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 徐俭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徐俭
[导读] 摘要:我国市政现代化建设在不断进步,使市政道路的功能结构以及交通系统方面的矛盾逐渐涌现出来,同时对内以及对外交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交通环境较差以及通行的能力比较弱等情况,使原有的市政道路不能达到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交通负荷量的增加,市政道路的规划以及建设至关重要,所以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总规划中的道路交通问题进行探究。
        摘要:我国市政现代化建设在不断进步,使市政道路的功能结构以及交通系统方面的矛盾逐渐涌现出来,同时对内以及对外交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交通环境较差以及通行的能力比较弱等情况,使原有的市政道路不能达到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交通负荷量的增加,市政道路的规划以及建设至关重要,所以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总规划中的道路交通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规划;改善
        1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山地市政的道路呈现自由式
        通常情况,我国山地市政道路一般都会运用自由式路网系统,该系统的道路线依山就势、蜿蜒曲折,呈现非几何形式的布线。该系统有效将工程量降低下来,但是出现可达性比较差,交通组织过程中出现困难等问题。
        1.2拥堵的过境道路
        由于我国历史因素,部分市政发展前期都是沿着过境公路建设,这样有效将初期经济进行提升,并且市政的发展过于依赖过境公路,特别是规模比较小的市政,对于过境公路的依赖性非常高,该公路的两侧形成了饭店以及商店等交易的集散地。但是由于市政的飞速发展,运用机械化不断将其进行提升,从而使该道路的用地布局以及道路交通逐渐陷矛盾。在市政机动化水平比较低的过程中,这些矛盾可以控制住,但是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这种问题以及限制了市政的发展速度。从沿路的经济发展给过境交通带来的阻塞,而使过境交通逐渐给居民的生活以及安全带来困难可以表现出。
        1.3城市道路网与城市布局结构不匹配
        市政道路的等级会受到山地道路的地形特征以及技术制约,而逐渐降低道路网容量,限制跟市政布局的结构出现矛盾问题,造成交通通行方面逐渐堵塞。特别是道路交叉的路口拥堵情况格外严重,每个支路之间的间距相差比较大,出现断头路以及错位T字形路口等不合规的交通形式,然而,道路在调整过程中的难度也比较大。
        1.4道路平交口不利于通行
        受到地形的局限,山地市政道路主干道路会有非常多的交叉路口,造成路口容易产生交通堵塞以及车辆行驶过程中过于缓慢,并且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5不同等级道路的建设和管理混乱
        建设道路过程中等级比较高的道路,可以承担对应的交通作用,然而部分地区在建设期间,由于缺少等级分类造成很多等级比较高的道路承担分流道路的作用。其次,诸多次要等级的道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定位失误,承担着主要干道的作用,由于这种建设以及功能分离的结果,会使道路在管理方面出现混乱现象,使交通功能越来越混乱,并且降低通行能力。
        1.6缺少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广场
        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使用量逐渐增加,在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要对停车场进行考虑。其中包含广场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广场既是市政民众散步休闲的场所,同时也是交通集散地,不仅可以把道路的景观进行美化,同时还能缓解交通拥堵。
        1.7严重缺少附属服务设施
        一般情况对市政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道路构造和附属设备等,将这两者对比而言,附属设备设计一般都会发生不够健全的问题,例如道路线型偏角以及交通信号等各个方面都经常会发生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就会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因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过程中,务必要掌握这一点,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诸多市政道路依然没有道路名称、斑马线以及雨水井等道路附属设备。


        2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改善对策
        2.1达到基本运输标准
        由于山地区域的市政在地形方面起伏比较大,受地壳内以及外力作用的影响,因此,该地貌主要出现槽谷和丘状等类型。由于该地形的复杂性而使规划设计以及平原地区出现很大差异。所以在对山地市政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依照山势而开展设计方案,从而使城市开发和自然环境能够有效结合。对山地市政规划过程中,须对不良的地质区域进行调查,并且合理避让。总之而言,市政道路交通系统的主要职责就是为了交通运输能够顺畅,同时是该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最基础目标,在对市政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过程中,首先要做到主次分明,对于人流、车流比较多的区域,要运用合理措施保证市政道路的交通顺畅,同时还要重视在一定范围内设置人流以及车流集散地,并且设立合理且经济的交通支线。
        2.2满足路网规划要求
        针对市政道路交通系统而言,一定要通过实地考察来制定线路布置方法,同时,根据每个区域的水文、地质和行车技术等原因,保证市政道路交通路网系统处于顺畅状态,并且为道路建设和车辆通行提供有利条件。其次,还要有效将土石方开挖的工程量降低下来,确保工程成本减少。对于市政道路的交叉路以及主干线进行设计过程中,其走向要与会水沟呈现纵坡方向并且保持一致,合理渠化交叉口,对于行车轨迹的利用标线或者实体导流导等设施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将交叉口位置的冲突降低,并且有效改善交叉口的秩序。对于越境道路两旁的用地,要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加强两侧的集散场地,同时,改变城镇区的道路和越境道路的连接方式,将过境交通进行分散。其次,还可以建造起人行天桥,有利于市政居民以及过劲道路车辆互不影响。根据市政的具体状况,还可以将建设用地安置在道路一侧,其发展方向逐渐向跃进,道路的逆方向延伸,有利于越境道路绕城而行。
        2.3满足人居环境要求
        对于市政道路交通系统进行规划过程中,对道路所造成的噪音以及尾气等污染问题进行全面考虑。确认好适合的道路交通网密度,有效将主干道以及建筑物之间的消声距离进行不断加强,以免拖拉机不断驶入,严格把控货车进出居民住宅区。道路比较宽的地方,可以设置防护绿化,有效将噪音以及污染等进行隔离和吸收,尽可能将市政道路交通系统所造成的负面问题降低下来。其次,对其道路交通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须跟市政建设规模的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保证市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可以达成。市政所现存的景点以及景观不能进行破坏,对于新建设或者预计建设的景观,可以提供通行的道路,有效将道路的附属设施进行加强,比如路牌、护栏和路灯等各种道路附属设施。根据土地的利用性质和建筑规模等各个方面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置公共停车场,其中包含出入口地方以及数量等。针对道路广场进行设计期间不仅要根据道路的性质进行布置,同时还要根据周围的建筑物以及自然环境等,充分将广场的使用作用发挥出来。
        2.4满足长远发展需求
        针对市政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过程中要以远见的眼光处理问题,基于现有的环境条件,对将来发展的要求进行全面考虑,提前对该道路的交通系统规划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景观路,其横断面的宽度既要对交通的要求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包含绿化带的宽度以及人行道宽度等各个因素。空间方面合理使用周围自然景观以及地形特征,依照道路广场为节点,不仅要达到交通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景观路的美观性。对于市政的特性、经济状况、人口规模等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探究,保证该规划设计具有长远发展的特征。
        3结语
        对于市政规划期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解析,结合实际问题来开展对应的处理以及完善工作,这样才可以真正保证市政道路规划设计具有科学合理性,进而推动市政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述刘. 浅析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对策[J]. 江西建材, 2014, 000(010):148-148.
        [2]丁开睿. 市政道路设计现状与改进措施方案初探[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08):1893.
        [3]李小龙. 探究市政道路设计现状及改进设计的对策[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 000(001):324.
        徐俭(1985.8月),身份证号码:32108819******8118 ,性别:男,籍贯:江苏扬州,现有职称: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