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和设计要点 吴燕婷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3期   作者:吴燕婷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虽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方便,节省了人们花费在交通道路上的时间,但是也提高了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和可能性,增加了交通道路的使用压力和维修难度,为交通道路管理和设计单位制造了更多的麻烦。
        山东警察学校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虽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的方便,节省了人们花费在交通道路上的时间,但是也提高了交通事故出现的概率和可能性,增加了交通道路的使用压力和维修难度,为交通道路管理和设计单位制造了更多的麻烦。为解决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本文根据道路设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道路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并重点讲解了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和道路设计的设计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道路设计;交通安全;关联;设计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也随之不断提升,造成了交通安全事故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驾驶员和行人安全意识较差,交通管理不科学、气候恶劣以及交通秩序失衡等,道路自身对于交通安全等因素也较为重要。道路作为可以给车辆提供行驶以及行人进行通行建筑物。要求对道路设计进行的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分析,不断提升道路设计,提升道路的安全性能,同时也是不断打造交通道路环境最为重要的前提以及基础。
        一、道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1.道路线形设计
        车辆行驶在道路平曲线上是一种离心运动,因此对道路线形设计来说,要求有足够横向摩擦力,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曲线同离心力、曲线半径、行车速度之间为反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速度较快就会导致出现侧向滑移、横向倾覆等诸多情况,造成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提升。道路竖曲线指的是道路线形在竖平面中的变化状况,竖曲线参数的内容有坡长、坡度、坡点曲率及行车间距等。在道路线形设计过程中,平曲线同竖曲线平面组合形式科学性不够,就会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上升。
        2.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的路幅宽分布也就是道路横向分布,同时也是造成交通安全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从交通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车行道、人行道及绿化带等的形状和尺寸都应依据交通流、功能以及流量等组成,继而进行科学设计和安排,确保道路交通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从实际的调查结果显示,车行道的宽度和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一旦机动车道较宽,那么非机动车因为强行进入到机动车道而出现交通事故,反之,一旦机动车道较窄,就会导致车流不畅,出现交通车辆剐蹭问题
        二、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
        1.道路线形设计方面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避免出现单纯的直线以及圆曲线设计。因为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如果前方道路长期处于直线状态,其驾驶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会被分散,同时,驾驶人员也会因为不变化的道路线形出现视觉劳累等问题,若此时道路线形发生变化,驾驶员很有可能因为反应不及时等出现交通事故。而当驾驶员所处路段的圆曲线相对较多时,特别是盘山公路等位置,驾驶员在遇到凸形竖曲线半径路段时,其视线距离等可能受到影响,而当遇到凹形曲线半径路段时,驾驶员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快汽车行驶速度,这就使得机动车行驶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车辆摆动等问题,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汽车脱离路面。当道路线形出现突然的变化时,驾驶员也可能因为反应不及时导致出现安全问题。如下图所示,在道路线形发生变化时,如果没有两侧的道路线形变化标志,后续工作很难顺利开展。
       
        Figure 1道路线形变化标志示意图
        2.交通标志以及安全设施设计
        交通标志的功能是诱导驾驶员的行为,所以交通标志设计的科学性同道路交通安全有着密切关系。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交通标志,符合道路的实际情况,做好交通分离,帮助维护交通秩序,也是交通执法的主要依据。对于数据进行分析,在交通安全设施中可有效避免出现安全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交通安全标志要求做到醒目,对驾驶员起到警示功能,不仅应考虑美观性,也应对经济条件有所考虑,依照规范应用科学的数学符号和图片,并且同设计学结合,最大程度满足驾驶员驾驶的要求,如说数字设计必须同驾驶员的视觉要求符合,促使诱导图形设计变得合理化。
        3.曲线型设计
        曲线型设计相对于直线型设计要复杂的对,因为曲线型设计要分为很多种曲线,例如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等,还可以分为半圆形曲线和盘旋型曲线等。曲线型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曲线半径和离心率,半径越大的道路离心率越小,相同情况下车辆越容易通过。除此之外曲线型设计也增大了驾驶员的驾驶盲区,在驾驶员转弯时也可能出现因为驾驶盲区而出现事故的问题,威胁到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和驾驶安全。以某山区的道路为例,该段道路在建设时受地形影响较大,道路基本按照盘旋上升的状态建成的,并且道路由于受山体限制较大而建设的不是很宽,这种情况就导致车辆在视野范围较小的情况下,很难注意到是否有其他车辆驶过,最终导致该段山路逐渐成为交通事故频发地段。
        三、道路设计中的安全设计要点
        1.道路线形的安全设计要点
        一般来说,道路线形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的线形由放射环形、直线、圆曲线和方格等形式,不同地段适合的道路线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道路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道路安全设计的重视,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文件的指导下开展道路设计工作,使得直线路段的长度等符合相关规定,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为了尽可能降低不同圆曲线对道路安全产生的影响,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尽量使用科学计算的原则,借助相关公式来确定曲线半径的合理值,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相关设计,提高整体的设计质量。平纵线形组合也是道路安全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平纵面设计可能对驾驶员产生的影响,合理设置不同类型的交通标志等,引导驾驶员在交通标志等的指导下合理形式,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道路设计的安全性。
        2.有效提升交叉口的安全设计水平
        良好的交叉口设计能够提高交通运行的整体效率,让不同方式出行的人员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路口,从而消除人流量增加为交叉口带来了交通压力和负担。以某道路为例,改道路在初期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到机动车饱和度和栏杆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车流的安全性高度问题,造成该交叉口经常出现堵车和其他交通事故,后期经过设置机非分隔带并缩短交叉口距离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堵车和机非交通事故的出现。由此可见相关设计人员可以适当缩小交叉口的行驶距离,并在需要的路口处设置减速带,为行人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3.合理设置非机动车过道和人行道
        道路人员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的重视,通过调整道路的间距等,留出合理的非机动车过道行驶空间。同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绿化带等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开,保证非机动车行驶的安全。道路设计人员也要加强对人行道、斑马线以及无障碍设施的重视,合理确定其具体位置,保障行人和特殊人群的行驶安全。
        结束语
        道路设计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良好的道路设计能够有效提升道路的整体运输量和交通安全性,有助于实现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目标;另一方面良好的道路设计能够切实缓解人流量过大带来的交通压力,在有效调节运输情况的前提下增加了货物运输的次数和安全性,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运输基础。
        参考文献:
        [1]樊立.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的关联和设计要点[J].建筑技术开发,2019(18):123~124.
        [2]张晋伟.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安全设计的要点探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9):45~46.
        [3]姜志雨,尹常青.道路交通标线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3):57-59.
        [4]韦心意.浅析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安全[J].智能城市,2018,(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