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2期   作者:孟庆楠
[导读] 路基质量对市政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摘 要:路基质量对市政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本文就如何加强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解决措施
         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路基施工的土石工程量较大,施工程序复杂,与排水、桥涵、防护、路面等工程相互交错、关系密切,并受地质、地貌、气象、地方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就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1、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1 结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 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1.3 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2、施工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1 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
         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2.2 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2.3 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
         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3.1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施工测量。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操作的要点:①是要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②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③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④是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3.2路基土方施工区域内所有改建及新建工程,路基土方施工多为填方路基,很少有挖方路基的。
        ①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

三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 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 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 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稳定层。
        ②松铺厚度的控制: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8cm。路床顶面层以下层的厚度控制,一般压路机为500mm。
        ③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④掌握压实方法。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⑤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合理的组织及调配机构,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4、其他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桥台台背、涵洞两侧及涵顶、挡土墙墙背的填筑在这些构造物基本完成后进行,由于场地狭窄,又要保证不损坏构造物。因此,填筑压实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积水。如果填筑不良,完工后填土与构造物连接部分出现沉降差,影响行车的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影响构造物的稳定。
        4.1填料在下列范围内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台背顺路线方向,上部距翼墙尾端不少于台高加2m, 下部距基础内缘不少于2m;拱桥台背不少于台高的3 倍~4 倍;涵洞两侧不少于孔径的2 倍;挡土墙墙背回填部分。特别注意,不要将构造物基础挖出来的劣质土混入填料中。
        4.2填筑桥台背后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cm~100cm 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100cm 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4.3排水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出。当不得不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应设置横向盲沟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顶。挡土墙墙背也要做好反滤层,使水能顺利地从泄水孔流出去。
        5、路基施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1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达不到压实标准,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5.2保证达到压实标准。由于施工方法不对,路基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病害。防治办法就是不同的土质不能混填,分别对不同的土质进行击实试验,标准实验要准确,应通过铺筑试验路获得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确保压实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验纵横坡度,保证每层土的厚度均匀,压实度均匀,坚持桥头涵洞处规范填土,保证达到压实标准。
        5.3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总结: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高志强.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施工[J].山西建筑,2010.8
2李跃军、吴亚中、李亮.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综合评价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