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张国栋
[导读] 我国建筑行业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得到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越来越大规模的建筑结构涌现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得到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结构形式和越来越大规模的建筑结构涌现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但是随着建筑结构功能性和特殊性的增加,施工安全管理难度也有所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应用BIM技术开展施工管理能够创新传统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实现实时动态监测,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达到优化安全管理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运用
        1导言
        BIM技术可以构建起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可以结合现场施工具体情况对调控和搭建施工场布,能提高建筑领域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 BIM技术及建筑施工安全
        2.1 BIM技术概述
        所谓BIM技术,指的是信息模型。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能够辅助建筑工程实现方案设计、施工管理、项目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管控,能够对项目具体信息进行准确深入的了解,能够全方位把控各个施工项目和环节,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能够达到节省成本、优化流程的效果,进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催生了BIM技术并且推动了该技术不断发展,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三维数字化设计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构建立体模型,通过模型展示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呈现出立体的建筑项目。
        2.2国内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仍然较多。建筑行业有着较为复杂的施工过程,十分繁琐的施工工序,并且具有流动性、场地多边形等特点,属于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之一。住建部统计发现,高空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等都是建筑施工当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具体来讲,造成我国建筑施工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充分做好安全预防,没有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没有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有的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管理效率低下并且没有显著效果;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思想保守,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没有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导致施工过程中有的人员违规操作,并且没有及时整改安全问题。
        3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现状
        3.1安全管理意识缺乏责任未落实
        近些年国内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发,针对建筑行业安全施工问题进行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高,或是部分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交叉与漏洞,难以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伴随着城市一体化发展,人员涌入城市,并成为建筑行业施工的中坚力量。虽然大量人员涌入,能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施工效率,但是,务工人员并未得到专业培训,难以将安全管理意识与施工相融合。而部分建筑行业施工企业,为追求建筑整体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安全管理工作,致使建筑行业施工现场多种安全事故问题频发。
        3.2安全管理方式与技术过于落后
        建筑行业与社会发展互为依托,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大众需求提升,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完善。部分建筑企业,经过不断发展与变革,其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与经验相对丰富。在社会进一步过程中,部分管理经验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所需。但是,部分建筑企业仍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延续老旧管理方式。此种相对落后管理方式与设备,不仅难以保障建筑施工效率,更难以维护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致使多种潜藏风险出现,不利于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再加上,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与设备相对落后,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资源,更要对技术设备进行多次维修。针对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潜藏风险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与完善,势必会影响建筑行业各项工作开展,最终导致多种安全事故问题频发。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它是保障建筑质量和减少施工事故的关键,而在建筑施工中加以BIM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安全管理更加的科学与规范,具体来说,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BIM技术在建立施工安全指标中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安全指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具体来说,BIM技术下施工安全指标的建立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能够对建筑施工的生命周期进行合理的计算,让建筑施工能够在规范的时间内进行建造;通过BIM技术建立的安全指标,能够很好的将建筑的实际施工与信息数据进行结合,从而让建筑的施工能够达到安全的标准,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总的来说,BIM技术下建立的施工安全指标,体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与良好向上发展。
        4.2 BIM技术在确立施工方案防护性能中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将会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的隐患,所以相关单位与人员还需利用好BIM技术,加强施工方案的防护性能,使施工更加的安全。具体来说,施工方案防护性能的建立,主要是根据BIM技术,将施工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像环境、气候、地质等,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来制定安全的施工流程。而在BIM技术运用下制定的施工流程,能够很好的保障每个环节都高效、有序的进展,像工程准备阶段时,BIM技术就能够很好的通过VR技术将建筑设计展现出来,使施工人员能够明确的了解施工的各项要求与步骤。
        4.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检查中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检查不可缺少,但安全检查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以往对建筑实施安全检查,一般需要人工进行高空操作,而这样的方式不仅对操作技巧有很高的要求,也让检查人员的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为了加强施工建设安全管理,相关单位需更好的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当中,具体来说,就是利用BIM技术可视性特点,将建筑制定成三维信息影像,然后以此进行安全检查,而在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时,要积极的寻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进行解决。
        4.4 BIM技术在危险因素识别中的运用
        要想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就需要防范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具体来说,这就需要相关建筑单位与人员利用好BIM技术中的可视性特点,构建直观的建筑模型结构,使建筑施工中的各个流程得到具体的呈现,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就能够通过具体观察,找出施工中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避免一些危险的发生。总的来说,BIM技术能够很好的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从而使建筑施工能够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实施。
        4.5 BIM技术在危险区域划分中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中,BIM技术除了可以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外,还能具体的划分出施工中的危险区域,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施工损伤,还能更好的指导之后的施工进展。具体来说:首先,相关单位需利用BIM技术对危险因素发生的范围和时间进行分析;其次,相关单位需结合实际施工的进度和流程,对危险区域进行细致的划分;最后,相关单位需采取有效方法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像张贴警示标语或加强人为管控,这样就能让员工在施工时避开危险区域,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
        5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便于安全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可视化管理,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源,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可以被广泛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丽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6):155-156.
        [2]冉宗浩.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运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1303.
        [3]郎青宪.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砖瓦世界,2020(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