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员工属地化管理经验的探索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2期   作者:孔祥熙 王宏梅
[导读]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发展,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和开拓国际市场,是当前国内多数企业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道路。
        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发展,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和开拓国际市场,是当前国内多数企业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道路。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属地化是必由之路,但由于语言、风俗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企业在对当地员工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对中巴经济走廊某企业在当地员工管理方面的实际经验进行了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属地化  管理  培训  制度
0引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发展,中国电建甘肃能源公司在积极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新形势下,扬帆出海,主动参与开拓海外市场。为了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属地化管理和发展是必由之路。公司认真研究、策划、培养和管理中巴方员工队伍,开创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对公司的海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巴基斯坦员工特点
1.1巴基斯坦当地员工的优势
        (1)当地员工语言交流更为便利。在当地使用当地人员进行外部交流沟通,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加之巴基斯坦以前为英国殖民地,当地人普遍英语较好,与中国员工相比,其较为有利于在当地开展工作。
        (2)当地员工成本优势。公司目前在巴基斯坦当地招聘的员工,基本参照当地同类型企业和所在国当地相应岗位的薪酬水平,没有其他额外的成本支出;而从国内派遣的中国员工到境外项目工作,除国内原有的薪酬福利外,还有境外补贴、往返机票、食宿及各类签证办理等多项费用支出,成本较高。使用当地员工与中国员工相比,其具有非常明显的人工成本优势。
        (3)当地员工属地化优势。公司为推动海外项目顺利实施,招聘了大量当地的专业人才,这些员工比中国员工更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相关法律要求,更加有利于海外项目的顺利开展。
1.2巴基斯坦当地员工的优点
        当地员工普遍比较善良,对待中国人普遍较为热情。员工的法律意识较强,很多时候会以法律武器来争取他们的合法利益。巴方员工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强,爱学习。
1.3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3.1语言差异。由于公司现有中方员工的平均英语水平不高,且平时工作语言还是多以中文为主,加之招聘的当地员工英语水平也参差不齐,造成中方员工与外籍员工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
1.3.2文化差异。外籍员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思想认识不足,对公司的文化和管理制度认同度不高,对中方的管理和一些做法有抵触,加大了公司的管理难度。
1.3.3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差异。由于中方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与当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存在差异,外籍员工与中方员工在共同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障碍,极易导致误会和冲突。
2、建立健全当地员工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项目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在制定制度时必须依据当地法律法规,必要时可提前征集当地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也可参考海外其他中资企业的管理制度。
2.1 要将当地员工管理纳入本企业人力资源统一管理的范围之内,实行一体化管理,明确其岗位职责,签订聘用协议,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2.2是根据当地员工的等级和岗位,制定员工薪酬方案,建立与员工绩效挂钩、固定与浮动相结合的薪酬分配体系,充分调动当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2.3是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员工的录用、使用、考勤、休假、岗位考核及奖惩制度,把制度尽可能细化到每个管理环节和每个岗位,在工作中切实实现“以理服人”、“用制度管人”的原则。
2.4是公司要加强制度的宣贯,将制定制度的目的和原则向当地员工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沟通,打破当地员工“平均主义”思想,树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正确价值观。
2.5是公司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对所有员工具有约束力,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分中外。

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管理流程,调动了外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3、尊重当地人文风俗
        海外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外籍员工的支撑和保障是非常重要的,对当地的人文风俗的了解和掌握是管理好外籍员工的前提。当地的法律、宗教信仰、人文风俗等方面与国内有差异,在当地员工的管理上,要充分尊重其国家的法律、文化和习俗,并在加强中外员工的文化融合方面进行积极努力,当地员工该享受的本国法律、宗教习俗的假期和福利,公司按照当地法律规定执行;同时公司也教育中方员工在与当地员工的相处中要避免争论政治、宗教问题,要尊重外籍员工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得到当地员工的认可,使当地员工真切的感受到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人文氛围,进而有利于公司的团结和发展。

4、增强当地员工的归属感
        由于中外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当地员工融入企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企业管理中,一是定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和各项文体活动,既丰富了中外员工的业余生活,又加强了中外员工的交流,缩小文化差异,促进中外员工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一种开放、公平、包容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制定当地员工岗位晋升的配套管理制度,畅通岗位晋升通道,实现其人生价值。三是要发挥当地优秀员工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优秀的外籍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当中来,给其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增进外籍员工对企业的融入感和归属感。四是要尊重、信任当地员工,消除中、巴方员工的隔阂,使其融入企业大家庭当中来。五是要加强对当地员工的人文关怀,如定期组织外籍员工座谈会,听取对公司管理的意见建议,以及开展重大节日慰问活动等,提高其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采取以上多种措施来增强当地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使其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加强语言交流、教育培训,提高当地员工的综合素质
        由于中外员工语言差异,在日常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中方员工不能有效的将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和管理制度,以及部门和班组的工作管理要求和工作模式传达给当地员工;另一方面在技术培训过程中也不能准确地给当地员工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中外员工的语言培训。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使当地员工更好更快的适应公司工作模式,融入公司工作氛围和提高技能水平,及时开展相适应的培训工作。
5.1 是要加强当地员工的跨国公司工作模式培训、公司制度培训、中国企业文化宣传培训和风俗习惯培训等,来增强当地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凝聚力。
5.2是培养当地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责任大于能力、态度决定一切的思想。
5.3是要加强当地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进行现场实践、理论和师带徒等方式的专业技能培训,来不断提高当地员工的技术水平。通过对当地员工的专业理论培训,使其对所从事的专业建立整体的框架体系;通过对当地员工的实践培训,提升其动手能力,并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4是要加强人员思想安全意识培训。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增加外籍员工的安全知识,逐渐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工作中不断规范安全行为,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最终将安全意识深植内心,认可企业安全文化,成长为保证安全生产的优秀员工。
6、结语
        综上所述,公司通过对巴基斯坦员工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国内企业要“走出去”,要发展壮大,外籍员工的引入使用和科学的属地化管理是国际化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点,是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是与国外当地企业竞争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企业开拓市场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海外企业在国际市场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蕾.提升外籍员工管理水平,推动公司国际化发展[C],第二届国际工程发展论坛论文集,2018.
[2] 穆克群.马莉.如何使外籍员工融入企业[C],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
           
作者简介:孔祥熙,男,1981年生,河南舞阳人,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