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李清明
[导读] 化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我国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山西省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校  李清明  0322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我国中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密切生活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系列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旨在研究化学教学的有效设计,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认知模型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的。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种时代发展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与化学学科的性质相吻合,符合知识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一、利用问题设置,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应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积极进行问题的设置,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设置针对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索与观察等方式来进行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教师应积极利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深入的探索,指引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例1,在教师讲解羧酸和酯的知识时,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羧酸和酯,因此,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同学们印象中有哪些食物是酸的?这些食物中有哪些有机酸?”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对酸有初步的认识,之后设置问题:“什么物质会让人感觉有酸味?有机酸和羧酸都是由什么构成的?”从而进一步讲解羧酸和酯的具体构成,然后再设置探索性的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羧酸?它和什么物质结合你才能产生人们平时的感觉呢?”借此来引导学生分析羧酸和酯的化学特征。例2,在讲到溶解平衡时,学习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初中已经学过溶解度,为什么还要学习溶解呢?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差异,从而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从微观上进一步认识化学。
        二、利用生活实践进行化学教学,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活中会发生很多化学现象。在高中化学教学期间,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的办法,不但能够让学生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人理解,还能将化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应用化学知识进行解答。有些学生对高中化学感兴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应用的原型,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充分验证。在高中化学教学期间,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指引,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如此学生能更轻松地学习,便于理解,还能使学生对于化学这学科感觉到更加亲切,更加贴近生活中的实际。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爱护水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课外,对学校附近的居民用水、工业用水进行采样分析,应用问题导入的方法,加强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能力。


“同学们,大家都看到过污染的水质吗?”稍作停顿(给学生以思考时间)提问:“你了解水体污染的种类和危害吗?”设置实践主题:将学生分为3组,每一个小组介绍一种类型的水体污染,如重金属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农药污染等。这样完全可以突破教材的内容,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然后进一步带入深层实践,提问:“当前水体污染情况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请利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针对污水中的悬浮物、氢离子、氢氧根离子、铜离子、汞离子等不同污染物,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处理,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利用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化学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期间,合理利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化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高中阶段学生的文化课任务较重,对于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很难深入地进行理解,如果能够利用化学实验的方法进行演示,学生会更加轻松地理解抽象知识,从而在实验中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物质转化的关系。将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搬到化学实验的课堂,能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雾霾与尾气超标的现象,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这种环境的造成直接与工业建设的燃煤有很大关联,而这几种化学现象都与二氧化硫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充分将生活中的素材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对于化学有更加生动形象的认知。通过教师恰当的指引,使学生能够应用化学中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但对于国家的环保事业改革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是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还能够使学生从高中阶段便树立节能环保、生态化的生活理念。学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时,书写铁的吸氧腐蚀对应的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结合初中化学铁的生锈及条件,从原理上了解了腐蚀的真正原因,也了解了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层次性。
        四、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生活场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更加现固,把学习成绩放到次要的位置,将学生形成一个良好习惯作为教学的主旨。教师要将高中化学知识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提升学习兴趣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在学习《氨铵盐》期间,教师可利用电子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以结构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氨”在水中的溶解性质。教师可应用“喷泉”演示法,利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喷泉演示现象,说明这一物质溶于水的特性,最后再通过教材进行展示,使学生了解学习更深入的知识。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要通过浅析生活化探究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于高中化学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利用生活中的元素进行化学教学,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相信在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之下,生活化教学会使高中化学教学开展得更加合理,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到更好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姚向前.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名师在线,2020(17):63-64.
[2]韩海侠.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机化学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20(06):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