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科学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王飞
[导读] 医院感染指的是在医院住院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获得或入院之后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指的是在医院住院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经获得或入院之后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除此之外,医院内包括医生、护士在内的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工作时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医院感染等问题的层出不穷,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医院感染不仅加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增加了患者发病率、病死率。相应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随之延长,导致了病床周转率的降低。与此同时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对患者和社会造成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因此医院必须采取切实可行且效果明显的措施来保障诊疗安全,并提高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近年来,医院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了微生物检验。该技术在病原体诊断、病原体传播和感染预防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害
        医院感染有两个特点:(1)感染者必须在医院获得感染;(2)必须有临床症状。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由于感染有潜伏期,如果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被感染,但在医院外发展,也属于医院感染。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放射治疗技术、化学药物治疗和介入性治疗等新技术不断被引入医学研究中。这些新的医疗技术也将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并增加耐药菌株的数量。因此,医院感染对常规临床治疗的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使患者承担更高的医疗费用,而且还会浪费额外的医疗资源。
二、医院感染的两种主要途径
1、滥用流行性抑制剂和抗菌药物、放射治疗技术、化学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活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带有侵入性的操作,如导尿管插管、动静脉导管、吸入装置、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在临床诊断的同时,也将外界微生物带入体内,同时破坏了机体防御阵线,使病原体很容易侵入机体;为了治疗需要,在接受放疗和化疗等身体危害性高的治疗方法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导致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致使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患者们变成易感人群;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导致了患者体内正常细菌的失衡、耐药菌株的增加、病程的延长和感染机会的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过去一些不治之症可以治愈或可延长机体生存时间,所以慢性病、恶性疾病和老年患者住院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年龄大、外界灾难性创伤等原因,这些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非常低,导致医院感染病例的增加。
2、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以及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等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没有应有的认识,以至于不能严格地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另外医院本身规章制度不健全也可能导致传染源病原体的扩散。另外,缺乏有效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也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细菌学检测也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传播。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肯定会被用来诊断疾病。然而,在医疗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它们通常是侵入性的,并且容易损坏患者的皮肤或粘膜。医疗器械携带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消毒,其携带的原始微生物会进入患者体内,从而增加了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医院是不同疾病患者的聚集场所,因此病原体的种类较多,病原体在潮湿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病原菌进入易感人群,从而造成医院感染。


三、为什么通过微生物检测进行
        微生物检验已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焦点,它不仅能为临床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指导,还能合理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要去避免抗生素的滥用,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全面掌握抗生素药物使用的准确信息,而微生物检验可以为相关疾病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重要环节:传染源传播、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只有在这三个环节加强防护,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微生物检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四、微生物检在感染控制中作用
        微生物检验可以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微生物检验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感染的原因,同时针对医院感染的不同因素制定合理的控制和治疗方案。当医院感染范围较大时,医务人员必须迅速给出病原体的种类和类型的鉴定。鉴定病原菌的主要措施是微生物分离和鉴定。鉴定病原体类型的方法很多,包括细菌素分析、质粒图谱分析、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和分子分型。如果新的耐药菌株能在第一时间通过分子分型鉴定出来,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就能有效地提高感染控制率。
五、如何在感染控制中更好地进行微生物检验
        1、医院感染监测与微生物实验室、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应提升微生物检验人员的技术能力。(1)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加强传染病的治疗和诊断知识。(2)积极调动检查员的积极性,培养检查员监测病原体的准确性和速度,增强检查员与诊所的沟通能力。(3)检验人员要有医院感染监测的责任感,掌握科学有效的临床消毒隔离方法,充分发挥微生物检验的作用。
        2、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微生物检验的手段尽快识别病原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血清分型、分子分型和细胞分裂素分析是最常见的细菌分型方法,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分子分型。通过分子分型可以确定流行范围,使相关传染源很快被找出,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
        3、易感人群作为对流行性疾病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可以通过微生物检验该类人群正常肠道菌群、环境菌群和呼吸道菌群,有助于加强保护,从而避免该类人群接触传染源。
        4、医院感染的重点是病房和手术室。医院应该通过微生物检查来检查这些地方,以了解是否有感染。如有感染,应立即向医院感染中心报告,隔离传染源,尽快切断传播渠道,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六、微生物检验的意义
        对研究组的菌株进行微生物检验,检测结果可为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的治疗理论依据,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不仅可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监测病原菌,预测感染的传播途径,还可以动态监测易感人群,为临床医生的用药治疗提供有效的信息。微生物检验对控制感染的发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治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应用和推广,并对其不断完善和升级,尽最大可能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