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园林艺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付登文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向往宜居的环境和美丽的风景,风景园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急速发展的,并成为人们休闲旅游散心的必去之地。
        沂南园林管理处  山东沂南  276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向往宜居的环境和美丽的风景,风景园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急速发展的,并成为人们休闲旅游散心的必去之地。但是目前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存在人工化与同质化等问题,让游客在游园后变得索然无味、毫无收获,也导致风景园林后劲发展势头不足。要想解决现状,风景园林设计师应该抓住当地自然特色,让风景园林艺术回归自然文化。
        关键词:回归;自然文化;风景园林;艺术
        前言
        风景园林艺术是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时所想要体现的艺术文化,既是一种文化产品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风景园林是活的文化,其中的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产生不同的风景,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建筑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只有让人感觉到风景园林也是活的才能够让园林艺术经久不衰,不仅仅局限于园林中的艺术建筑,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才能真正的让风景园林活起来。为此,本文将从风景园林艺术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提出一些让风景园林艺术回归自然文化的方法。
        1风景园林艺术发展现状
        风景园林常包含自然景观以及文化景观两个部分,自然景观就是指园林中的地表现象复合体,与气候、自然植物、地貌、水文等紧密联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变化的景观[1]。而文化景观是指地标人文现象的复合体,包括人为建造的假山、凉亭等内容,这二者构成风景园林的整体艺术风景。目前我国风景园林在设计以及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景园林人工化严重,多数风景园林没有根据当地的自然特征来建设,没有山就建假山、植物从外引进后人工种植、没有湖泊或者河流就挖人工湖、没有流水就人工建造水阀来制造流水效果,这也给后期的养护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二是同质化严重,没有地方特色。设计师的急功近利而又为了追求古色古香的文化园林,就从表面建筑入手,直接照搬一些古代文化园林的构成模式去设计,然后按照那个模式建造出来的风景园林虽然整体来看仿佛效果不错,但是实际上能够沿袭至今的风景园林都是依托当地自然环境设计的,其变化都是在自然力量的推动下进行的,这并不是模仿就能够还原的,否则最后只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三是没有文化底蕴[2]。当前的风景园林为了凸显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都从建筑、雕塑上入手,刻意强调外在表现形式反而体现出设计者的文化内涵不足,参观完整个园林并不能够让游客眼前一亮能够有所收获,所以后劲发展不足。
        2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园林艺术的方法
        2.1体现自然文化的景观整治
        风景园林“风景”二字是重点,要想让风景园林具备特色自然文化艺术,成为独特的存在就需要从风景入手。设计师应该摆脱当前浮躁的园林设计风气,将设计目光从刻板的建筑上移动到当地独特的自然文化之上,而且随着我国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理念的不断推行,人们对自然生态也多加关注,若是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仍刻意追求人工的景观,必然会更加引起人们的反感,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使得落后于国际。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应体现自然文化的景观整治,这就需要设计师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综合考虑整治策略。

对于自然敏感区的风景园林建设,设计师要以保护当地生态为出发点,以整体自然风景为依托,尽可能减少人为景观的实施和建设,而是着手于恢复敏感前的自然状态,让自然景观成为风景园林的代名词。而对于非自然敏感地区的风景园林可以适当利用自然元素去营造具备当地特色的文化园林景观。
        2.2把握自然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构建独特的自然文化园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都有所不同,这是自然的馈赠,顺势而为才能够让特色不灭,让地域文化更突显[3]。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园林艺术的基础也在于此,设计师在着手设计前应该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去了解当地的一些自然景观以及文化特色,并且根据当地的特色进行艺术规划,做好场地设计,研究场地可以利用的自然文化资源,设计具备特色的地形、水系、植被等,要凸显本地特色的指标性自然景观,这样才能够让自然文化园林摆脱同质化的问题,为当地自然景物的生长演替提供适宜的环境。
        2.3坚持以人为本的自然文化园林设计观,利用自然环境营造宜人环境
        风景园林的建设是为了能够打造地域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前往观光,既拉动当地经济又能够宣传当地文化特色,还能够满足当地人口的精神需求。因此,即使是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园林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自然文化设计观,要保证人与自然景观能够和谐共存,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上要体现一些人文情怀,让人们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游园体验。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并非是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上进行大规模人工环境的设计,设计师要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去体现文化内涵,也可以在一些细节处进行小设计,像是在自然森林处增加一些与自然环境颜色相配的椅子便于行人休息等。
        2.4打造国土景观园林典范,融入情景结合的艺术文化
        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园林艺术,就要打造国土景观园林典范,在国土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融入情景结合的艺术文化,让风景园林既具备自然特色又具备浓厚的文化情怀。设计师可以借鉴国外风景园林的设计经验,寻找自然与人文的平衡点。例如,打造一些山地景观,在其中建造栈道便于游人通行即可,不要做过多的破坏。当然也要追求园林的艺术性,可以适当的打造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但是不宜过多和繁华,重要的是让人观之感到舒适,然后做好宣传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形成一种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气。
        总结
        综上所述,刻意追求建筑的华美以及呆板复制的风景园林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并不能够得到长远发展,而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园林却能够体现独特的艺术文化,让风景园林艺术深入人心,为风景园林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应该从自然文化入手,建出以人为本的设计馆,把握自然景观的地域性特征,构建独特的自然文化园林,体现自然文化景观整治。可以打造国土景观园林典范,在其中融入情景结合的艺术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并让这一理念成为主流,让风景园林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杨扬,柏基智.园林艺术分析设计综述——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C].北京力学会.北京力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力学会:北京力学会,2020:1522-1524.
        [2]周雯文.园林艺术中的画境分析[J].现代园艺,2015(18):140-141.
        [3]朱建宁,马会岭.回归自然文化的风景园林艺术[J].风景园林,2005(03):25-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