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背景下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中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玲
[导读] 摘要:在低油价背景下,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石油安全。
        川庆钻探公司长庆指挥部  陕西西安  710018
        摘要:在低油价背景下,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石油安全。石油贸易的快速增长,必然给和石油行业相关企业以及产品带来较大影响。下文针对低油价背景下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中国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我国企业可以抓住市场机遇,打破困难局面,有效提升市场地位。
        关键词:低油价背景;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中国策略
        引言:在不同油价水平下,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的态势也存在一定差异。在高油价时期,全球石油地缘政治为三足鼎立的局面,以美国主导,OPEC有所削弱,俄罗斯等产油国影响力增强。而在低油价背景下,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新的特征,三大石油贸易圈格局得到进一强化。而本次油价暴跌,我国石油行业面临的环境极端且复杂,具较大挑战性。身为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天然气进口国,我国应如何面对国际石油贸易新格局。下文针对低油价背景下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与中国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1.低油价背景下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
        自2000年后,国际石油贸易慢慢摆脱了以OPEC为主导的格局,美洲、亚洲、中东和欧洲、前苏联地区的三大贸易圈格局得到了强化,这也是低油价背景下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的突出特征[1]。从贸易流向方面来看,自2013年,美洲基本上已实现石油贸易内部循环,欧洲石油进口的来源主要为前苏联地区,亚洲石油进口的来源主要是为中东地区。从石油生产消费方面来看,美洲石油基本可实现自给自足,而亚洲地区与欧洲地区存在较大缺口,石油进口对于中东地区与前苏联地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
        2.低油价背景下的中国应对国际石油贸易格局的策略
        2.1对油气田产能布局进行优化,提升产业产能和效益
        现阶段,从当下国际石油贸易格局来看,中国可适当减缓国内石油开发步伐,由于油价不断处于低迷状态,油气勘探开发企利润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亏损状态,大大降低了油气勘探开发的积极主动性。若要有效巩固国家油气资源基础、保证国家油气战略安全,需要具有足够的勘探业务量[2]。在低油价背景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需要给予能源资源价值足够的重视,对产能布局进行优化,提升效益和产量,实现经济、科学的原油生产。在新建产能方面,可对优质油气田进行开发,对缺乏经济效益的油气储量可进行适时封存。此外,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研究方面,可以维持并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实现油气勘探和生产技术水平共同发展的目的。
        2.2对中国石油国际议价能力进行提升,加快储备建设
        在低油价背景下,中国石油进口成本有所降低,为增加石油储备提供了良好契机。

该阶段,针对我国存在的量价背离问题,可以扩大国际油价议价话语权,利用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产油国之间达成长效协议。可对当下石油进口态势进行强化,对石油进口量进行扩大。现阶段,我国石油总储备库容量有限,储备天数和国际石油战略储备安全线相比要相对较低,可加强建设石油储备库,提升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2.3注重国际石油多边建设互动,促进国家石油产能合作
        由于中东与非洲地区之间存在复杂、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中国石油供应目前仍存在突出的政治风险、加剧的地缘博弈、收紧的合作政策、加大的开发难度等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正创建庞大的石油供应商网络,和南美洲、安哥拉、伊朗、阿曼等国家与地区创建石油合作关系[3]。在实际中,不仅需和多个国家、地区创建石油合作关系,还需在石油产能方面和其他石油进口贸易国家、地区进行互通互动。并且,需要对石油安全领域国际多边合作深度与广度进行拓展,务实推进能源合作,注重和国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石油产能丰富、经贸关系密切的“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在中国石油进口总量中,提升远东地区与中亚地区所占的比重,使石油进口来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降低供应风险,提升来源保证水平。
        2.4引导石油行业人员转变观念,应对挑战,降本増效助发展
        在低油价背景下,需要动员从业人员做好应对低油价的挑战,只有充分认清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不断提升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效益意识,才可更好的直面挑战,扎实开展降本増效,促进中国石油良好发展。开展提质增效助力石油企业发展,首先,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增强责任意识,使其清醒认识到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油气市场寒冬期,抵御低油价基础较薄弱,必须转观念、勇担当,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再者,提升石油企业人员的效益意识,时刻绷紧效益之弦,以降本增效做为提升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统筹优化生产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狠抓内部经营管理,大力压降成本费用支出,致力改善盈利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油价背景下,中国基于国际石油贸易新格局的挑战,制定相应策略非常重要的,不仅可提升降低石油进口成本,降低石油和相关行业发展投入支出,还可提升产业效益。因此,相关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应转变观念,应对挑战,从勘探、贸易、投资、降本增效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进而有效巩固中国石油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刘震.论国际石油贸易格局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商业,2019(20).
        [2]王福庆.国际原油价格特征及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作用[J].中国市场,2019,000(017):58-59.
        [3]高健.全球原油贸易形成新格局:供应多极化、需求中心化[J].中国石化,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