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薛建立
[导读] 本文讨论了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值得注意的施工因素。
        摘要:装配式建筑物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新时代的装配式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若是忽略了施工因素如运送和吊装尺寸等,很有可能会对施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干扰到主体结构的安好。本文讨论了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值得注意的施工因素。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环境保护。预制建筑结构设计中选用的原材料具有环保材料比例高的特点,更符合人们的环保需求。在相应的建筑结构中,施工过程中的设计会产生较大的干扰,设计工作会对施工的开始产生较大的干扰,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以及如何规范化施工中存在的不利因素。通过投资和改进设计是当前和将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1 预制建筑结构的设计思路
1.1 预制建筑物的设计
        首要考虑不是要注意建筑物本身,而是在整个预制过程中,任何部分的任何错误都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特别是,预制结构的设计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在初始阶段进行。
1.2 装配结构的概念
        它的结构和附件彼此独立,因此设计概念应明确定位在设计位置时,尽量减少不规则结构。任何零件的一般形状和尺寸它们易于制造和组装,并且压力测试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在设计师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选择重型装配结构,锚固节点和分隔结构的材料。
2 预制建筑物结构的设计的优点
2.1 施工周期短
        在建造预制建筑结构之前,应将外窗所需的砖块预先放入预制外墙面板中。与主体结构封顶后运输砖相比,这种方法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和劳力。此外,如果在盖住主体结构之后建造外墙,则墙的后期砌筑将更加方便,并且可以减少施工时间。传统的建筑技术通常在主体结构被盖上一半的时间时才开始施工,但是预制的建筑结构却有所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对外墙进行同步喷涂,从源头上加快了施工过程,降低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2.2 轻巧的总重量
        预制建筑的总重量仅为传统建筑的一半,与传统建筑相比,所需的地基承载力要小得多,并且建造地基更方便。将预制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灵活安装。
2.3 成本低
        在预制建筑的应用过程中,所生产的零部件主要由各种专业制造商提供,生产完成后被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由于安装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技术机械的可重复性高,因此对施工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成本也相对较低。
2.4 良好的性能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预制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好,可以更好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此外,其大部分相关部件均由隔热材料制成,因此建筑物的隔热性能也非常出色。另外,大多数预制建筑物的结构部件主要是钢筋混凝土,因此施工人员主要采用刚性-柔性混合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而且对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具有更好的效果。
3 在优化初步结构设计时应考虑施工条件的影响
3.1 施工条件及设计相关因素
        施工条件包括工程,自然和材料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在实际施工中合理利用这些条件,从而避免对施工中固有环境的破坏。因此,施工条件对工程生产过程有很大的干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原材料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主要供应商是什么,所供应材料的分类,供应质量,是否在车间附近,生产能力以及在施工之前是否可以提供原材料。另外,如果在建筑工地生产这样的起始原料,则可以合理地利用诸如一些块石和矿渣等在建筑工地中的原材料分配,从而达到从根本上节约成本的目的。此外,这取决于施工现场附近的混凝土和预制产品的资源是否充足。如果足够的话,可以省去从其他地方运输材料的费用。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考虑一些可以在设计之前在本地使用的站点,这将在后期阶段极大地促进建设。一方面,在当地资源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同时上料,同时开始施工,避免了一些大面积的材料在施工现场堆积,造成现场拥挤;另一方面,使用当地原材料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并且通过初步调查,我们可以在各个方面实现节省成本的目标。
3.2 结合结构条件的改进结构的初步设计
        结构的初步设计是为每种结构的质量做准备。通过定性结构,可以相应地考虑后期所需的原材料。根据材料的关键程度和经济因素,本地和国外材料被认为更适合该项目。在这里,我们应该仔细检查两者的优缺点,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采购方案。这方面也是对设计师设计能力的调查。如果设计人员不了解当地的起步条件,不能有效整合各个环节,则设计方案超出了施工能力范围,将给后续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另外,它还会带来资源浪费。作为结构的第一,最有用的部分,初步设计可以有效地进行后续的起始材料和施工问题,并且施工周期不会轻易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从而不再出现延误现象。
4 预制建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工期因素
4.1 建筑尺寸和重量限制
        可以演示预制构件的工业生产,并且需要在专业的预制构件工厂中完成相应的施工,然后再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工作。结构设计必须符合较少规格和更多组合的标准。如果不能合理地选择部件的尺寸,则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是从预制件工程到施工现场道路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初步调查,以选择合理应力,适合运输条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和重量。 ,以免因道路限制而无法将工程运输到施工现场。
        4.2 在施工过程中对起重机械附件的强度要求,最常用的垂直设备是施工升降机和塔式起重机。当高度超过设备所需的自由高度时,需要使用安装架将设备与建筑物连接起来,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垂直运输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电梯的构造引起的应力很小,而连接到建筑物主体的塔式起重机的应力很大。因此,在安装和组装塔式起重机之后,必须测量应力。如果在结构设计中忽略力,则连续的接缝将被损坏。
4.3 基础选择的重要因素
        基础项目将对整个项目进度产生重大影响。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环境对施工的重要影响。例如,该项目靠近主要道路或周围有其他公共设施设施将使启动该项目更加困难。为了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必须事先有设计师在施工初期,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建立应急计划,以控制将要面临的问题,这是节省工期的良好基础。
4.4 施工的便利性应在施工前预先考虑设计
        一方面,可以节省建筑所需的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设计期间应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尽量减少施工难度。仅当结构简单时,才可以减少在这方面要花费的资源。在此过程中,相应的设计师应与施工单位就设计方案进行各个方面的交流,以讨论最佳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应充分发挥经验的优势,借鉴施工单位的意见,有利于找出施工设计中的不利因素。相应的设计师应加强与施工单位的合作,不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克服较困难的部分。必要时,他们可以与专家讨论一些关键技术。通过多方向通信,可以使用合理科学的方法使设计过程更加完美。严格禁止拒绝处理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在最终的施工环节中强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损失无法评估。
5 结论
        总之,预制启动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建筑行业和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方向。基于施工技术和团队专业水平的各种影响,在施工项目中对该技术存在很多限制。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预制和装配启动技术,并认真处理各方的施工过程,从根本上保证预制技术的应用质量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严景彦,纪冉.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J].建筑安
全,2018,33(4):39-41.
[2]王平[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及控制的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220-221.
[3]刘阳.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8):127.
[4]王文胜.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