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的运用浅析 李勤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勤
[导读] 摘要:目前,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比较大的行业,也应该树立出一定的绿色思想观念。

        广东铧建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目前,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比较大的行业,也应该树立出一定的绿色思想观念。本文结合相关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该工程属于亚洲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实现了对实景建模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此基础上对工程施工进度、现场布置、材料储存以及绿色施工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应用
        引言:
        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指标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在我国建筑行业所涉及到的各项指标中,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绿色建筑设计也因此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将BIM技术应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不但可以满足一定的绿色节能理念,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绿色建筑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1、案列分析
        该工程项目为实验实训中心,其中实训中心主要可以划分为南、北两栋楼,总建筑面积为39202.15㎡,结构的整体高度为21.48m,地下筏板基础棉结为503.25㎡,地上建筑棉结为38698.9㎡,框架结构地上为3层,该工程项目所花费的资金一共为1.1亿。其中,实训中心南面的楼为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该建筑的总面积为23928.21㎡,该绿色建筑设计最终被评价为一星级,属于亚洲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2、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概念分析
        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环节中,首先需要对气候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建筑方案设计工作,通过保温隔热性能与气密性更好的维护结构,将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供暖与供冷需求,同时还能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有效减少各种能源的使用,营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从而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在预制装配技术中,主要是使用了通用性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技术,将被动房技术与装配式技术之间实现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主体结构装配化、外墙板装饰以及承重一体化的结构,从而提升建筑建设效率和质量。对于被动式建筑而言,主要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同时保证建筑具备良好的密闭性,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会采用非常多的被动式技术方法,一般主要包括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以及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在对这些被动式技术方法使用的基础上,不但可以保证建筑室内实现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室内的供暖以及制冷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最开始是产生于德国,目前,该节能建筑被公认为最先进的形式之一。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被动式低能耗绿色建筑与外界之间不会产生热交换,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挥出非常强的隔热性能,并且还具有非常重要的节能作用。
        3、BIM技术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的合理应用
        3.1 实景建模应用
        在进行实景建模操作之后,首先需要对模型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施工现场已经完成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控制。在实景建模之后,需要对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开展严格的分析工作,与平面布置图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准确比对,通过对比看现场物料存放是否合理,一定要严格按照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存放。通过对实景建模模型进行全面检测,可以发现日常检查工作中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比如,一些防护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按照施工进度来开展安全防护工作等,通过浏览模型,可以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有效防止各种安全事故问题的产生。另外,通过对实景建模的应用,还可以对现场的绿色施工情况进行全面检测,主要是对施工现场中所应用到的各项绿色施工措施进行检测,可以打破传统人工巡视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3.2 二次开发与应用
        针对于不同的原材料而言,所体现的传热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同一材质的传热系数主要是受到材料密度的影响,在材料密度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那么传热系数也会因此不断提升。另外,传热系数本身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当处于不同的方向时,不一样的导性材料也会体现出不同的导热系数。在二次开发应用中,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于BIM的外墙传热系数自动计算。因为该工程为超低能耗实验楼,外墙在整体构造上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复杂性,下图为该工程所设计的外墙构造以及二次开发过程图。为了建模以及外墙传热计算工作可以实现顺利开展,该工程项目对外墙建模插件进行了开发。


        第三,对构造厚度以及所传输的导热系数进行明确,通过对BIM软件的合理应用,对该工程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行准确计算。
        结合最终的墙体传热系数来看,其结构可以满足一定的标准规范要求,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对以往比较繁琐的计算流程进行简化,同时保证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BIM技术逐渐引起了各个行业的高度重视,在各个行业中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BIM技术还处于非常重要的初级应用阶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BIM技术应用于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往往重点主要体现在了施工模型建设、可视化技术交底、施工组织模拟以及施工工艺模拟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贺娅梅.BIM技术在被动房施工中的应用探索.基层建设. 2018.
        [2] 张建平,李丁,林佳瑞,颜钢文.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2(16).
        [3] 孙庆霞,王鹏,刘广文,于庆华,朱立帅.BIM技术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2):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