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2期   作者:蒋伏昌
[导读] 本文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其已成为当今建筑行业最为关注的一项工程之一,它不仅标志着我国当今建筑业的水平和能力,还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身安全,其中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的工程特点对施工的进行起着比较明显和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包括钢筋施工、模板施工与混凝土施工,并在此基础上对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预期的施工质量。
1高层建筑施工主体结构的形式类型
1.1筒体结构形式
参考当前的高层建筑,最为常见的施工主体结构形式为筒体结构形式,其结构形式特点为整体性强,这也是其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该结构形式在建造上,需要对其进行现浇的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通常在应用该技术方法时,会使用模板加以辅助。而模板一般情况下又分为大模板、滑动模板和组合式模板三种基本形式。在选择上,可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条件来进行。除此之外,筒体结构又分为内部与外部两部分,即为内筒和外筒,在建造的过程中既要控制二者之间的距离,又要注意内外之间的结构连接。
1.2现浇剪力墙结构形式
现浇剪力墙结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种施工模式:滑动模块施工与大模板施工,从施工技术手段与技术原理上来看,其与筒体的模板辅助技术手段相类似。当然这两种施工模式也是有各自的优势特点的,通过实际应用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出大模板施工模式的建造速度快,施工技术更简单容易操作,能更好的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性。而滑动模块施工模式,虽然操作上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的灵活性更强,施工的效果也更为理想,而且施工的速度也比较快。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高层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技术
在高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主体结构的测量工作,这是整个施工工程的核心环节。测量之后的数据能够为下一阶段的主体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意见,因此需要施工人员认真做好这一项工作内容。在主体工程的数据测量中一般会对三个数据进行测量:建筑主体垂直度、标高线以及轴线。建筑主体结构的垂直度与建筑整体的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在测量时应当确定好参照的楼柱,这样能够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标高线的测量也就是对高层建筑的海拔线进行测量。在高层建筑中,每层楼都会有用于测量标高线的孔洞,测量人员应当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完成对标高线,同时记录每项测量数据;轴线的测量主要是为了确定好钢板的位置,在测量中一般会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同时要记录好钢板的具体位置。
2.2高层建筑模板施工技术
在设计工程模板时,必须要确保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混凝土结构之间能够相互符合,然后根据相应的尺寸和规格来制作模型板。在整个过工程中,模板工程作为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对建筑模板的制作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模板的类型比较多,所以不同模板的材质、形状以及承受能力都是不相同的。在实际的模板施工中,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需要夯实模板的周围,提升模板安装之后的稳定性。在安装模板时,通常运用重复式拼装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拼接的模板之间有着较好的整合性,并对安装的模板配件进行加固,以免在施工中发生配件掉落的现象。在设置预埋件与预埋孔时,需要根据相应的设计要求对其进行准确的设置,并进一步提升基础模板设置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以防在施工中出现变形问题。

另外,还应做好模板工程质量的检查工作,即使是一个小环节,也不可以忽视掉,尤其是安装之后的模板,因为建筑质量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2.3混凝土施工要点
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就应对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水泥、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添加剂等方面进行控制。在选择水泥时,需要施工人员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强度高、水化热低的材料,并确保水泥材料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在选择粗骨料时,应选择表面粗糙、颗粒均匀、碱性反应小的粗骨料,并需要确保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在选择添加剂时,一般会选择膨胀剂或减水剂,通过添加剂可以使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提升,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性,那么,在使用添加剂时,应对膨胀剂或减水剂的种类、掺入量进行充分考虑,进而才能达到膨胀的效果。在调配混凝土时,尽量降低水与水泥的比例,并对投放配料的时间进行把握,绝不可以私自在其中添加材料。在运输混凝土材料时,需要确保混凝土储存罐转动的速度,大约为每分钟转动六次。在搅拌车开始工作之前,需要在高速状态下,持续运转45min,进而使储存罐中的混凝土能够充分的混合在一起。
2.4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对整体高层结构的分析,根据结构的特点与应用模式筛选适合的钢筋材料。其次,在材料选择购进之后,要进行妥善保管,在使用时应该再次对钢筋材料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钢筋材料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材料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出现问题必须进行及时更换,不得再继续使用,以免影响建筑质量。再次,列举适宜的施工工艺,通过对比研究,选择最适合效果最佳的施工工艺。最后,按照相应的设计方案在主体结构的不同位置分配相应的钢筋数量,并进行焊接构建等工作。
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3.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和分次的方法进行,一般先对构造柱进行浇筑,然后浇筑圈梁和板。采用泵送的方法输送混凝土,对柱浇筑以前,先在底部使用标号与混凝土相同的砂浆浇筑30~50mm。梁板的浇筑应保持连续,不允许设置施工缝。为保证板面的标高,需双向设置钢筋,将其作为标高控制的基准。圈梁和板的浇筑宽度应依次推移3m,用于保证浇筑的均匀性,接缝要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进行,振捣在浇筑的同时进行,振捣时应防止漏振,此外要注意楼板处的振捣应使用平板振捣装置,这样能有效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浇筑时要经常性钢筋、模板及支架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移位和变形,则应马上停止浇筑,同时在混凝土凝结之前完成修整。
3.2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方法为覆盖草袋和浇水,对于浇水的次数,需要以可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在湿润的状态为准确定。养护时使用的水和混凝土搅拌用书完全相同。混凝土养护时,若发现覆盖和浇水都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应立即补充遮盖,并全面加强养护,适当延长浇水的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养护持续时间应达到7d以上。另外,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向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早强剂和减水剂,并采用草袋覆盖与塑料薄膜覆盖相结合的方法养护。
结束语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作为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具有在一定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所以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进而确保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202.
[2]徐彬彬.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206.
[3]皋语.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舍,2019(22):47-48.
[4]于明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J].居业,2018(06):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