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 王涛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王涛
[导读] 摘要: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的好与坏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尤其是大规模的道桥工程建设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更为重要。
        天津域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00041
        摘要:在道桥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的好与坏与混凝土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尤其是大规模的道桥工程建设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更为重要。因此,做好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部分将各个部分的工作都给与高度的重视是桥梁施工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此来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确保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保障整个桥梁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1.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
        在桥梁工程项目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主要包含了桩基础与承台施工等一系列内容,承台属于桥梁工程当中的重要部位,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力度特别关键。通过做好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能够保证桥梁混凝土结构更为稳固,提升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整体性。
        另外,在桥梁工程之中,加大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进一步掌握混凝土施工状况,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因为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规模特别大,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能够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得到高效的利用,减少混凝土施工作业材料的损耗,保证桥梁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更好发挥。
        2.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2.1 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质量问题
        包含以下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混凝土配合比问题;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混凝土强度不足对不同功能结构构件的影响。
        2.2 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1)麻面现象
        成因分析:模板在施工时表面粗糙,在完工时没有清理干净;工人没有认真涂刷脱模剂或部分漏刷;模板接缝过大,拼接时不仔细存在较大空隙,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净,停留在模板表面;拆模过早,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黏在模板上从而造成麻面。
        控制措施: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证光滑平整;浇筑混凝土前,工人需先用水把模板润湿,将模板缝隙刷好,必要时用塑料胶带密封;脱模剂必须要涂刷均匀;混凝土要严格执行均匀振捣的标准,保证每层混凝土无气泡产生。
        (2)蜂窝现象
        成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过程中重量不准确或骨料测量存在错误;混凝土搅拌时间较短,没有使全部材料均匀搅拌,最后由于振捣不密实,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浇筑混凝土时,工人没有均匀下料,也没有做到分段浇筑,导致混凝土漏振、离析;模板孔隙没有密封好或模板支设太薄弱,导致模板出现移位并造成严重漏浆;构件截面较小、钢筋铺设过多、混凝土碎石粒径较大,或者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混凝土被卡住从而造成振捣不实。
        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现场做好塌落度检查,选择适合图纸及施工的坍落度;混凝土浇筑高度如超过2m,应设置串筒或溜槽以消除离析;浇筑过程中,对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现象应及时修复;模板拼缝应严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分层浇筑,浇筑层的厚度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3)露筋现象
        成因分析:浇筑混凝土时,施工中的垫块发生位移或者数量太少导致出现裸露,容易导致露筋的现象;结构构件截面小,使用的钢筋数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出现排斥现象;混凝土浇筑前未浇水湿润模板,吸水黏结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脱落。
        控制措施:混凝土浇筑前,保证钢筋位置及保护层设计厚度;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模,严禁过早拆模,损坏棱角。


        (4)混凝土裂缝现象
        成因分析:混凝土浇筑后,如果没有及时将表皮盖住而裸露在自然环境中,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体积发生变化,加之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无法抵御过快的变形而导致开裂。水泥和粉砂的配量不合适导致收缩率大;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导致模板过干、压力过大;施工人员私自加水改变水灰比。
        控制措施:配制混凝土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并关注水泥使用量,选择碎石要认真,重视适配率,减小空隙率和砂率,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并加强抗性;混凝土浇筑前充分浸透模板和相关用具;在气温过高、过低或风速大的天气下施工,保持大体积混凝土浇完一段养护一段,同时加强表面抹压和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覆盖薄膜或草席的方法,表面发现裂缝时,应再次抹压一次并覆盖养护。
        3.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原材控制
        技术人员应该在质量检测时让专业人员准确的对原材料参数、性质和数目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把控,若发现有不合格的材料应该立即杜绝使用,同时也应该确保水泥及其掺入其中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安全储存以确保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进而确保施工的质量。因为水泥混合使用原材料品种和方式多种多样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受影响减小,在使用之前应严格的经验验收检验,以保证其质量安全符合标准后才能将其与混凝土进行相应的施工掺和。并且,在进行砂石的配置过程中,由于骨料中添加的砂石、和相关的不利于混凝土的物质,因此,应该严格控制砂石级别,进而确保混凝土具有较高的韧性和持久的能力。同时,技术人员选取配料应该采用没有杂质的天然水。为了避免产生过多的杂质,技术人员应该能够辨别选择选择适合具体施工方案的添加剂。
        (2)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可以适当的加入粉煤灰来在配合混凝土时对于各类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之间的把控从而出现问题的概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砂率对混凝土的收缩能力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入的砂率超出或者低于所需要的量都会使得混凝土发生裂缝,为了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提高其抗裂缝力,技术人员应该对砂率进行准确的配合比。
        (3)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控制
        浇筑和振捣施工工作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的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对角施工可能会造成混凝土施工表层出现裂缝等问题,因此,技术人员混凝土应该尽量防止对角施工,同时,工作人员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观察运输车的运输情况,以免发生塌落等现象。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技术人员则应该及时提醒施工人员在每层浇筑的显眼位置做出标记,以便能够掌握每层浇筑的厚度保证每层的厚度的一致性。
        (4)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在一系列工作完成之后,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需要对其进行养护控制,所选择的养护方案需要根据外部环境来做出决定,季节的不同所选出的养护措施也就不同,以冬夏两季为例,首先是冬季,在浇筑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保温,通过在混凝土结构表面附着草席等方式来保证温度,由此来提升施工质量;其次是夏季,夏季天气炎热,需要对其进行物理降温,可以在结构上方覆盖保护膜,但是要定时洒水,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病害,从而保证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语
        在道桥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必须对其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道桥工程的整体质量。需要不断做好原材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控制和混凝土的养护控制等,能够保证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更好提升,有效减少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损耗。
        参考文献:
        [1]代井峰.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4):106-107.
        [2]刘玉峰.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8):92-93.
        [3]张玉苗.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践探究[J].智能城市,201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