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92例孕产期产妇均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保健,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施以不定期保健模式,观察组46例施以孕产期系统性保健模式。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及各项身体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4.36%,对照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32.61%,P <0.05;观察组产妇产检次数为(8.47±1.82)次,产前检查率为95.65%,早孕检查率为97.83%,各项高于对照组产妇,P <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3.04%,出现低体重儿率为8.70%,各项低于对照组产妇,P <0.05,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对产妇施以孕产期系统性保健模式能够降低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强其进行孕期检查的概率,值得在妇产科推广。
关键词:孕产期;保健;产科并发症;效果
对产妇施以专业、个性化的保健,不仅能够杜绝传统孕期习惯对产妇及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还能降低其在整个孕期发生并发症的概率[1],使孕妇和胎儿都能以健康良好的身体状态度过这一时期。孕产期系统性保健模式由过去不成规律的孕期保健模式发展而来,受到更为先进的孕期理论指导,使整个模式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该模式以孕期时间段划分,分别为孕前期保健、孕中期保健、孕晚期保健[2],有时还包含产后保健指导等。本研究将该模式与传统不定期孕期保健模式相对比,探究其在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上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择年限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采集我院孕产期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统计:23~33岁,平均(26.84±2.46)岁。依据统计学分组方法分作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施以不定期保健模式,观察组46例施以孕产期系统性保健模式。在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后,并未发现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纳入标准:所涉及本研究的孕产妇均为首次生育,且整个孕期和生产期均在本院进行检查和生产;排除标准:在孕前乃至孕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施以不定期保健模式。
观察组产妇施以孕产期系统性保健模式,具体:①孕前期保健:此保健阶段为怀孕前十二周,主要保健的工作内容为指导孕妇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根据母体状况,为其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如叶酸等,以保证母体的健康和胎儿的早期发育质量;②孕中期保健为怀孕的13-34周,主要保健的工作内容为根据孕妇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查频率,如孕中期的检查为四周一次,在18周左右时需进行唐氏筛查,以查看胎儿是否存在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3],超过28周,检查需改为2周一次;③孕晚期保健:次保健阶段为35周至生产,主要保健的工作内容为指导孕妇观察胎动,为其生产作早期的育儿教育,控制饮食避免胎儿过重不利于生产,对产妇的心理状态予以引导,以保持其心理状态健康和稳定;⑤产后保健:此阶段的保健内容为指导产妇观察恶露的变化情况和实施个人清洁,当恶露的气味、排出量、颜色等方面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并发症主要为胎膜早破、轻度或重度子痫前期及糖尿病等[4];对比两组产妇孕产期各项身体指标,具体包含:产检次数、产前检查率、早孕检查率、破宫产率、低体重儿出生率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选择为SPSS19.0,软件中(±s)表示计量资料,对比使用t检验,(n)%则表示计数资料,对比使用χ2检验,若最终得出P<0.05则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观察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4.36%,对照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32.61%,P <0.05,有统计学差异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 [n,%]
.png)
注:相比对照组 *P<0.05
2.2 对比两组产妇孕产期各项身体指标
观察组产妇产检次数为(8.47±1.82)次,产前检查率为95.65%,早孕检查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产妇产检次数(5.06±0.46)次,产前检查率78.26%,早孕检查率67.39%,P <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3.04%,出现低体重儿率为8.70%,低于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28.26%,出现低体重儿率为32.61%,P <0.05,有统计学差异意义,见表2。
表2对比两组产妇孕产期各项身体指标 [%,±s]
.png)
3 讨论
孕产期的保健工作对于提高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及胎儿的健康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指导与实践的意义[5]。各个医院实施的孕产期保健工作内容可能存在出入,但其核心主要是围绕科学育儿、健康备孕的思想展开,破除传统孕期的不良影响,注重产妇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4.36%,对照组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32.61%,P <0.05;观察组产妇产检次数为(8.47±1.82)次,产前检查率为95.65%,早孕检查率为97.83%,各项高于对照组产妇,P <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3.04%,出现低体重儿率为8.70%,各项低于对照组产妇,P <0.05,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综上所诉,对产妇施以孕产期系统性保健模式能够降低产妇在妊娠期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强其进行孕期检查的概率,值得在妇产科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凤华.孕产期保健在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0):151-154.
[2]黄长珠.规范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50+52.
[3]蓝月珍.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48-49.
[4]吴仕新.孕产期保健在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76.
[5]秦建玲.孕产期保健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7):103.
[6]星桂琴.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中应用孕产期保健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