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同济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当今时代在飞速发展,但人民的素质问题却仍有待提升,水环境的污染形势严峻,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本文将对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和水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进行深度探析。
关键字:水环境;影响因素;保护措施
从水循环的角度上讲,水资源是可以再生资源,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仍然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多地的淡水资源利用都不是可持续的,一旦用水量超过水更新再生的速度,就会造成资源型的缺水;如果利用不当导致水资源的污染,就会造成水质型缺水,在这样的条件下水会由可再生变成不可再生。现如今多方面的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及时分析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保护措施才是当务之急。
一、水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工业也在迅速发展,大量的工厂的建立不仅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还排放了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进入水生态环境,对水生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水环境越来越恶劣。最基本的感觉是,过去可以在河里玩,可以直接喝井水,现在不行了。
针对目前水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需要尽快从根源上加以解决。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许多学者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宏观上包括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因素、水土流失因素等;微观上包括人为因素,进一步包括水污染和人为开采。了解水环境的影响因素,必须找到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目前的保护措施包括:节约用水,深入研究和分析自然和气候因素,最终控制水环境污染,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
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自然因素对水环境质量有影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和水土流失;二是人为因素进一步分为人为因素,包括人为开采水和人为水污染。
1、自然因素
影响水环境的自然因素有很多种,由于人口剧增、大气环境污染导致了全球变暖,增加水资源蒸发量,改变了地区性的降水量和部分降水密度的分布格局。地表径流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后产生了水资源的不稳定和供需矛盾。雨水会对各种各样的矿石进行溶解,火山爆发及干旱地区由于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中也会导致水环境污染。由于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恶劣天气的条件下也会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1]。
2、人为因素
2.1发展城市建造楼房,人们没有惜水意识
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人类社会不断繁荣,随着城市的扩建,我们肉眼可见的自然生态逐渐转变为高楼大厦,水资源的产能在不断下降。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人们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用水效率低,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2.2工业排污,生活排污
在人类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水体污染,重工业行业最为严重。正常情况下水自身是有自净能力的,但工业废水排污,所含污染物质极多,污染物也因工厂种类的不同而截然不同,并且成分十分复杂,不易被净化,处理起来也非常困难[2]。大量的向水环境内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各种废弃垃圾,造成严重的水质恶化,是引起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工业生产中,除了直接排出的废水会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同样会侵蚀水体。
近些年来,农药及化肥等化学物质使用量逐步上涨,然而农药和化肥在使用过程中只有少量附着于农作物,其余大部分都会被残留在土壤中,同时在大气中进行挥发。大多通过雨水的冲刷从而渗入土壤,对地表水形成污染。还有部分的农业行业污染是由于农民开荒耕作迫使土壤松动,以及降雨因素,大量的泥沙混合流入地表水中,增加了水中的悬浮物含量。
城市中的水资源污染大多来自于人类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生活污水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厨房内的厨余垃圾、洗涤剂及浴室、厕所所排出的污水及秽物。
三、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自然环境因素,二是人为环境因素。从这两个方面,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生态环境。
1、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实现水循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的供应量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开源节流需要言传身教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只有进行水的循环再利用才是直接有效的节水方法[3]。比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洗过手后的水可以洗刷厕所等等。城市内每家每户普及并引用污水处理与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建设污水收集池和二次沉淀池,通过污水处理与循环再利用系统净化后,也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污水处理池的压力,同时降低对水资源的破坏。
2、减少工业及农业排污
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企业进行宣传和普及,工业及农业行业需引进污染防治设施,最大可能的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管控重工业排污是否达标,让管理部门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3、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
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增加城市及干旱地区的绿化覆盖面积,是建设生态环境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绿化率的增长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生态循环,从而更大程度的为人类的需求进行供给。
结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4]。人类的一切生活活动都来源于水资源的供给,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许多国家都已经陷入缺水了的困境中。水质被大量污染、人类需水量的增加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所导致的水环境现状,使水资源短缺,水质量急剧下降,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的威胁了民生福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推动水的保护措施需要贯彻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加快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刻不容缓。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宗旨就是呼吁人类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严重的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节约和保护水生态环境从你我做起,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的一滴水!
参考文献:
[1]刘艳冰,许文娟.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环境与发展,2020,32(05):195+197.
[2]何苏,王卓,杨光.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2):108-109.
[3]贾钰蓉.关于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0(02):183-184.
[4]祝琦彦,吕诗彦,牟春宇.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06):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