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建筑的智能化设计 代庆平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代庆平
[导读]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
        国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42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一大潮流。医院建筑不同于普通的民用建筑,如何实现其建筑智能化设计与信息化系统接轨是现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面对全国大量的医院系统改造建设,医院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医院建筑的智能化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医疗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医院的建设标准也越来越高,医院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基础设施。医疗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和集成化程度,直接关系着整个医院在整体运行上的安全性和管理上的便捷性。
        1医院建筑特点
        医院的性质、规模、级别的不同,决定了其各科室设置的区别,以综合医院为例,大部分的综合医院都设有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后勤部、行政办公部和宿舍楼等。门诊又有急诊、普通门诊、传染病门诊等,门诊的临床科室又有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等之分。医院设计考虑各科室的特殊性,像急诊、传染病门诊、发热门诊都有独立的出入口。医技部是集中各种诊断、治疗设备及器材,科研实验室等的用房,是医院的医疗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体现。医院建筑智能化的设计上,遵循科学性技术性的原则。需顺应主流思想的发展潮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智能化建筑的实现是依赖于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CRT图像显示技术等,是多种高科技产品的系统集成。在对医院智能化建筑进行设计时,考虑其前瞻性、科学性,将设计理念与施工、行政管理相结合,以满足医院规范化建设的要求,提供舒适安全、节能高效的工作及诊疗环境。
        2设计重点问题
        医院建筑的智能化设计首先要面对的是医院建筑的布线问题。医院的信息化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除了自身的电力、通讯等设施,它还承载了很多其他平台。在设计中必须针对不同设备的特性、各个科室的分布进行合理布线。繁杂的设备在使用与储存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医院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安全性与可靠性。医院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需要建立一个高速稳定的信息化平台。以较大型的医院为例子,每一天要进行储存以及处理的病人信息数量极为可观,但这些数据还要进行长时间、可靠的储存,且要保持被随时调用,这无疑加剧了医院建筑智能化设计的难度。合理利用现有的包括4G、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除了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实现针对性的信息化系统(如排队叫号系统、病房呼叫系统、ICU/CCU探视系统、婴儿看护系统、多媒体示教、医院条码及RFID综合应用系统等)的应用同样重要。
        3医院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点
        3.1安全管理系统
        (1)公共安全管理。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应对火灾、自然灾害、非法入侵、安全事故、医患纠纷等突发事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根据保护对象的防护等级和管理要求,对公共空间采用整体防护措施,对财务区、净化区、危化放射品库房、高值物资库房等重点部位采用局部纵深防护措施。公共安全管理平台综合运用探测报警、视频监控、智能分析(人流量监测、异常行为分析)、通行控制等技术措施,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起到事前预警,控制事故范围,事后追溯取证的作用。(2)医疗物资安全管理。采用物联网和电子标签(射频识别、二维码)技术手段,对移动医疗设备、手术被服器械、危化放射物品、药品、气动物流胶囊瓶、AGV自动导航小车等受控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库存统计、定位跟踪、精准发放、状态显示、报警联动等功能,从而确保医疗物资的安全和感染防控。(3)设备安全管理。医疗业务的开展依赖于建筑设备与医疗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也是运营管理体系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设备安全管理平台运用建筑设备管理、能效综合管理、智能化集成等技术措施,对各类设备进行在线监测、自动控制、连锁保护、协调运行,在此基础上考核运维绩效,优化管理策略,促进运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3.2医疗监控系统
        医院的诊疗室、手术室、监护病房应安装摄像机,记录诊疗过程,对手术及各床位患者实施尽可能全面地实时全程监控,不仅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与及时诊治、提高护理水平和治疗水平,同时有利于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录像完整保存,在发生医疗纠纷事件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划分责任的法律依据。
        3.3电子巡更及入侵报警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在建筑物内的走廊两侧、楼梯间以及重点区域位置设置了巡更点。确保安保人员巡视时无死角,最大程度实现物防、技防与人防的合一。入侵报警系统采用多防区总线制报警主机方式。在一层出入院办理、药房位置设置报警按钮以及吸顶红外探测器,加强对工作人员生命及医院财产安全的保护。在护士站设置报警按钮,便于发生医患纠纷时,护士可以及时且隐蔽的进行报警,提升对医护工作者的安保等级。
        3.4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工作间、管理系统。布线系统其自身是一套可以支持各种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开放式结构,建立了一套办公与通信自动化支持平台,满足了医院办公与通信自动化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
        3.5远程会诊及多媒体会议系统
        远程会诊和多媒体会议,都是通过利用现代化通信方式,像电话、传真、摄像等工具,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或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会议传达,使医疗区域更加扩大化、服务更加国际化、交流更加无地域化,也为规范医疗、高质量医疗,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交流提供了新的准则和工具。
        3.6智能化集成系统
        该系统设置智能化集成系统(IBMS)。集成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系统及办公系统自动化系统等,通过IBMS平台,可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后,能通过远程网WAN将集成的信息传送到其他地方,在远程工作站上可通过授权应能管理、监督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
        3.7公共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
        公共信息发布及查询系统包括LED电子显示屏、商务电视以及电子触摸屏,主要设于门诊挂号大厅、取药大厅等,它可用于医疗信息、保健常识的传播,医院发展历程及前景、就诊程序、药物价格等的介绍和宣传,方便病患及时就医和医院宣传推广。
        3.8排队叫号系统
        系统主机安装于门诊挂号收费处。就诊排队应以初诊、复诊、指定医生就诊等分类录入,自动排序。随时接受医生呼叫,应准确显示诊室号。呼叫方式的选取,应保证有效提示和医疗环境的肃静。系统电源安装位置设置专用交流220V电源插座,该系统按一级负荷供电。系统采用总线制,各线路均穿钢管敷设。
        结语
        医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操作,主要还要关注了医院本身的建筑结构特点,医疗技术水平,探讨其合理性、投资的经济性等,将各系统功能设计进行整体规划,并按实际情况分步实施,有取有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医院智能化系统的必将越来越完善,从而为医患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林杰.浅析医院智能化系统的建设[J].低温建筑技术,2019,34(12):30-31.
        [2]杨光,李坚.浅谈医院建筑的智能化系统[J].建筑与文化,2018(10):582-583.
        [3]沈志强.医院智能化系统工程专项设计部署策略[J].当代医学,2018(36):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