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吴可贺
[导读] 摘要:多网融合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诸多通信工程已将多网融合技术作为建设的基础技术手段。
        身份证号:13018319870729XXXX
        摘要:多网融合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诸多通信工程已将多网融合技术作为建设的基础技术手段。从多网融合的价值角度来讲,其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切实能够提升通信工程运行的经济性,加强工程管理力度,但在多网融合技术应用中负面影响与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保证在通信工程中充分发挥出多网融合技术的作用和价值,这对于发展多网融合技术和发展通信工程都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通信工程;多网融合;技术
        1 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1.1 无法有效协调运营商差异
        建设通信工程时应用多网融合技术,未解决难以协调统一运营商的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阻碍着我国 5G 技术的应用与实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大运营商都以各自利益为主,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如果发生冲突各自不让步;而且运营商通信结构以及技术体系上存在差异,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差异各大运营商并未进行协调沟通。
        1.2 多网融合技术实际
        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互联网并不只是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便利、提供了新的契机,其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与隐患,多网融合技术也同样,虽然其从经济上与技术上对通信工程做出了优化,但是其运行中不稳定因素也较多,严重影响着通信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这些不稳定因素就像不定时炸弹,无法预测其具体的故障形式与故障位置,使通信工程运行经常面对新问题,而这些问题无法预防与控制,因此,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挑战。
        1.3缺少人才支持
        从目前多网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来看,其可以在通信网络中实践,但是后续维护工作因缺少专业人才很难展开,所以大大影响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多网融合技术的复杂性较强,涉及到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学科,我国高等院校并未制定跨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所以无法及时供应高端复合型人才,对通信工程中应用的多网融合技术进行维护。
        1.4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将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中,会使其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而也使更多不安全因素深入到工程内部。由于传统运营模式中,各子系统结构处于独立状态,无须以统一的标准对子系统结构的状态进行评估,但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后,子系统结构的有机结合,使彼此的运行状态相互影响,某个子系统结构面临的风险与威胁也会上升为整个通信工程的风险与威胁,而目前也缺少对多网融合技术下各子系统结构安全状态评估的统一标准,所以仍然有诸多安全问题频繁发生。
        2  解决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应用问题的策略
        2.1 加强运营商的协调沟通,制定科学的统一策略
        推进运营商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多网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工程的基础,针对各大运营商在利益、技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应制定系统的、科学的解决方案,尽量满足各大运营商的利益要求,但在技术冲突上必须进行大力处理,从功能、组成结构等方面逐步优化通信工程子系统结构,以便做出统一处理与管理,并建立标准化、规划范的通信工程运行秩序,指导各大运营商按照要求以及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多网融合技术顺利的应用到通信工程中,将不稳定因素造成的的威胁减少。


        2.2 结合通信工程运行需要以及多网融合技术的内涵、原理,全面分析不稳定以及不确定因素
        对于不确定因素的研究与分析对推动多网融合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分析不应局限于多网融合技术,应从综合角度展开。首先,分析多网融合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的产生原因、综合影响,包括对多网融合技术实践效果的影响以及对通信工程运行的影响;其次,分析通信工程运营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目前通信工程设计环节、建设环节如果遗留隐患,也会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通信工程的稳定运行,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对通信工程运行造成的影响、对多网融合技术使用造成影响;最后,对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运营中应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同样分析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通信工程运营造成的影响。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分析,能够明确各类型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与影响,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形成系统的应对方案,一旦在通信工程运行环节中遭受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其影响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及时启动紧急预案,做出快速处理,降低不稳定因素与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2.3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技术人员作为主体,能够促进多网融合技术发展和通信工程进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会直接影响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中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国家以及各大高校应该重视现阶段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着眼于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以及多网融合技术的发展方向,加快学科整合,构建对应学科,以此为社会输送专业的多网融合技术人才,以便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组建专业的网络技术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而对于已经开展多网融合工作的技术人员,可按照多网融合技术发展与通信工程的建设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及时传递先进的、专业的知识、技术方法,以便强化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为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2.4 解决安全问题
        ①完善我国立法,通过法律来规范和约束通信工程建设以及应用多网融合技术的情况,确保更加标准的应用多网融合技术。而国家权威研究机构也应针对法律文件规定作出更为细化的论述,以此保障在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更加可靠,使安全问题发生几率降低,指导我国通信事业健康发展。②加强对与通信工程相关产业的管理,通信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支撑,也需要硬件设置、软件系统的支持,这些因素也是影响多网融合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因此,加强对相关产业的管理,提升通信工程整体技术水平与能力才是实现科学应用多网融合技术的出路。例如,杀毒软件是保障软件安全运行的重要软件设施,针对多网融合完善杀毒软件功能,才能实现其对多网的保护作用。③加大宣传与普法力度,让社会个体明确通信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法律中与损害通信工程相关的规定,避免社会上出现对通信工程进行恶意破坏及损毁的情况。
        3 结束语
        在通信工程中使用多网融合技术,能够实现一体化管理通信工程,将通信工程的运营成本有效降低,提高了通信工程管理效力、管理质量,但由于当前多网融合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并未保障其多元价值的充分发挥。为此,文章对多网融合技术的内涵与价值进行了具体探究,并系统的总结了应用环节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通信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针对多网融合技术的运用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将多网融合技术应用通信工程的效果提高,促进我国通信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佳. 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问题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 017(001):42-42.
        [2] 徐方海. 多网融合的室内监控系统和节点定位技术研究[D]. 2018.
        [3] 周磊. 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 036(001):219-220.
        [4] 李浩. 多网融合的通信工程技术应用分析[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9).
        [5] 黄海燕. 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的应用问题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8, 417(23):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