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50219900628XXXX
摘要:给排水工程在现代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紧密相关。建筑给排水工程与居民的生活品质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循施工的规范性要求,进行质量管理,注重细节问题的处理,提升其施工效果,保证其能够在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
1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
由于建筑独有的特点,使得对建筑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以下特点:(1)给排水热水消防系统静水压力大,因此,供水必须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使静水压力降低,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2)建筑的给排水量大。建筑给排水设备的使用人数较多,若发生停水和管道堵塞的事故,影响范围较大。(3)建筑对防噪声、防震等要求较高,但室内管道及设备种类繁多、管线长、噪声源和震源多,必须保证管道不漏水,不损坏建筑结构及装饰,不影响周围环境,使系统安全运行。
2加强建筑给排水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措施
2.1.1控制施工方案与施工图的质量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图纸必须将重点放在给排水的设计参数、标准及设备选型等方面,并符合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对图纸进行相应的检查,审查确保其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需求;确保给排水既经济实用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施工图纸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依据,通过图纸会审能进一步完善图纸的设计缺陷。因此图纸会审是施工准备阶段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图纸会审还可以协调各个专业间的工作,避免给排水工程给其它施工造成影响,解决各施工间存在的错、碰、漏等问题,避免影响施工进度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1.2合理进行管线布置
给排水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详细了解施工现场基本情况,合理编制施工计划,对每道工序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同时还要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对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分配施工任务,推动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加强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规格和型号满足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要求。高度重视施工现场工艺流程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给水管道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整个给水系统的管网进行试压,尤其是管道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另外,合理进行室内管线布设,通风、保温、热水管路布局在上部,液体、冷水、不保温管路布局在下部。主干管路、大口径管路、没有压力的管路在前,分支管理、小口径管路、有压力的管路在后。通过合理布局管线,有利于后续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因布线不合理而返工,造成工期延误及成本浪费。
2.1.3落实给水系统施工技术
若有给水管敷设在现浇板内,必须与土建工程的施工密切配合,混凝土浇筑时要求带压隐蔽,确保管道不会因施工过程中被破坏,却没能及时发现、处理。建筑工程混凝土面层要保持一定保护层,一般不低于35mm。管道若敷设于墙体阴角处,务必提前墙体粉刷。给水立管一般敷设在管道井,水表设置在水表箱内。这种施工方式简单,容易操作,管线布置也比较灵活,水表的给水立管也有规则,便于给水系统管理,确保用水需求及安全使用。
2.1.4把握排水系统施工要点
施工中遵循设计规范要求,将排水立管和横管设置在建筑外墙,检查口设置在室外。埋地排水管底层排出时,常常无法直接排出而要转弯,当转角小于135°时要设置清扫口,这样发生阻塞时,可以发挥清掏作用。排水立管通常使用螺旋消音管,能够降低噪声污染。
卫生间坐便器采用后出水方式,地漏采用侧排式,这样既能将排水管与室内隔离,还能保证室内干净。施工中,排水管也可以采用掩蔽方式,并注意高出地面适当的距离,从而有利于二次装修的铺贴面控制,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2.2加强给排水施工管理
排水管道安装前必须检查沟槽、支架,确保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不得存在腐蚀、缺件、损坏等现象。管道连接时,不得强力将管道对口,也不能使用加热的方法来消除孔隙偏差。给排水管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安装,排水塑料管伸缩节间距在4m以内。通球的直径不能小于排水管道直径的75%,通过率必须达到100%。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坡度,确保排水管道的坡度符合规范要求,排水管的通气管不得与烟道和风道连接,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如果房屋建筑屋顶有隔热层,施工中应该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2.3控制给排水材料的质量
材料在进场前应该重点检验其相关证书是否齐全,并提交到当地的质检部门进行检测。在实际检测中,严格的检查材料是否满足国家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并与现场的材料进行实物比对。有些特殊材料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各种各样的阀门。阀门在给排水的整个管道系统中一旦出现渗漏和失灵将会影响整个给排水工程。因此阀门的质量要得到保障,否则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阀门在进场检验时还要进行三证以外的检测,需要对阀门进行强度和严密性的检测且检测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2.4严格对待给排水工程的验收工作
在完成项目后,施工方和承包商要派出专业的检验人员,对给排水项目实施一连串的检验查收。对各管道实施阶段性的强度、严密性试验,验证其是不是跟规范相符;对管道口之间的衔接要保证其焊接点的严实性和强度,发现错焊、漏焊、焊点损坏的状况要记录在案,后期提交并安排进行重新施工焊接。各施工企业在管道的检验阶段要在每一个施工要处设专职人员,负责记录和分析检验结果,在建筑给排水项目中,给排水体系能划分为供水体系、排水体系、循环水体系三个部分,当中要同时实施供水体系、循环水体系的水泵运转试验与管网水冲洗试验。
2.5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来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需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根据具体施工环节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寻找适合要求的施工人员,不能敷衍了事,忽视对施工人员的考核工作。另外,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工作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对施工质量的安全要求,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和给排水施工的安全,在施工中不能留下安全隐患。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定期的对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技术进行培训,让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施工人员还要及时了解设计人员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不能出现返工等情况,影响施工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给排水施工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企业应该提供更多的资金以供建筑给排水管道的维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增加建筑给排水的稳定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及质量管理探讨[J].门窗,2019(24):188+191.
[2]王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冶金管理,2019(17):128+130.
[3]杨凯.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9,33(03):46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