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刘滨艳
[导读] 目的:研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76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提供相同的化学检验操作,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在检查中,患者糖链抗原、癌胚抗原与甲胎蛋白检出率均较高,而且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查所得结果对患者恶性肿瘤病症确诊与治疗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法;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

        前言: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出现上升趋势,而且恶性肿瘤病患的死亡率较高,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均产生了严重威胁[1]。早期检查确诊方式对于尽早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对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均有积极影响[2]。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化学发光免疫法是肿瘤病症的一种主要检验方法,且这一方法逐渐被应用到临床检验中,所得效果十分显著。基于此,本文展开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化学发光免疫法价值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50例,女26例,年龄45~72岁,平均(58.2±0.3)岁,病症类型包括肝癌、甲状腺肿瘤、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病症;对照组志愿者男47例,女23例,年龄43~73岁,平均(57.0±0.4)岁,两组基本指标差异不显著。
        纳入标准:(1)参与者知情同意;(2)观察组患者经过病理学检验、手术室确诊为原发性肿瘤病症且均为恶性肿瘤。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其他重症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精神疾病、严重语言功能障碍患者;(3)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4)排除中途脱落患者。
1.2 方法
    在两组参与研究者晨起时,取空腹静脉血3ml,放置到生化管内,使用3000转/min,半径为15cm的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血清分离后,使用CLIA对两组的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与甲胎蛋白(AFP)等指标进行检验[3]。本次研究中使用到的仪器设备为UD 800A原装配套试剂,并按照说明书严格操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检验指标。
        (2)对比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P<0.05有意义。
2 结果
2.1 检验指标对比分析
    两组参与研究者的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指标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1 检验指标对照表[]




2.2 阳性检出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 2 阳性检出率对照表[n/%]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上皮组织细胞肿瘤,在临床上有细胞分化、增殖异常、转移性、浸润性与生长失控等生物性特征[4]。恶性肿瘤疾病从发生到发展,与患者的生活环境、职业工作、生活饮食习惯和感染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病症表现,还会出现全身症状与肿瘤转移等情况。与良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更差,而且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如果不能尽早确诊,会耽误最佳救治时机,患者生存时间会缩短。
        从当前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现代医学卫生技术水平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肿瘤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从全球范围来看,恶性肿瘤病症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长的发展态势,疾病致死率较高。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中,采用有效的诊断技术结合现代化医疗卫生管理手段,能提高肿瘤病患的筛查、诊断与治疗有效性,最终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5]。
        人体肿瘤细胞组织中,糖链抗原的含量比正常组织更高,肿瘤性质可以通过其变化加以表现,且可以通过其掌握肿瘤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与肿瘤组织的发生情况。甲胎蛋白是作为肝癌病症诊断的标志物,阳性率一般在60%以上,敏感度不显著,与疾病诊断吻合条件有较大差异。癌胚抗原主要产生组织为大肠癌组织,属于糖蛋白质之一,会诱发患者的免疫功能反应,这一物质对于乳腺癌、肺癌、大肠癌等病症的发展、病情监测、疗效和预后评估均有关键作用。
        在实施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法针对恶性肿瘤疾病进行筛查与诊断,都可以发挥出显著价值,对于疾病的评估、分析和治疗有显著价值,有利于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在恶性肿瘤病症临床检查和诊断中,化学发光免疫法主要是通过对抗体上发光物质进行标记完成检查,这种方法具有敏感度高与选择性强等优势。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恶性肿瘤患者和普通体检者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筛查,得到恶性肿瘤患者的糖链抗原、癌胚抗原与甲胎蛋白等肿瘤生物标志物指数比普通体检者的指数更高。观察组患者糖链抗原、癌胚抗原与甲胎蛋白分别为(51.9±9.2)U/ml、(225.4±88.7)ng/ml和(325.6±104.2)ng/ml,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42.1%、57.9%和73.7%,检出率较高。
        可以看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优势在于:利用新型发光物与高效催化剂修饰与增强化学发光的效果,对于临床检验的精准度有重要影响。这种方法不仅在肿瘤标志物的检验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还能有效地应用到生化免疫检验等领域中。为了保证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合理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做好前期诊断工作,促进患者预后。因为各类肿瘤标志物在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方面反应较高,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查能够以最简单的操作方法,获取更高的检验精准度。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原发性肿瘤疾病、健康人群肿瘤标志物的检验中,能体现出指标水平和阳性检出率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比正常参考值更高。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运用这种方法所能取得的效果更显著,恶性肿瘤患者的指标水平比正常群体相同指标更高,所以能有效地判断出患者的病症特点和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恶性肿瘤疾病检验有重要影响,能获得精准检验指标并提高检出率,对患者的疾病确诊与后续治疗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雯.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意义[J].中外医疗,2019,38(36):194-195+198.
[2]金亮,曹蕾,任禹凝.观察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2019,5(11):115-117.
[3]崔文博.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1):153.
[4]孙巧梅,姜桂环.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3):549.
[5]樊飞凤.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原发性肝癌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