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王运康
[导读] 摘要:由于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这些都引起工程建设地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日渐严重。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重庆
        摘要:由于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日益频繁,这些都引起工程建设地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土地盐碱化等问题日渐严重。为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必不可少。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对此展开具体发展,旨在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勘察;设计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工作可以及时地发现地质灾害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地质灾害的破坏程度,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灾害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方案,为减少地质灾害的出现,提高我国的工程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
        1.1承接项目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工作的过程中,承接项目的单位要根据合同内容进行勘察工作,要对勘察人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考察,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承接项目的单位要对勘察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天气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除此之外,还要对勘察的方案、方法以及目标进行考核,要保证勘察方案和勘察方法与设计图纸中的内容相符,并且与实际的项目情况相符合,要在承接项目的单位有足够能力的情况下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工作
        1.2准备工作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工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对合同内容进行严格全面地审查[2],并且根据合同的内容采取合适的勘察技术以及勘察手段。需要每一个勘察人员都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以及工作使命。需要以责任追究制作为勘察工作的具体制度,要做到在勘察作业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其次,需要勘察人员在勘察现场采集数据,并进行记录,这些对于日后的勘察工作有着重要的帮助。主要收集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天气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等方面的信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后,勘察人员要根据设计方案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监督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在施工完工后,要安排施工单位的内部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性。
        1.3编制监督计划
        详细的监督计划对于后续监督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帮助,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监督工作的质量。因此,认真详细地编制监督计划至关重要。在编制监督计划之前,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天气情况、交通情况、施工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在编制监督计划时,要应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勘察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此外,要根据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方法和网点等[3],确定勘察的范围和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并且制定相应的勘察方案和勘察计划。最后,要根据勘察预算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费用预算表和购置设备信息表,合理地规划勘察的费用和资源。
        1.4现场勘察
        对现场勘察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对勘察过程质量的控制和对测量过程质量的控制这两个方面。做好勘察工作的质量控制需要勘察人员有较高的勘察能力、丰富的勘察经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较高的综合素质等。勘察人员要在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工作中明确勘察目标,勘察方式以及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要根据勘察标准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勘察人员以及工程测量人员要根据勘察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勘察方案,确保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1.5编制勘察报告
        勘察人员要在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勘察工作结束后编制勘察报告。勘察报告要包含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以及破坏程度,并且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对勘察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地、准确地分析,要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绘制分析图表。图表要包括个人对地质灾害的评价以及减少地质灾害破坏力的具体措施,并将图表提交给业主。施工验证工作是指业主根据上交的勘察报告以及图标的内容,到实际施工现场核实报告和图表内容是否真实准确,之后要填写验证记录[4]。


        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方案
        2.1设计原则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保护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地周围居民的安全。要以防治工作为主,在保证防治工程安全性的基础上[5],尽可能地提高防治工程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要加强对防治工程的监督工作,确保防治工程能够长期发挥其作用。在实际施工时,要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产生的振动,避免在施工时产生新的地质灾害。
        2.2审核设计方案
        防治工程的技术人员要在考虑勘察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天气情况以及地形地貌后制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经过设计方案组组长、设计负责人、技术人员等层层把关,不断完善并且形成最后的设计方案。设计院要在查找相关数据和信息后审核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并且优化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3施工方案的标准
        在初步设计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如果在计算时发现计算机的计算结果不能达到设计施工方案的要求,那么需要制定多个施工方案,并且要权衡每个施工方案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选出最佳施工方案。设计方案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
        (1)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初步的设计,保证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2)初步设计方案要与国家的设计标准相符合,并且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
        (3)要确保设计方案中数据和信息真实有效,要准确地记录在勘查工作中统计的数据;
        (4)设计方案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
        2.4施工图纸的设计
        在初步制定好设计方案后,要开始绘制设计图纸。设计图纸要包含工程项目的每一个具体参数。在设计图纸时要以实际的施工情况为准,要保证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内容真实、科学、合理。在完成施工图纸的最终设计后,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审核标准核查设计图纸内的每一个参数。业主要与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内容,并且撰写审核结果,将审核结果与设计图纸内容一起上交进行最终审核。当设计图纸通过最终审核后,在实际的施工和勘察工作中,施工和勘察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设计图纸中的不足之处,在最终修改完成后上交给承接项目的单位。
        结束语
        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时,要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根据设计图纸和勘察方案开展工作。在此过程中,任何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实际的勘察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要保证勘察工作和设计方案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要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对周围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要保证施工人员、勘察人员以及施工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可以提高勘察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向宁,吴俊,唐祺.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9,(8):267,269.
        [2]周明清.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与设计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118-119.
        [3]张文平.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4):233-234.
        [4]王振华,李苏凌.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和设计工作探讨[J].城市地理,2017(08):103.
        [5]申万江,王强军.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勘察及设计工作[J].江西建材,2015(18):210+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