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3期   作者:徐大强
[导读] 在现今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为了保证整个施工工作的水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开始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
        摘要:在现今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为了保证整个施工工作的水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开始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但由于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认识还不全面,这使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效果较差。要实现其价值,就需要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这可以在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发展的同时,维护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空间不断向上向下拓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城市建筑密集,地下空间不断开发利用,超大超深基坑不断涌现。在这种建筑结构环境下,如何提高深基坑支护质量,是现阶段建筑单位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对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等各阶段及其交互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点进行探讨,并根据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施工中基本的深基坑支护特征
        现阶段,先进科技获得了飞快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施工领域的深基坑支护也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极大地促进了深基坑工程提高施工质量、完善安全系统。同时,在工程建设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到现代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等,进而也令深基坑支护愈发趋于完善、成熟。目前,国内存在种类丰富的深基坑支护,就不一样的深基坑支护专业技术,相应的效果与工程实用性也不尽一样。如果有必要,还可结合多种深基坑支护专业技术。但无论选用怎样的深基坑支护,在实际的施工中,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规范标准要求来执行。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先应认真勘察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全面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与整体的水文分布规律特征,切实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基于此在施工环节,需要最为理想的深基坑支护专业技术。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应从工程建设需要出发,认真审核、分析建筑物的各种基础数据及规划设计方案,并在深基坑工程中,选用最适合实际情况且效果最理想的深基坑支护专业技术。这么一来,才能控制深基坑支护的整体技术特点能够完全符合建筑施工方面的各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效果。同时,在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中,还应注意安全施工,尽可能地避免施工期间发生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情况。
2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深基坑支护结构不合理
        深基坑工程设计阶段需要以勘察和开挖施工时的诸多技术参数为依据,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往往又会引起支护结构内力和位移以及基坑内外土体变形,发生种种意外情况。勘察数据的失真和施工技术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和设计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目前,计算土压力多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属于平面静态设计原理。而实际上,土压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同时开挖后土体蠕变等原因,又使土压力具有时间效应,因此,支护结构受力状态是空间动态平衡。在开展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其需要提前计算支护结构数据来制订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但是由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复杂,现阶段国内外都没有精准的计算方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设计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数据不符的情况,降低深基坑支护质量。
        2.2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为了使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最大化发挥,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注重施工技术管理,以此才可以确保坑基的质量。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深,并未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在坑基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仅仅关注施工进度,而建筑企业也只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这就导致坑基的质量不符合实际的施工标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坑基顶部的堆载过重,这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稳定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不利影响。


3加强深基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保证基坑开挖合理性
        基坑工程时空效应理论是指在基坑工程施工中科学地利用土地自身控制地层位移的潜力,来解决软土深基坑稳定和变形问题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时空效应法就是考虑深基坑施工的时间和空间效应的施工步骤,根据基坑规模、几何尺寸、围护墙体及支撑结构体系的布置,基坑地基加固和施工条件,按照“分层、分块、对称、均衡、限时”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时空效应理论的应用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保护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临近隧道等的安全,同时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工期。综合运用深基坑盆式和岛式开发,合理确定分层分块施工参数,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是时空效应理论应用的关键所在。
        3.2加大对于施工现场的勘察力度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勘查力度,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以及地质条件,在施工之前将所有准备工作落实到位,给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科学合理地选用深基坑支护技术,确保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规范。
        3.3制订合理的施工和监测方案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工程还需要做好使用期内的管理工作,首先,施工应该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确定的顺序、步骤和参数进行,严禁出现超挖和支撑系统滞后的现象;其次,应该制订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并定期对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周边道路和地下管线的沉降,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地下水位和压力变化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限;最后,应对基坑降水和止水设施的效果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出现流沙、管涌、地基土上冒等情况。对于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需要应用较多大型施工设备,不仅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情况,还需要保证在运输过程中要制定合理运输路线。施工单位还应当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监督管理意识,并做好施工交底工作,以此来提高深基坑的施工质量。
        3.4完善监管体系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质量,还需要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完善监管体系,通过科学化的监管措施来规避一系列风险,进而保证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首先,施工单位要设立专人来对施工各环节工作进行严格把控,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上报,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解决,以此来保证整个施工工作的水平。与此同时,相应的监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也要充分提升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的认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同时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也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建筑工程的开展注入源泉与动力。
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在进行施工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深基坑支护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距离,所以,我国需要强化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认真理解和掌握技术的标准规范,同时培训专业化的施工队伍,确保按照标准要求实施操作,这样才可以给工程项目实施水平和质量提供保障,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马传普.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20(07):133+135.
[2]陆文洲.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四川水泥,2020(01):193.
[3]任道凤.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地产,2019(22):122.
[4]徐志刚.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85.
[5]崔宪泉.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门窗,2019(17):50.

        作者简介:徐大强,男,43岁,中共党员,专科学历,莒南县华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管理技术人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