成员关系的影响比较大。电力企业具备知识资源能力,由于该项能力的开放性强,可以结合集体智慧。
2.7企业管理的“分”“合”转换
        长期以来,分工合作可以简化操作繁琐性,降低决策失误,还可以调动个体积极性。全面处理组织内部的效率问题,将组织绩效转化为外部。互联网技术属于具备特色的商业环境,必须处理好整体效率,同时关注协同、信息共享与交换问题。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管理手段的发展。电力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协作效率。在法律制度框架内,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与动态灵活发展。
2.8任务监控
        通过任务监控方式,能够采集和分析电网线路运行数据,同时将信息反馈到企业管理系统中进行处理。此外,管理人员在接收到信息后,可以按照要求调整进度,以此满足变化发展需求。通过任务查询,能够明确人员状态,按照变化做出调整,加强电力企业的适应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入分析电力企业的整体性特点,可以明确满足现实发展的逻辑问题,清晰认知企业管理本质,确保电力企业可以从容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问题,同时深入讨论和分析管理实践,包括创造客户价值、明确企业边界、成本价值牺牲、管理价值的激励作用、绩效影响因素与不确定性及业务与理想关联性,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组织管理与协同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云飞,裴爱根,戚绪安,张洋.输变电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产业组织与管理模式探讨[J].建筑经济,2020,41(03):16-19.
[2]庄立.电网企业“四化”绩效管理赋能组织动力变革的分析[J].中国电业,2019,28(12):84-86.
[3]周宇,王青国.组织级项目管理在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02):112-115.
[4]缪新萍,葛松,朱州. 关于电网企业开展数据认责管理组织与实施方法的思考
[5]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杂志社:国网电投(北京)科技中心,2019:6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