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5期   作者:闫正强
[导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方法:选择96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方法:选择96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人以随机形式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48例。对比组给予病人传统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则给予病人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治疗情况。结果:对比组治疗有效率较研究组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应作为首选方案,治疗效果佳,安全性高,此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

        冠心病属于多发而又常见疾病,根据笔者统计临床不完全结果证实,近几年冠心病发生率呈明显增长趋势[1]。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粥样化病变,同时诱发、导致阻塞或狭窄,最终引起坏死、缺氧以及缺血的疾病[2-3]。冠心病在临床中,常用治疗方式为针对性治疗,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与反应。但由于冠心病多样化,通常会伴有心肌缺血等情况,为了改善与提升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治疗效果,我科室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并与传统西医治疗进行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96在我院进行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人以随机形式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48例。对比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在45岁至76岁之间,平均(60.5±1.25)岁;研究组,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在46岁至77岁之间,平均(61.5±1.3)岁。经过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并无差异,P值>0.05。
1.2方式
        对比组给予病人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即为西医常规治疗,①口服拜阿司匹林,每天1次,每次0.1g;②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每天1次,每次40mg,4w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研究组则给予病人中医与西医联合治疗方式,西医治疗方式与对比组相同,中医治疗为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天3次,每次10粒,4w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1.3指标观察和评价
    分析治疗结果。(1)治疗有效率:采用显著、显效以及无效表示方式,显著说明病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显效说明病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上述情况均未达到。(2)不良反应:包含了恶心与腹泻。
1.4统计学方式
        将有效数据输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值和X2检验,当P值<0.05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对比组:参与调查病人共计48例,有37例病人治疗结果为有效,其中显著:22例、显效: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7.08%;研究组:参与调查病人共计48例,有47例病人治疗结果为有效,其中显著:35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92%,对比组治疗有效率较研究组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共有1例病人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对比组:共有2例病人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之间无差异,P值>0.05。
3.讨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及其常见的疾病,此疾病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与性别中,但以中老年人为主,一旦发生此疾病将给生活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4]。冠心病心肌缺血在临床治疗中,以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为主,常用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与硝酸异山梨酯片[5]。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聚集类的药物,能够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从而实现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症状的作用,硝酸异山梨酯片也起到改善血流缓解心肌缺血反应的作用,两者同时应用可起到协同作用。虽然西医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功效,但效果不佳,为此我科室采用了联合中医治疗方式。从中医角度来讲,冠心病心肌缺血属于心痛、胸痛等治疗范畴,在治疗中应遵循强心、改善循环等治疗手段,为此我采用了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方式。复方丹参滴丸由冰片、三七以及丹参名贵中药材组成,药物中的丹参中可以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可提升病人身体抗凝能力,并可以起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进而实现降低血液黏稠度的目的。三七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冰片可以起到改善循环的作用。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本文证实,(1)对比组治疗有效率较研究组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2)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研究组相比较高,两组之间无差异,P值>0.05,可见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佳,不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应作为首选方案,治疗效果佳,安全性高,此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平炜,徐义喜.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9):29. DOI:10.3969/j.issn.1004-7484.2018.29.033.
[2]张占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18):2731-273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8.18.045.
[3]林新,赵兴琼,罗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63. DOI:10.3969/j.issn.1006-0979.2017.16.064.
[4]李梦雅.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21(2):7-12. DOI:10.19576/j.issn.1008-5424.2019.02.003.
[5]苏汉强.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8):199,203.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68.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