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施工具有资金投入量大、作业面狭窄、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针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管理措施与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质量不仅关系的到建筑的使用功能,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施工具有高空作业多、基础埋置深、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研究,可对施工进行科学的管理,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建设提供保障。
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问题
⑴施工管理不完善
项目管理人员的每一个施工方案和施工操作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按照项目实施的相关规定与前期的施工计划来进行操作。很多施工单位,仅仅只是简单的将一些规章制度与技术手则挂在墙上,项目相关管理人员放纵施工人员违章操作,不进行安全施工,科学施工,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⑵施工人员技术缺乏
目前,高层建筑的施工人员基本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为主,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教育,导致他们对技术掌握不到位,作业时考虑不周到,缺乏科学施工素质。施工单位设备落后,造成许多项目质量不合格,时常出现工程返工现象,加大了原材料的使用,增加了项目造价。
⑶缺乏安全意识
时时刻刻讲安全,但是把安全落实到实处的太少。许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项目的安全负责人只是有名无实。安全负责人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正式的施工安全培训,加之施工人员本身安全意识较低,施工时不注意安全细节,增加了施工安全隐患。
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⑴高层建筑钢筋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建筑往高层发展,对钢筋结构的施工技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钢筋结构施工要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进行。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结构各部件的焊接、吊装、安装、测控以及拆除等步骤与程序相关规定中都有着详细而严格的要求标准。钢筋结构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建筑结构中的所有关键部位有详细、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使用的钢筋的进行严格质量检验,确保建材质量可靠;②在进行钢筋绑扎时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技术要求,确保钢筋结构施工的质量;③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柱插筋质量,确保柱插筋质量,防止柱插筋落低等问题的发生;④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受力筋的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⑤钢筋焊接型式的取样检验应符合相关规定。
⑵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在高层建筑中,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时对相关技术及施工程序要有严格要求。
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较长,受天气状况和时间的影响,混凝土极易产生质量问题,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高层建筑的质量。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中严控质量,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强化对混凝土施工的重视程度。
施工单位应根据特定要求高层建筑的特点等因素选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及时进行强度试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等级要求。应做好商品混凝土的开盘鉴定、交货检验和质量评定等工作。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求完善混凝土泵送流程的监控及运行管理以确保混凝土泵送的通畅。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⑶高层建筑地基的处理
高层建筑基础荷载大,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对地基的处理工作是施工的重中之重,地基的处理工作应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做相应的选择。
如遇到地基土质复杂程度高,持力层过深,地下室埋置深度差等情况,须采用预制桩技术。
预制桩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已经应用了很长时间,技术相对成熟,质量较为可靠,对其承载力的鉴别方法也较为明确。预制桩尤其适用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但预制桩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造价昂贵,施工噪声大,且截桩难度更高。相对的,现浇桩由于其适应性强、噪声相对较小,造价低廉等优势,成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发展对象,在许多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应用。
⒊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措施与方法
⑴严抓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严格参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执行,落实《建筑法》,切中要害,对待图纸会审、工程洽商等工作要一丝不苟,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规范操作,从整体到局部,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好。组织者要高屋建瓴,从整体上通盘考虑,对高层综合楼的结构整体分析,关键位置和薄弱环节一定要格外用心,每一步都要严把质量关,从整体上提高工程各项工作的合格率。
⑵加强安全责任意识
在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是重头戏。作为组织者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条例》,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思想教育,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对施工过程加强管理,严格监督,确保安全生产,杜绝违章操作,保证各类机械的安全运行,各项消防设设施完备,另外对诸如脚手架的搭设、建筑物的拉结,以及防护拦都要亲自验收,经检查合格才能施工。
⑶科学安排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科学合理,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工程费用也有望得到节约。由于作业面广,施工安排与流程表必须在施工前完成,并严格执行,这样有利于保证工期,避免拖延。有效利用施工的时间与空间,科学安排施工人员,促使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有序进行,也可以合理扩大施工面,有效提高施工速度,使施工总工期变短,从而达到分区分期交付验收或软开业的目的。
⑷落实施工监理工作
我国普遍实施监理制度。高层建筑施工的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所在。监理工程师的技术、经验和阅历可以促使其合理抉择是否要变更设计或变更工程,在这方面其他人无法取代。另外,当甲、乙两方因各自的利益所在而出现意见分歧,常常出现僵持不下的局面,会对正常施工产生影响,此时监理单位作为第三方从中协调,能合理解决矛盾,保证处理决定的公正性,从而让工程施工不受影响,这些都为控制工程整体造价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⑸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培养管理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平时做起,在管理中落到实处。当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工程质量也会随之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要不断接受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技术新材料。施工人员工作态度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严肃活拨,不能留隐患。
⑹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先进的生产技术是在大量的试验和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其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都能得到有效保证,这一点是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例如高层建筑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开发及运用,与传统脚手架搭建相比,其显著优点如结构稳定,整体性较好,防护措施安全可靠,还能避免无征兆情况下发生突然破坏且降低了脚手架的成本,另外还避免了工人搭拆脚手架的重复劳动,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更加安全可靠,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⒋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同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存在诸多的不足。施工管理人员应从技术和管理措施两方面入手,通过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才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庆刚.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7-20.
[2]杨国立.高层建筑施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