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陈宝珠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心由以往的理论知识转向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由浅人深地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内容。

辽宁省瓦房店市实验中学  陈宝珠 116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心由以往的理论知识转向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由浅人深地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内容。这一项改革的执行,让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发生了变化,并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实行更有针对性、更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在课堂中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引导,使学生配合教师并积极主动地投人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提升,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创新思维,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优化教学路径,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较为落后。部分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考试分数视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为学生“搬运”书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平台和教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但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只相信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愿意创新教学模式。如,很多学校设立了多媒体教室,购置了投影仪、希沃自板等多媒体设备,但部分数学教师却很少应用这些多媒体设备,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再次,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很多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及互动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导致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最后,教学评价较为单一。目前,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采用结果性评价方式,忽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1、从形到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课堂上融入生活材料,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的容易,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生活间题作为教学的内容,既获得了知识也解决了间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加数学的学习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才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贴近生活,获得经验,在无形中拓展了思维能力,数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逻辑分析能力也随之增加,达到了教学的效果”。
        2、连点成网,让学生用数学思维想世界
        数学知识逻辑思维性很强,具有抽象性,是一张很大的知识网,把各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而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都只有一个个孤立的点,连不成网,构不成体系。因而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想世界,所以要求我们改变自应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基于学生的知识实际设计阶梯性的间题,把间题串联起来,让学生独立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在“二次根式”这节课中,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间题串;“写出一个我们学过的,你认为最好的数”“用我们学过的运算方法把其中的数两两组合。可以怎么组?”“对所得到的这些式,你打算怎么分类?”“对于带根号的这类,你可以给个名称吗?”通过这样的一个间题串,这些间题都从学生已有知识的最基本点出发,且含有一定的思维量。这样既复习了实数、整式、运算的概念,又把它们与新知识二次根式给结合起来。循序渐进,把学生脑中的零散的知识点给有机的联络成网。从学生知识的最基本点提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乐于思考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自身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也易于获得了知识。
        3、由一及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于目前的教学而言,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丰富自身的经验,学生的学习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求,现如今社会需要的都是综合性的人才,具有创新的能力,自身的能力过硬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材料,使学生能够由一及十、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完“等腰三角形”之后,教师可布置学生编题作业,原题“等腰三角形,它的腰长为8厘米,底边长为6厘米,最后计算出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让学生以这道题为基础,依据等腰三角形性质,设计出其他的题目。有的学生就创新了题目,比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2厘米,一边长为8厘米,其他两边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2厘米,计算出底边的长度范围”等,这些题目都是在教师的习题上进行改编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延伸了课堂的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发展,增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学好初中数学课程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兰.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神州,2017,(34):110.
[2]张健辉.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16):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