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方法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崔艳杰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扩大,人们在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上越来越高,进行建筑工程中,施工中需要的材料种类偏多,建筑材料在应用上也比较全面。
        身份证号:13012419880111XXXX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扩大,人们在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上越来越高,进行建筑工程中,施工中需要的材料种类偏多,建筑材料在应用上也比较全面。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是建筑行业和建筑材料所推动的,更好地建设了我国城市化建设。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建筑材料质量关系着建筑整体的质量,为此,就要加以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同时要加强监督。本文首先对建筑材料的产品质量检验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其质检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检验提升方法,以期最终能够为我们国家建筑工程的质量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验;影响因素;方法研究
        1建材产品的质量检测及其意义
        1.1建筑材料质量检测
        所谓的建材产品的质量检测,则就是相关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质量检验工具及技术对产品的性能以及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通常来说,质量检测涉及到的内容相对比较多,因此这也就需要检测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丰富的检验经验。最终得到的质量检验结果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且精确的材料检验结果也能够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材料选择方面提供便利性。
        1.2建材产品质检的意义
        首先,从安全控制角度来讲,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安全性、荷载强度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检验,从而可以分析该建筑产品材料是否能够达到特定建筑环境中的材料使用标准,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其次,建材产品的质检过程能够为材料的适用性提供切实参考,使得在选用建筑材料及设计施工方案时能够对建筑产品进行有效选择,淘汰掉劣质质量的材料。最后,从材料使用的耐久性及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达到固定建筑类型的使用设计期限才能被投入使用,否则就会使得建筑提前报废掉,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建筑材料检测的方法
        2.1钢筋
        目前,钢材的检测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钢筋加固阶段。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后,检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测试钢筋的质量,以确保输送到施工现场的钢材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第二,加固验收和抽样阶段。在详细检查钢材质量复检报告,工厂检验报告和生产许可证后,检验人员应采用相同的规格,炉号,生产日期,批量和交货状态原则对钢材进行取样后续检查。进行充分的准备。第三,冷拔钢筋的加工阶段。在此阶段,检查员应采用逐批方法检查冷拔钢筋的验收情况,并确保每批冷拔钢筋的重量,直径和等级与确保钢筋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若发现某项达不到相关的要求,对该试件必须进行复验;只要出现一项不达标,则所有的都视为不合格,进而禁止使用,防止因为其质量问题而影响到工程一个整体的质量。对不达标的钢筋,需要将相应的处理报告制定好。
        2.2袋装水泥
        其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遵守做到四“同”,也就是说,同一生产时间、同一标签、水泥厂和入厂日期,每批验收批为50吨。
        2.3散装水泥
        和袋装水泥相比较,其需要保证到前三同,且五十吨位每批最佳的检测总量 ;另外,还在有效期这一方面要进行格外的注意。一旦超过了其有效期,复检这一项就必须要进行。在工程持续性进行施工当中,两次水泥的检测时间都必须要保证是在有效期之内进行。
        2.4粉煤灰
        对其进行检测时,将有着相同长别、等级的粉煤灰作为一批检测,每次最好保持在两百吨 ;当然,达不到这一数额也能够作为一批检测。
        2.5石油沥青
        所检测的石油沥青必须是同产地、瓶中以及标号的,且每批验收为二十吨,对达不到这一数额也能够作为一批检测。
        2.6混凝土检测
        混凝土的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相关的信息调查好。

充分地调查好砂石料场开采、蕴藏数量和运输条件,确定好材料一定能够达到工程的要求 ;同时按照相关建筑工程的试验规程对主要的工程材料(沥青、水泥、钢材等)进行室内试验,按照试验的结果来决定选用。第二,取样试验,剔除不合格原材料。在进行半成品构件时,必须取得供货商的有关试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在此基础上,应进行相应的抽样试验,来验证其可靠性以及质量 ;对钢筋、碎石等,要严格要求其开采的破碎环节,对于开采工艺达不到要求的料场,其原材料是绝不可进场的。
        3加强建材质量检验和监督的有效措施
        3.1构建健全建材质量管理机构
        健全的质量管理机构是建材进行质量监督的一项重要保障。进行建材质量监督过程中,首先要成立质量管理机构。开展建材监督中,要严格地按照建材的质量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建材的质量标准制度。另外,站在国家的角度,要制定出建材质量检验的法律条文,将建材质量标准有所明确,同时要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在建材质量检验和监督过程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发挥出质量管理机构的作用和价值。
        3.2做好环境温度及湿度条件的控制
        从前文的论述中,已经了解到检验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均会对建筑材料产品的质量检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室内的温度约为28℃时,对建筑材料进行抗压性能检验时,性能是最差的;当温度为18℃的时候,其材料的抗压性能是最好的。因此,这些结果表明很多的建筑材料对于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也就要求质量检验工作在开展之前,熟知各种材料的特点,并对检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3.3做好试件取样环节的把控
        从建筑材料质量的检验过程来看,由于建筑材料涉及的种类及数量是很多的,如果是对其逐一开展质量检验,毫无疑问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实际中是不可行的。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往往就会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选择一定的建材产品作为检验的试件样品,随后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检验。所以,在此过程中,是否能够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待件样品就会显得十分重要。通常需要取样工作者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材料质量监测的标准及规范进行操作。
        3.4做好检测设备的使用把控
        从各种质量检验的学科领域来看,虽然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要求,相对于医学领域、化学领域那么高,但是如果当质量检验的设备质量不过关时,依然就会对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结果准确性造成巨大的误差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若选择存在质量缺陷以及严重磨损问题的检测仪器,那么很容易造成检测结果偏低或者偏高问题。如果使用的检测仪器,其残缺不全或者精度低,没有做好及时校准以及维护,那么会影响检测结果。
        3.5实施建材联合检测验收制度
        要想提升建材的质量检测验收水平,就要设置建材进入到施工后的联合验收小组,联合验收小组,主要是建筑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总监理,其中包含了质量检验员,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等工作人员,对于每次进场的材料要进行严格地验收,却确保建材的整体质量,给项目正常施工奠定基础。
        3.6提高建材质量监督与检验人员技能
        开展建材质量检验和监督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建材的质量检验、监督工作人员,为此,需要提高其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的素质,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才能进行建材质量检验中有熟练地操作技巧,尤其是样品检验环节中按照规定采取有效地检验,降低了失误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发生违规的情况。
        结语
        就目前建筑管理的状况而言,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管理者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体系不够完整、管理方式不够果断都是当前建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建筑发展过程中,相应的部门一定要把握好整体的质量,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欢.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9).
        [2]陈伟.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策略初探[C]//2019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9.
        [3]李宗帅,张四凤,田霞.论如何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J].中国标准化,2019(10):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