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
据群众反应:孝义市赤泥库有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存在污染问题,遇到刮风则扬尘漫天,周边村庄饮用水被污染。而一处填埋场在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以及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都曾经被群众举报过。2019年4月中旬记者再次来到信发,依旧没有看到洒水作业。5月6号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西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的情况。督察指出:山西省督察整改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够有利等问题,一些领域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至此,孝义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政府市长任组长的赤泥库污染环境问题整治工作领导组,开始部署政治工作。经过整改,取得了一些成效。
外部性理论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无法向补偿后者的现象则是外部不经济。信发化工厂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废气、废水,产生废料,造成空气、水资源等污染,给其他企业、村民、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和健康上的影响和损失,是一种“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
为何环境污染问题屡屡出现?我认为:在界定生态环境资源产权时,当交易成本为零,此时产权界定清晰,这种情况出现的环境问题能够较容易的处理。然而当交易成本不为零,此时产权界定不清晰,尤其是环境存在的公共物品的特性,既没有排他性又没有竞争性,人们不会对公共物品的使用而付费,最终会导致环境被过度使用。当个人和企业不用承担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的全部负外部性成本,此类活动就会过多;相反,当个人和企业不能享受正外部性活动的全部利益此类活动就会过少。以信发化工厂为例:在污染问题没有进入政府的决策议程、在没有受到来自群众、社会各方、以及政府的压力之前,信发化有限公司一直扩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成本也持续增加。它不愿支付污染成本,也未对污染水源以及降低大气质量买单,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进行生产,过度使用环境。
有时靠市场的力量是不能克服市场的这种缺陷,需要借助外力来予以干预和修正。庇古的“庇古税”理论把政府把政府作为治理外部性的主体,在此次信发化工厂负外部性事件的解决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很大作用。
1.是政府作为行政机关,拥有行政权利。信发化事件发生后,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冶工作。停止原监管责任人职务,由市生态环境分局专门队伍24小时蹲守监管。市纪委监委介入调查,对相关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及失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我国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问题的管理方职责,促使相关单位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重视。
2.“庇古税”是用于控制负外部效应的税收,在环境保护邻域可以采用“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用政府的税收、罚款等弥补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之间的差额,补偿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政府对信发企业征收罚款,并停产整治,要求在赤泥库内除作业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覆盖抑尘网,库区周边道路上有洒水车进行洒水抑尘作业。另外信发化公正在库区架设两万米喷淋管。这些措施所产生的费用全部由信发企业自己承担。
3.中原村共37户人家,常住居民仅13人,大部分为老年人。
安全饮水作为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形式之一,要解决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据村民反应的饮用水含碱量过高的问题;孝义市有关部门对信发化工赤泥库周边村庄的水源、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抽样委托市城乡水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下栅乡乡长表示,在检验结果出来以前,乡里无偿对每户每天提供一桶纯净水。并且在水塔边安装管道净水器,并将安装好后的水也进行化验。根据检测结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赤泥库环境污染整治方案,制定相应的长效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4.另外孝义市还对全市赤泥库进行了全面排查。举一反三.对全市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企业防扬尘、防泄漏、防流失三防措施是否到位督促企业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政府的这些举措可以归为即时性措施,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信发化工厂的污染问题。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进行的这种近乎“涸泽而渔”的掠夺方式,使环境问题已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试着将外部性理论应用到环境保护领域,以期找到解决环境外部性造成的污染问题的长效机制。
1.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是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途径,形成具体可行的奖惩一体化机制。建立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是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前提,奖惩主要包括行政奖惩和经济奖惩。如果相关部门没有按规定进行管理监督,企业没有按规定进行生产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相应的管理人员受到应有的行政惩罚,包括警告、降级以及免职等;二是直接对生产企业不作为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如果相关部门按规定进行管理监督,企业按规定进行生产应该受到相应的奖励,奖励也包括行政奖励和经济奖励。从管理学的角度设计出一套企业生产管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2.政府必须清楚污染应该限制的数量,然后确定各种污染的最适排放标准。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控制污染物或有毒化学物质的排放,也就是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要求企业的生产进行整体化,具体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必须有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设计、装置、车间等。但由于不同企业可能面对进一步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不同,统一的排污标准很有可能会降低企业自愿减污的激励。所以要同时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让企业通过自愿、良心原则逐渐改善外部性的问题。
3.解决外部性问题最有效的常规方法之一就是依靠法律手段,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使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1)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规定产权、利用税收等手段强制执行。(2)通过立法规范标明企业单位的建设责任、技术要求、管理要求等。(3)推动生态补偿得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4.2013年2月,环境保护部与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已在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首先,可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善环境状况。将环境危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发生事故及时赔偿,维护受害者利益,保证企业稳定经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保障社会安定;其次,保险公司为降低赔付率,也会加强对投保企业的监督,通过保费调整等方式,促使投保企业改善自身环境状况。开拓保险服务领域,促进财险公司保险产品的创新,也可作为排污收费制度的补充。
信发化工厂不单单是一个区域性事件,以此事件为契入点,从外部性理论分析我国企业污染问题的原因,探讨如何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努力构建企业环保生产的长效机制。对形成友好生态、保护自然的理念,实现人和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