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飞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车流量的增加与生态环保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公路绿化在建设期存在各种不足,为更好的实现科学养护,发挥整体功能,就需要做好日常绿化管护工作,不断提高认知现状和更新理念求发展。
关键词:公路;绿化养护;管理思考
引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路绿化养护与建设的标准也随之提高。但部分公路绿化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加强公路绿化生态建设,需推行新的绿化养护技术才能促进公路绿色养护的发展。
1公路绿化种植和管养的重要意义
公路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土地,减少了植物的数量,不仅如此,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噪音等也污染了环境。所以我们在建设发展公路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生态环境,尤其是绿化工作。只有通过合理的绿化,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有绿化工作做得好才能够确保绿化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除了要做好绿化,还要做好养护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增强绿化效果。因此在工作中要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监督力度,有效的解决问题。植树造林就是绿化工作之一,努力加强植树造林的工作,能够更好的打造城市形象。我们还应该努力的提高标准质量,加强和规范相关工作。合理的绿化能够更好的发展,对此我们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培养与运用,让我国的绿化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以此来改善环境。
2公路绿化种植和管养现状
2.1营养不到位,不能科学的选择树种
一些路段日常中不重视修剪造成蘑菇状树冠,一些枝条已经长出护栏外,景观缺乏整齐性,还会对周围配植的花灌木树冠产生一定压迫,从而会对花灌木的生长与开花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对病虫害的发生、发育规律不能充分掌握,不能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病虫害频繁发生,从而不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另外,月季、杜鹃花等不适合在公路路域环境中种植,这部分植物易老化且生长条件要求高,会增大日常养护难度。
2.2绿化方式过于单一
大多数公路在绿化生态设计方面缺乏立体感,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构成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对长时间行驶在公路上的司机而言,过于单一的绿化设计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在行车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方案应与城市道路中的绿化设计一样,树木种类的选择以及植被搭配的色彩方面都应结合周围的地貌环境以及公路本身的特点,并更加突出美感。因此设计公路绿化方案时要突出其立体感,同时展现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特点。
2.3未能考虑当地实际
公路一般路线较长,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为促进绿化设计效果提升,应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用科学合理的绿化设计方案,让绿化设计取得更好效果。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一些设计人员对当地实际情况考虑不全面,在植被选择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地实际,甚至所选用的植被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拉低了绿化设计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路施工效果。
2.4养护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由于正在建设的公路项目较多,覆盖的绿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展,但如果不能维持长时间的绿化效果,便会发生撂荒现象,需要更多的绿化资金投入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绿地植被的养护得不到落实,植被不能持久性生长,无法发挥绿化效果,这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3公路绿化种植和管养要点措施
3.1生态原则为指导,合理配置植物
现代公路绿化生态设计需要以当地自然环境为基础,从内容和形式上融入植被搭配技巧,不能一味的追求视觉冲击,必须考虑到城市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公路绿化生态建设当中,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植被搭配,尽量使用同类色系。所谓的同类色系指的是深浅不同的颜色,但是有属于同一种色系的颜色,一般被运用到同一种主题风格的公路绿化生态设计当中。
不同的植被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价值,注重植被搭配的实际效果,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植被应用的作用和效果,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应该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3.2选择的绿地植物应多样化
在选择公路绿化植物的过程中,保证选用的植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如果选择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不仅会增加养护的难度,也提高了养护成本。例如:若该地段仅使用草坪,其使用寿命不会很久,养护工作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几年之内就需要更换一次,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与物力。而树木的养护与草坪相比更容易,且树木的生长周期与寿命也更长。将不同的植物穿插其中,有助于后期绿化植物的养护工作,也能提高公路沿途的景观欣赏价值。
3.3考虑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设计
不能一味地追求绿化效果,也不能盲目地选择树种。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区域生态环境等内容,选择合适的树种,提高树木成活率,使其更好发挥绿化作用。在一些环境恶劣地区,要选择抗干旱、抗风沙、耐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
3.4绿化植物的种植方法要恰当
公路进行绿化种植前要了解植物的习性,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种植,种植后还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此外,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必不可少,由于公路的地貌环境相对复杂,很多刚栽种的树苗会因为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其成活率,如大风可能将树苗刮倒,需要对刚栽种的树苗进行捆绑等保护措施。
3.5注重中央分隔带的设计和养护管理
合理设计中央分隔带绿化,确保树木高度合理,达到防眩的目的。中央分隔带绿化中,应选用浓密、多细枝的树种并合理控制植物密度,保证其高度满足防眩要求。要保证中央分隔带四季常绿,绿化树木层次分明、简洁美观。选用容易获得、容易种植、容易成活的树木,并且造型美观,组间搭配合理。防眩树以灌木和常绿小乔木为主,中间点缀花卉和落叶灌木。
3.6树立新的设计理念,发挥绿化生态功能
更新绿化设计理念,从公路长远运行的角度考虑,提高绿化设计效果。例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和美丽公路建设理念,注重发挥绿化生态功能,让绿化设计取得更好效益。要强调绿化设计的生态功能,通过绿化设计不仅美化沿线环境,还能发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目的,将乔木、灌木、草皮等结合起来,营造多功能的生态植物景观,最大限度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态景观。
3.7技术整形修剪
通常多在冬季休眠期来修剪高速公路的花灌木等,常绿树种的修剪工作也可以安排在春季,但是必须接受专业技术的指导。修剪时需要一并剪除枯枝、病枝、过密枝、畸形枝,及时剪除限界、遮挡交通标志、影响视距的树木或枝条。
结束语
由此看来,我国的公路建设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解决交通问题,更应该关注的是自然生态的问题。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尽量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合理的手段去解决环境问题。绿化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能够减少损失还能够进行生态恢复。绿化之后还需要对植物进行绿化养护工作,只有好的养护才能够更好的体现绿化的价值。笔者认为,好的绿化工作能够提供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公路上的驾驶人员提供一定的舒心与安全,能够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合理进行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婧.公路工程绿化施工及养护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8(36):166-167.
[2]仝瑞金,曾昭远,邱德森.浅谈公路绿化景观设计[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11-14.
[3]张志博.干线公路的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2018(31):160-161.
[4]郑丽霞.公路绿化规划、栽植、管护的分析[J].现代园艺,2018(20):170.
[5]薛凤梅.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居舍,2018(2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