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杨崴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摘要:地基工程作为维持建筑整体稳定性能关键工程,其施工技术十分重要,关系着建筑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房产交易的火爆,房屋建筑体量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物的质量,而地基与基础作为建筑的基础工程,地基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有影响,也会影响建筑的抗震能力。因此,有必要采取好的地基施工技术,并将其落实到地基工程的建设中,以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一.地基施工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建筑物的地基要受到负荷传递过来的压力,这些负荷中包括固定荷载和可变荷载。固定荷载有承重墙、受力柱、屋顶等的重量,可变荷载有屋面活荷载、楼面活荷载、屋面积灰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这些荷载最后都会作用在地基上,如果在项目施工时,不注重施工质量,长期以往,会使地基开裂、下降、沉陷等各种质量事故。为了使建筑有限的寿命内,保持内外结构稳定,有必要全力保障地基工程的质量;再加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基础质量终身制。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施工技术的质量,对地基进行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将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具体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中,按照设计要求及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在施工层面减缓地基的沉陷速度和程度。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地基工程的重视程度,主管领导要会同项目部人员,按照规范和要求来进行基地的建设和验收,必要时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引入专家评审会制度,凝聚专家的力量来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领导重视,项目部认真严格,项目策划放防御未然,就不会因为地基质量不过关而进行二次施工,就不会拖延工期,造成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损失和社会效益的损失,就不会出现建筑质量受质疑的现象。
二.地基施工要达成的目标
1、改善地基动力性能
        当地震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在建筑上时,地基动力性能会逐渐减弱。地基中的饱和粉会发生液化现象,地基的稳定性能就会受到威胁。地基中的钢筋及构筑物和地基土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在巨大的地震力作用下,不能对地基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地基就没有能力承受来自房屋建筑传来的压力,导致房屋建筑倒塌。
        房屋倒塌一方面是因为在竖直方向上地基承受不住来自房屋的压力,使得地基下降,上部结构随之下降,整体建筑上下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水平方向上,土体在力(例如地震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横向位移,而地基的阻力不能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所以房屋建筑整体会发生倾斜,甚至剪切破坏。所以在地基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地基的韧性,使地基无论在水平还是竖直方向上都能抵挡住来自地震的作用力,从而改善地基的动力能性,保障建筑的质量,减少因为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增强地基抵抗剪切力的性能
        地基的抗剪切能力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地基内部结构的稳定,更是间接影响着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而现实却是地基土体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剪切力,而地基抗剪强度非常弱,所以极易造成地基失稳现象。而地基的施工技术则可以改善这一点。就是将剪切力抵消掉,地基中的钢筋就是起到这一作用,将钢筋固定,保持它的稳性定,就能有效地间接增强地基的抗剪能力。
三.地基施工技术
1、强夯施工技术
        强夯施工技术主要用于地基的测量和定位作业中,这种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使夯点位置更加明确,为地基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在实行强夯技术之前,要清理现场,保持现场的平整度,可以先用相关器械进行预压。

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夯点和测量放线的位置。地表水位会影响施工设备的准确性,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填筑砂石的方式使水位对施工设备无影响。强夯技术的实施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将现场分为几段,分别进行施工,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建议以从中间向两侧推进的方式施工,施工初次完毕,还要进行反复的施工,进行加固处理,前提是放线定位后。加固的顺序从地基深层到地基中层再到地基表层,夯实完毕,可以在夯实程度不好地方进行人工用夯锤夯实。在人工夯实过程中,将出现的积水处理掉,不同量的积水不同的处理方法,量多时,可以用填筑砂石的方式解决。除此之外,还要保证人工夯实后的地表面是平整结实的。
2、注浆施工技术
        注浆施工技术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要及时将现场钻孔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数据记录下来,施工单位要注意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这项工作。浆液有时候会发生冒出来的现象,所以在土层进行硅化加固后,要在上面填筑1m厚的自然土层。如果没有实际效果,就继续填土,最后再进行夯实。其二,注浆的压力需要得到严格的控制,所以在进行注浆时,要以施工规范、标准要求为依据。在注浆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注浆原料的质量要得到保证,配置的比例要符合要求,确定注浆的位置和顺序是正确的,将工作人员记录的注浆具体情况和实际的注浆孔深以及压力值进行比较,正确对待误差,及时调整。
3、水泥粉煤灰碎石与粉喷桩相结合的施工技术
        基于水泥粉煤灰碎石和粉喷桩的特点,这种两者结合的技术使得地基土的固结程度加深,承载能力加强。粉喷桩一般是在地基的上部设置,分担地基承受的压力。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运用时,要注意为了不使它对原来固结好的土体造成破坏,可以先对土体的抗剪能力进行提升。无论是碎石桩还是粉喷桩,这两者分别与水泥粉煤灰碎石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技术作用的效果,还是要看桩基的性能。所以在采用这种两者结合的技术时,要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桩基的浇灌,使灌溉的混凝土的密实度达到要求,进而保证桩基的强度和硬度达到能使地基保持稳定的要求。
4、IFCO强制固结技术
        IFCO强制固结技术,主要是加强地基的固结速率和效率,在地基施工中运用这种技术,极大地节省了工期,并且使施工材料的选择有了参考依据,更是保障了房屋建筑的质量,这种技术施工简单,作用效果好,因此这种新型的地基施工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5、DDC灰土挤密技术
        地基土往往有湿陷性的缺陷,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将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DDC灰土挤密技术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将这种技术运用到地基施工中,它会使得地基土的湿陷性消除,使地基土的打孔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逐渐接近标准,从而使得地基土不易变形,使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得到提升,保证了建筑的质量。
结语
        地勘及设计单位应该针对现场地基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在现场施工时,地勘单位、设计单位应与施工单位一起,对施工单位的地基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使地基的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加强地基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使技术能得到完整的落实。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引入专家评审制度,在地基建设完毕,参与各方均要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确保最后的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正林.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45):69-70.
[2]卢祯君.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19):125+131.
[3]李俊鹏.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5,(15):52+55.
[4]张万库.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民营科技,2014,(03):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