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靠性管理是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已有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商和运营商意识到了可靠性管理的重要性,也验证了其能够有效提升轨道交通车辆的全寿命周期质量。但我国可靠性管理实践时间较短,相关的数据信息缺乏,加之管理人员对于可靠性管理的操作流程不熟悉,更注重轨道车辆生产端的质量把控而忽略运营流程中的可靠性,所以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综合质量有待加强。
关键词:可靠性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
引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轨道线路的城市覆盖率大幅提升,轨道运营网络布局逐步完善,极大刺激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市场需求。作为和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平稳运营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运营部门来说,降低维修频率、提高车辆功能运行时间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所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需要在全寿命周期中进行可靠性管理,用预防代替纠正,以全局性视角对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优化,并持续动态调整。
一、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全寿命周期进行可靠性管理的意义
1.通过全寿命周期可靠性管理提升车辆运行表现
一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表现由三阶段的可靠性指标决定:设计制造、安装维修和运营管理。这几个阶段是密不可分的,任何环节如果质量不过关,都会造成车辆运营的故障。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采用定期维修和故障维修相配合的模式,但总体上是以“纠正”的态度来对车辆的问题进行整改,这就给不安全和不可靠因素影响市民出行生活创造了条件。采用全周期的可靠性管理,就是用全局性的视角进行上下游流程的配合监管,能尽量将问题扼杀于萌芽之中,为确保车辆运行表现提供了方便。
2.通过全寿命周期可靠性管理降低车辆成本消耗
这里的成本消耗包括故障出现后的维修成本也包括车辆非正常运行带来的社会评价成本。虽然这些成本的承担者主要是运营部门,但也要以车辆的固有可靠性作为基础来降低成本消耗,所以设计生产流程也要纳入可靠性管理的范围。将可靠性管理常态化,在流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预案,对于增加车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大型维修频率、防止大型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二、可靠性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1.运用可靠性指标考核全周期车辆质量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管理是将产品提供阶段与产品运营阶段分隔开来的。车辆运营方在鉴定产品好坏时通常会采用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无故障间隔距离等指标来对车辆的质量进行一个评估,但这个鉴定结果只能反映车辆出厂时的性能情况,与实际运营中的可靠性并不能成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质量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车辆设计时就固定了的固有可靠性,二是车辆在被使用时形成的运营可靠性。
通过设立更多维度的可靠性指标,全周期的动态考核能够帮助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优化运行效果,快速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所在,从而提高城市轨道车辆的整体使用质量。另外,在轨道车辆的不同生命阶段,可靠性指标的权重也不尽相同,管理者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于重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2.使用可靠性框图梳理轨道车辆内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是非常复杂的设备体,除了要确保乘客的安全、车辆的准时进站等硬性因素外,还要保证市民出行时舒适便捷,所以对于车辆设计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已经实现了车门自动传动等功能,需要内置的系统远比传统的轨道车辆更加复杂。在未来,轨道交通的内部系统种类会更加多元化,这也显示出了利用可靠性框图来梳理轨道车辆内部系统的必要性。轨道交通车辆的内部零件结构及机电系统相当复杂,不同的系统可靠性参数差距较大,可能出现不安全、不可靠的风险系数也不一样。利用可靠性框图可以明确地表现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不同零件不同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划分出系统之间的逻辑结构,才能更好地做风险评估和故障分析。
3.基于可靠性分析结果优化车辆维修模式
传统的城市轨道车辆维修模式是定期维护和临时性故障解决相结合的,但主要属于事后纠正型维护,对于可能发生的故障和设备功能减退没有很好地提前预防措施。虽然定期的维护能够排查掉一些风险项,但是每一次定期检查都无目的性地进行大面积维护修,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维修成本,也模糊了维修重点。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思维是先通过可靠性管理来预先确定何时维修、如何维修、在多大范围上进行维修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车辆维护,能很好地避免车辆运营过程中浪费人力、物力。用标准化的手段来实施可靠性管理的全流程监控,能够切实提高车辆的运行可靠性,发挥车辆的固有可靠性。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需要管理者将不安全、不可靠的因素发生可能性降到最小,以保证市民的正常安全出行。为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可靠性,在设计制造、安装维修、运营管理的所有阶段都需要进行持续的质量管控,即实现全寿命周期的可靠性管理。管理流程中需环环相扣,利用好管理经验建立健全故障数据库来预设可靠性指标,充分运用可靠性指标来进行考核,并根据特定情况及时分析以指导动态整改措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刚.RAMS管理在青岛地铁的应用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26+129.
[2]王伟,李永生,段洪亮.大数据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RAMS验证过程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02):1-4.
[3]李旭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RAMS工程的建立与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7):236-237.
[4]王立志.海外铁路RAMS实施方案的研究[J].机电信息,2019(17):173+175.
[5]刘子敬.RAMS的简介和RAMS体系在机车产品中的实施[J].科技风,2015(1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